李妍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科学化发展,对双一流高校的行政管理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执行力效率能够提升高校行政部门的效率,推动其质量提升和科学发展。当前“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执行制度与高校情况不符,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行政管理模式形式化。提出要健全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执行力环境。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对双一流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其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对其综合素质以及服务质量存在极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社会对其专业性评判的重要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双一流高校的综合实力。因此必须要积极提升其行政执行力,加强行政人员工作效率建设,促进我国双一流高校的服务质量以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提升行政管理的执行率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实际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双一流高校在行政管理执行层面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提出科学有效的健全对策。
一、行政执行力在高校运营中的重要性
双一流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之中不仅要提升生源质量建设,同时也要为高校创设良好的行政环境,通过提升行政执行力效率保证其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条理性。特别是在当前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进程加快的当下,对双一流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深入分析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执行问题,借助当前发展机遇制定符合高校实际发展现状的决策,并在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下促进其决策实施的有序性[1]。总的来说双一流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执行力是其项目开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确保高校有序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执行力的效率越强在日常工作中所能实现的效果也就越优良,因此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实际工作来对当前高校运营过程中的行政执行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为其健康发展与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二、“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一)执行制度与高校情况不符
从双一流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来看,在属性上与国家相关政策存在高度匹配性,这也就使得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偏好的双一流高校在行政管理制度上存在相似性,但却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问题。从其行政管理系统的组成情况来看,其构成人员大多为学校文教老师,而没有专门聘请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与团队,这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不仅需要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履行管理任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分身乏术,并不能对制度的设计进行科学的优化,甚至存在未根据制度开展管理工作的问题。此外从高校领导的构成情况来看,往往具备多重任务,很难专一开展管理工作,在思想模式上不能与时俱进,还以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不能意识到执行制度与高校实际相匹配的重要性,也不能意识到执行力提升的重要价值,这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而言存在阻碍,这也就要求高校在之后执行制度的制定上要加强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匹配度,为其行政执行力的提升构建科学健全的制度环境。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从高校的具体实际来看其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其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工作态度上存在不积极,不热情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行政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受到监管体制的约束,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不足。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执行力的实施存在影响,人浮于事且不作为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并且也实施了一系列的现代管理理念,但从具体实际来看行政管理团队对于理念的理解并不到位,实施的进程也不够及时,这同样也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同样对于人员而言只有科学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才能够使得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投入最大的工作积极性。
(三)行政管理模式形式化
行政管理机构模式上存在级别差异,对于部分双一流高校的领导者而言,在与基层的制度执行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级别观念的影响很难开展有效的沟通。这也就导致领导者在制定行政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与基层的执行情况存在脱节,领导者主要是基于自身经验以及理解来制定制度,而没有对基层的执行问题以及要点进行提炼,这就导致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难以实施,这主要是由于当前行政管理模式形式化所导致的结果。此外,从执行的模式上来看对于执行力的评估并没有制定科学的指标,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和表面,不能借助客观的评估结果来改善当前的工作漏洞,也就使得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存在难题,特别是对于高校组织而言,从其特殊性来说行政执行力的评估很难受到重视,对于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而言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2]。
三、提高“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建议
(一)健全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当前提升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首要工作在于健全其行政管理机制,对于高校的日常工作而言,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制度为保障,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个人,并通过量化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才能够有效提升各环节的工作效率以及執行力。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需要构建健全与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其管理的精细化与责任化,才能够促进其执行力的效率提升。总的来说,对于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发展而言,为其提供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是重要保障,要积极与时俱进,学习现代化管理思维,对标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先进方法与技术实现其执行力的效率。
(二)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
对于双一流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而言,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与素质是当前的重要目标,从而为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学校构建良好的行政管理服务面貌。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积极开拓创新,学习精细化管理模式,革除落后管理思想,以端正的态度以及热情的服务处理日常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这不仅能够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得以优化,同时还能加强师生对行政管理部门的满意度。对于高校领导而言,要意识到执行力要素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以及高校的具体实际来开展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使得制度的实施能够落地生根,并根据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动态的优化,以科学的人力管理制度来对当前行政管理人员的结构予以优化,加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水平。
(三)营造良好的执行力环境
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需要良好的环境,因此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需要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特别是要根据高校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及目标等对其环境进行营造,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在优良的环境之中树立端正的执行态度和意识,以更严格的要求去规范与引导自身的行为。此外,良好执行力环境的营造还能够促进行政管理队伍水平的提升,使得工作人员在和谐的交往氛围之中凝聚团队精神,更好地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来构建良好的执行力环境。首先是要通过科学公正的制度设计来创造良好的选人环境。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应当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和多元选拔渠道来对人才进行择优入取,要深入分析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潜能,将其与匹配的职位对应起来。其次是要打造良好的岗位调度环境。不论是对于不适应目前岗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而言,还是对谋求创新与发展的工作人员而言,都需要良好的岗位调度制度来帮助其寻找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岗位,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自身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也就能够促进其执行力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对于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管理能力提升而言,提升其行政管理执行力是必然的趋势,这将是一项长久而持续的任务,需要双一流高校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促进其发展的健康性与可持续性。要积极健全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执行力环境,为其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优化路径。对于双一流高校行政管理的领导者以及工作人员而言,都必须对执行力提升予以充分的重视,以积极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行为参与到其中,为其执行力提升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梁煜.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9):145-146.
[2]杨芬.探讨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问题[J].魅力中国,2019(8):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