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皇宫起” 绚丽“闽南红”—厦门传统红砖民居建筑赏析

2020-10-26 09:21胡丹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

胡丹妮

摘 要:厦门传统红砖民居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语言,体现在其建筑布局形制、材料结构、建造技艺、装饰风格等方面,是中原华夏文明和闽南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厦门传统红砖民居;闽南文化;建筑艺术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泉州和漳州之间,是闽南地区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的中心城市和重要海港,也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承载地。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中传统红砖民居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考古和文物调查资料证实,厦门早在宋代已出现传统红砖民居,历经元明时期发展,到清代和民国早期达到鼎盛,红砖民居成为厦门最普遍的民居建筑形式。历史上闽南地区曾多次移民入迁,中原文化经与当地闽越文化融合后,形成了以闽南语为主要方言并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相通的闽南文化。同时,厦门因处于闽南中心地理区位,民居建筑的建造匠师、建筑材料多来自相邻的泉州和漳州,厦门民居的建筑风格、建造技艺及装修装饰上融合了泉、漳两地民居的诸多特点,成为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的重要代表。

1 外观特征

厦门传统红砖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明显不同于周边区域的闽中莆仙民居、粤东潮汕民居和闽西客家民居,而是自成体系,尤其在外观和造型上以象征喜庆、富贵的红砖色外貌和宫殿式古厝为主要特征。红砖色外貌是指建筑材料上大量使用红砖和红瓦等“红料”,以红色板瓦铺设屋面,以红色“胭脂砖”和深红色甓砖砌建墙体,又以红色方形“斗底砖”铺就地面。因此,从建筑的屋顶、墙身到地面在视觉上普遍为红色,形成了“闽南红”的建筑特征。宫殿式古厝是厦门传统红砖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多为体量较大的民居,具有宽大的流线型屋面,特别是曲线型屋脊的两端以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最为醒目。这种以庄重、古典风格为典型特征的双曲屋面,如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而被学者称为“皇宫起”官式大厝(图1)。

2 起源历史

厦门传统红砖民居主要是砖木结构,以及利用当地盛产的花岗岩作为墙基和墙裙。闽南地区处在东南沿海,属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气候,多雨、潮湿、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砖木结构建筑容易腐朽、蚁蛀,因此至今保留下来的早期红砖民居数量很少。除了少数可溯及明末和清初以外,现存主要是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的建筑。2009年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厦门市博物馆在对翔安琼头村曾山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宋代红砖民居建筑遗迹以及饮用水井、建筑排水管、沉井等配套设施。考古资料表明,当时的民居建筑已经有红砖地面、红砖墙脚和红瓦屋面,厅堂以红色“斗底砖”呈菱形斜铺(图2),并出现了一厅四房的“四点金”布局以及前厅、后轩分区功能的厅堂,这些民居特点在厦门和闽南地区明清以后的典型红砖民居建筑上基本得到延续。因此,曾山遗址的发现是闽南红砖民居出现于宋代的重要考古例证。

3 形制类别

厦门传统红砖民居与闽南红砖民居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红砖民居俗称古厝,一进称一落或单落,形制上有一条龙、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两落带护龙、三落带护龙或三落带多列护龙等形式。一条龙为普通民居,即“一”字形排开的古厝,中间为厅,两侧为房,俗称“正身”,两旁如果加盖则为五间;三合院为数量最多的基本类型,称为“一落二伸脚”,即在一条龙左、右两侧垂直向前加盖一、二间较低矮的房间,作为什物间或厨房,俗称“榉头”,中间为天井,即“深井”,前围墙正中开院门。四合院是典型“大厝”民居,即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将前院墙和院门改成一落古厝,从而形成前、后两落古厝和左、右“榉头”围合的四合院;有的四合院在院外左、右两侧另行加建较低矮的纵向古厝,称为“护厝”或“护龙”,作为附属建筑,从而形成中央大四合院和四周对称的四个小合院,称为“二落带护龙”大厝,这类大厝通常是财力雄厚的家族所建(图3)。有的民居历经数代上百年,家族人丁兴旺,经不断扩建和增建,形成了体量庞大、远近闻名的“三落带护龙”格局和前后多院落、左右多护龙的“九十九间”。此外,传统红砖民居中还有“三落带倒照”“棋盘式”“匣钵厝”和山区红砖民居等形式。

4 营造技法

典型的厦门红砖民居延续了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形式,并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材为建筑材料。厦门和闽南地区石材丰富,开采便利,花岗岩厚重阴凉,青斗石细腻素净,能抵御台风和大雨冲刷,适合当地生活、气候环境。

民居外墙大多是石构墙基、墙裙,墙体为红色清水砖墙或斗子墙,内部梁架有抬梁式、穿斗式,但以山墙搁檩举架形式居多,砖、木、石构件相互拉结、依托,整体坚固实用。砖墙有不同砌建方法,最为讲究的是以“胭脂砖”密缝叠砌的清水砖墙,而普通的红砖墙为斗子墙,采用特殊的“空斗砌”法,即将红砖砌成长方形或六角形、菱形等几何形箱体,箱内填置土埆、卵石或碎砖,箱体互连,逐层叠砌,形成整墙,这种砖墙不仅隔潮、隔热,同时也构成了龟背锦、万字锦等装饰图案。古厝中还有一种采用废弃的红色砖瓦与白色石块或条石混砌的“出砖入石”的墙体(图4),根据砖瓦松软而石质坚硬的特性,砌建时砖瓦略外凸、石块微内凹,相互间隔如同棋盘,此方法节约了成本又不降低墙体牢靠性,并造成红与白、松与硬的色彩与质感相互映衬的视觉效果。

民居屋顶大多是两坡硬山顶,豪华大厝的挑高弧形屋面利于雨季泄水,也使厅堂、檐廊得到最大程度遮阳和采光,它与两端高高翘起、尾部尖细开叉形同燕尾的弧形脊线,构成了轻盈华美的双曲屋顶,保留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此外,脊线平直、脊端呈“马鞍式”的屋脊也占有相当比例,但多见于普通民居和护龙。

5 装饰技艺

厦门红砖民居的装饰重点主要体现在建筑正面的镜面墙(图5)、凹寿门和两侧山墙以及天井四周和正厅前廊、神龛等主要通道和重要活动空间。装饰手法丰富独特,包括石雕、木雕、砖雕(包括拼砖)、灰塑、交趾陶、五彩瓷片剪粘、彩绘等。

石雕分为花岗岩石雕和青斗石石雕,主要技法有浮雕、透雕、线刻、剔地和压地隐起等。花岗岩石雕常常是较大的浮雕麒麟、龙虎等作品或作为窗框、墙裙边饰。青斗石因质地细腻、颜色素雅而深受人们喜爱,作品也最为精细(图6),大多装饰在建筑重点部位,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题材有戏曲人物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宗教典故题材,还有象征平安富贵、吉庆有余的壶瓶钟鼎、花鸟鱼虫等图案。木雕广泛运用于古民居各个部位,梁枋上作品有的可分出泉州流派或漳州流派匠师的不同风格,而门窗、隔断及寿屏的漆金板木雕主要受潮州木雕影响,先雕后彩、有雕必有彩;木雕中精湛的是檐枋上的圆雕太獅少保和透雕刀马人物故事的长条形随通(图7),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和通景式布景技法,场面很大,层次分明,情节跨越时空,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渲染效果。砖雕分成窑前雕或窑后雕:前者指入窑前在砖坯上进行雕刻,使得图案轮廓圆滑,深浅过渡自然,雕刻线条流畅;后者是在烧成的细腻红砖上用凿子细雕,因此线条较为平直,边缘呈齿状崩裂,有如雕刻印章的特有古拙效果。砖雕往往先分块烧再拼合成花鸟、博古或人物故事图案,镶嵌于大门旁墙堵,有的以白灰填地,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图8)。灰塑主要采用闽南特有的糖水灰和壳灰(蛎灰)为原料,可塑性强、黏度大,经久耐用,一般在山尖和檐下“水车堵”地方做出各种浅浮雕或立体堆塑的山水、人物、动物等,中间穿以铁丝、竹筋为骨架,外表彩绘(图9),有的为防风雨侵蚀罩上玻璃加以保护。“交趾陶”又称“交趾烧”,最早从广东传入,它是用黏土捏塑出各种小型的人物和动物、玩偶等,经低温窑素烧后,再上釉、施彩、烘烧而成;作品一般是对开的一半,背面中空,体轻且便于敷泥贴附于墙面上,较大者需分割成数块烧造后再拼对(图10)。“五彩瓷片剪粘”是指以铁条或竹条为骨,以壳灰先塑造出各种飞禽走兽、花卉瓜果、八宝诗句等(图11)形状,然后在灰塑未干时以糖水或桐油为黏合剂将剪裁好的瓷片粘插上去,这些瓷片是专门订烧的彩釉碗盘,用特殊铁剪根据塑像造型进行剪裁和打磨的,装饰于屋脊、外墙和檐口、窗楣等处,极为牢固,历经风吹日晒,依旧艳丽多彩(图12)。闽南地区的德化窑、漳州窑是著名的陶瓷产地,厦门港又是重要外销瓷集散地,闽南红砖民居的特有瓷片剪粘装饰正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写照。

厦门传统红砖民居的精湛建造技艺和鲜明装饰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厦门当地社会经济、人文习俗和思想观念等,是中原华夏文明和闽南农耕文化及海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产物,它所承载的审美神韵和思想内涵带给人们无限的愉悦和遐想。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
吉安市王家村历史建筑艺术特征
美术生态“渐进式”探究本土建筑艺术的研究
拉卜楞寺建筑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论中原道教建筑艺术在景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开平碉楼的窗户设计研究
徽州古建筑中木雕艺术的造型设计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