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楠
(辽宁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国家竞争优势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先进制造业被誉为“人类首席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重点①。 特别是在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推出 “工业4.0 战略”, 中国实施 “中国制造2025”等②③。
辽宁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门类齐全。 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辽宁工业的1/3 左右,是辽宁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辽宁省政府于2015 年12 月推出 《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④。 与此同时,辽宁省提出以“四个驱动”即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市场驱动和开放驱动来激发内在动力和活力,扎实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迈向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从“四个驱动”的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和特征,对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的,培养新兴先进制造业,使得传统制造业获得突破性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⑤。 基于“四个驱动”的发展理念,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辽宁省先进制造业分为4 个系统(见图1)。
图1 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系统结构
1.改革-环境子系统。 改革-环境子系统具体包括产业发展必需的硬件资源如基础设施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信息或数据资源等产业资源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如政策、文化、创新等的建设。 它们对辽宁先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2.创新-生产子系统。 创新-生产子系统是辽宁先进制造系统的核心,由在产业创新中从事具体的创新活动的企业、 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化网民组成。 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由核心企业为主导,形成纵向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横向竞争企业间合作创新, 通过产学研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众包方式与社会化网民形成协同创新联盟。
3.市场-选择子系统。 市场-选择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遵循市场规则,优化配置辽宁省的产业资源, 推进产业资源的自由流动,推进企业运作的市场化、制造过程的市场化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化。 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形成选择机制,决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等的生存发展。
4.开放-方法子系统。 开放-方法子系统是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动力系统。 主要功能是在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新时期的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从全球市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战略资源,为辽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服务。 在先进制造业产业系统中,各系统组成要素、参与主体、主要功能及活动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先进制造业产业系统组成要素功能特性
先进制造业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系统内每一个子系统不断与其他子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据此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推进产业创新和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地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4 类子系统的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辽宁省先进制造业四大子系统关系
对于先进制造产业而言, 创新-生产子系统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进行产业创新和生产活动、培养和推进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环境子系统是影响所有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 是辽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市场-选择子系统基于省情和用户需求,优化配置资源,进行产品、技术、产业选择的决策系统,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 开放-方法子系统是辽宁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路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创新-生产子系统需要集成各类产业资源,在市场-选择子系统的引导下,在改革-环境子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高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水平,促进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改革-环境子系统以市场-选择子系统为准绳,为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金融、信息和人才等专业服务和政策支持,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⑥。 市场-选择子系统依据用户需求,向创新-生产子系统和改革-环境子系统反馈产品、技术信息,帮助其他子系统不断完善和修正自身。 开放-方法子系统拓宽市场-选择子系统空间,为改革-环境子系统提供优质产业资源,帮助创新-生产子系统提升创新效率和能力。 辽宁省先进制造业产业系统四大子系统,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进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营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要以政府为导引,创建研发共享的基础设施,整合产业资源,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激励动力。鼓励技术持股,使技术发明者的收入所得与其创新贡献相匹配,保证先进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需求得以满足。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管理体制,严格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方面要重视并增加投入。 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在材料、机械、电气、液压等共性技术领域建立研发优势。
要加大辽宁省先进制造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和投入强度,完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辽宁先进制造业生产体系,实现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要充分调动产业系统各层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技术创新网络,增强技术研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外溢风险。 做大做强有竞争力、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辽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由于辽宁省目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制造业新产品和新技术大多是从其他地区、 国家引进的。辽宁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跟踪发达省份、国家的消费者需求,清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脉络,引导辽宁先进制造业产品的提升和服务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激发需求方面有所作为,通过政策法规,提升市场需求层次,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积极引进和发展民营经济、外资经济,更好地吸纳优质产业资源。
未来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国际环境,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主动融入科技全球化和区域合作进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制造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经验,掌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是加快实现辽宁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而坚持“四个驱动”,则可以激发辽宁制造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是实现辽宁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因此,只有通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才能实现辽宁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为实现经济新常态下辽宁先进制造业平稳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资源整合和制度建设,营建产业发展的良好软硬件环境。 其次要推进协同合作与产业升级,构建多主体协同合作平台, 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强化市场资源配置与产品重构能力,培育和创造新的产业价值空间。 最后要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注释:
①董琴.新常态背景下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01):43-46.
②王德显,王跃生.美德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16,(02):33-37.
③李健旋.美德中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重点及政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09):37-44.
④吕富彪.加快辽宁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04):60-63.
⑤张笑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6):595-600,618.
⑥刘春芝,史建军,边恕.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研究——存量改革与内生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5,(12):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