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士卒军戎服饰中填充物的剖析

2020-10-26 00:55梁启靖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甲胄研究会广西南宁530001
关键词:汉简填充物木棉

|梁启靖|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 甲胄研究会,广西 南宁 530001

一、 汉代有关军戎服饰中填充物的记载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汉代士卒个人战斗防护用具有甲、铠、鞮瞀、铁募、铁股、铁罢、面衣及盾等。铠甲为铁制或革制的战衣;鞮瞀为头盔;铁募、铁股、铁罢分别为铁质的臂、腿、裙甲;面衣为护面具,以木制成。居延汉简中有记载,“铁鞮瞀二中毋絮今已装 五石弩一左弦三分今已亭 第十五长李严 铁铠二中毋絮今已装矢十二干呼未能会会”,又“第五燧长李严,铁鞮瞀青二,小册絮,今已装”。

汉简中涉及铠甲的几处文字,都说明铁制铠甲和铁头盔这些战斗防护具中似乎存有一定空间,类似一个夹层,夹层空间内可以填装“絮”;而在检查时发现有一些盔甲里没有了这些“絮”,或者“絮”量不充足,不满足需要,因而留下的记录。其中提到的“小册絮,今已装”,可理解为将“絮”这种材料“册”好,然后“装”至铠甲中。

近年来出土的汉代的铁铠内部是有皮革或者织物材质衬里的,由此推测,这个“絮”应该会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损耗或者遗失,并且不是个例。至于盔甲中此类填充物损耗及遗失的原因,不是本文的探究重点,对此不展开论述。

汉代戍卒除了上述战斗防护具之外,还有织物类的各种军戎服饰。官府配发以及戍卒私人衣装在汉简中统计出的有 “衣橐、袭、衣、襦、袍、裘、绛、履、袜、绔、带、面衣、襜褕、手衣”等,并且在居延汉简资料中发现大量关于衣装原料的记载,很可能在边塞地区官府也拥有加工厂,为军队提供服务;其中原料包括白素、缘、绪絮、布、皂、絮、缥、练等。汉简中记载的是烽燧戍卒的工作日志,体现的是烽燧单位的工作资料,并非记载兵工厂里的铠甲生产资料,根据汉简中边塞兵器装备及其管理制度的记录,应是由专人在烽燧一线的战地环境或烽燧周围的边郡武库负责完成维修维护和物资运输补充等工作,而不是转运回遥远的军械制造厂修补。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推测向铠甲中进行填充物补充的维护工作,当属常态。

二、 填充物材质探析

《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记载:“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记载:“中行说既至,因降单于,单于甚亲幸之。初,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

上述记载中提到了汉朝方面的“坚甲絮衣”“缯絮”,再结合汉简中关于装填“絮”的描述,这里“中毋絮”“絮衣”“缯絮”里的“絮”是同样的材质吗?如果不同,又有什么区别呢?

“絮”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絮,敝绵也”。《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郑玄注:“衣有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也。缊,谓今纩及旧絮也。”《急就篇》记载:“绛缇絓紬丝絮绵”,也就是说絮是粗制的丝。可见,“絮衣”是填充了“絮”的衣服,“缯絮”是统称古代丝絮材质做成的绵衣。而“旧絮”,缊,绋也。《说文解字》谓乱麻,《汉书·东方朔传》有载“衣缊无衣”,注:“乱絮也”。可见填充物中也有可能使用的是破碎的乱麻纤维。对于“绵”的解释,《本草纲目》有记载,李时珍曰∶“古之绵絮,乃茧丝缠延,不可纺织者。今之绵絮,则多木绵也。”入药仍用丝绵。由上述资料判断,对于填充物的“絮”“绵”,古时候有三种絮状材料用得较广泛:一为乱麻,二为丝绵,三为木棉。那么汉时所用的“绵”,是否只有丝绵材质,而无木棉材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乱麻与丝绵无需多言,对于木棉,清代张庆长《黎岐纪闻》有如下记载:“山岭多木棉树,妇女采实取其棉,用竹弓弹为绒,足纫手引以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外贩卖彩绒,织而为布,名曰吉贝”。上面古籍中提到的“木棉树”其实就是吉贝树。

关于吉贝,三国时吴人万震《南州异物志》有记载:“五色斑布,似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绵。”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服用门》记载:“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有黑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箸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不烦缉绩,以之为布,最为坚善。”

还有一种称为“红棉树”的海南岛棉,清代张嶲主撰的《崖州志》里记载:“木棉花有二种,一木可合抱,高可数丈,正月发蕾,二三月开,深红色,望之如华灯烧空,结子如芭蕉,老则折裂,有絮茸茸,黎人取以作衣被。一则今之吉贝,高仅数尺,四月种,秋后即生花结子,壳内藏三四房,壳老房开,有绵吐出,白如雾,纺织为布,曰吉贝布。”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木棉》中评论:“可絮而不可织。”木棉,也称攀枝花,《农政全书·木棉》中记载:“攀枝花中作补偿裀褥,虽柔滑而不韧,绝不堪牵引,岂堪作布?”而《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又有记载: “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提到傣族织锦,取材于木棉的果絮,称为“桐锦”,闻名中原,该种木棉被称为“梧桐华”。

以上文献代表了汉至明清时期人们对木棉材料的认识。木棉纤维太细、弯曲刚度低、压缩弹性差,填充料容易毡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产品舒适性和保暖性耐久度不高,而且被褥絮片强力低,局部会出现破洞(棉被局部变夹被)。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木棉材质,有些是可以纺织成布的,有些又强调不可纺织。

三、 填充物材质比对

再结合以下其他的历史文献及出土资料记载来分析,吉贝、木绵、白梧桐、白叠、草棉等都是棉花的古称,古代常把棉花与木棉相混淆。中国普遍种植棉花的历史较晚,在引进海外棉花以前,中国古代应用的棉花其实是草棉、树棉。草棉、亚洲棉、木棉在植物学分类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1) 一年生草棉即非洲棉,又称小棉(古称白叠),植株较矮,生长期短,极适于我国西北地区栽培,中国古代多产于西域与河西走廊一带。在西北地区出土的汉至唐的织物中,都曾发现棉布。如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北大沙漠东汉合葬墓出土的覆盖在盛着羊骨、铁刀的木碗上的两块蓝白印花布[18]。1959年新疆于田县屋于来克遗址北朝墓出土了一件长21.5厘米,宽14.5厘米的棉“褡裢布”。1959年在新疆巴楚脱库孜萨来遗址晚唐地层发现过棉布和蓝白织花棉布,以及小棉的棉籽。[19]1986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出高昌国时期棉布[20]。

《梁书·西北诸戎传》记载:“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21]。《史记·货殖列传》:“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注曰:“榻布,白叠也。”[22]

唐和五代时,中原地区还没有广泛地开展棉花种植。元代《农桑辑要》有记载“……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种于陕右”。可见13世纪初,棉花才传播到陕西西部。可见草棉的种植传播缓慢,到了宋代,仍局限于河西。[23]因此不太可能在汉代的军事生产上大规模运用。

(2) 多年生的棉花指中棉,即古亚洲棉,又称印度棉,一般为一年生,在亚热带能经冬不死,成长为多年生的灌木或小树。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木棉树,而“古贝”“古终”“木绵”“吉贝”“木棉”等称呼的均为亚洲棉。最早的夏书《尚书·夏书·禹贡》中即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24],“卉服”“织贝”都是棉织品。在福建崇安曾出土过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织布片[25]。

(3) 木棉科的木棉纤维表面光滑,植株高达二三十米;草棉、亚洲棉与木棉都属单细胞纤维,但棉纤维是种子纤维,纤维附着于种子上,不易剥除,而木棉纤维是果实纤维,纤维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由内壁细胞发育而成,所以木棉纤维的初加工较棉花方便。《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中南志》《广志》等称它为梧桐华树或华树。

由此可以确定我国汉代时期新疆地区种植的“白叠”当属一年生草棉;在我国西南、东南地区同时生长和种植的既有亚洲棉(古贝、古终、木绵、吉贝、木棉),亦有木棉科木棉;“桐华”则可能指木棉科木棉,木棉纺织性能较差。它们都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名称上也有混用。而陆地棉是在19世纪传入中国的,海岛棉在中国的种植历史也较短。海岛棉又被称为“光籽棉、木棉、离核木棉和联核木棉”,学者往往易将其与木棉科木棉混淆。

四、 填充物的来源

根据汉简中的资料,絮这类的填充物或者说织物原料,一般情况下由官府配发。戍边士卒的衣装由当地官府禀给,有时也在边塞由边塞机构配发。除了以钱支付军官和士卒的俸饷外,官府还常用布、帛、絮等物来替代。[26]官府和边塞机构主要向民间征收,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金布律》规定:诸内(冗)作县官及徒隶,大男,冬禀布袍表里七丈、络絮四斤,绔(袴)二丈、絮二斤;大女及使小男,冬袍五丈六尺、絮三斤,绔丈八尺、絮二斤;未使小男及使小女,冬袍二丈八尺、絮一斤半斤;未使小女,冬袍二丈、絮一斤[27]。也有戍卒在当地市集购买、贳买衣物的可能。

五、 填充物的作用

对于甲胄来说,防御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有效地对箭矢、刀枪长矛的击打等进行防御,除了仰赖钢铁的甲胄叶片之外,甲胄中的填充物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铠甲中填充柔软的棉絮,可以令穿戴更加舒适,并且将兵刃接触铠甲的冲击力卸掉,降低兵刃的破坏性。晁错在《言兵事疏》中说:“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同时,在野外作战的环境下,早晚较大的温差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填充有棉絮的甲胄,有较好的保暖功能,在野外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除了为士卒提供兵器攻击的防御,还能起御寒的作用。

六、 小结

结合上述对“缯”、“絮”、“缊”、“绵”、“木绵”和“木棉”材质的探究,说明汉代戍卒的军服“絮衣”和汉代铁盔、铠甲中的填充物,应是被称为“絮”的粗质丝绵,即李时珍所说“乃茧丝缠延,不可纺织者”的“古之绵絮”;亦有可能是“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木棉科木棉的“梧桐木华”之“絮”;同样有可能是“有绵吐出”的吉贝“絮”,即亚洲棉。汉代戍卒处于军队的最基层,因其贫穷且社会地位较为低下[28],推测其衣物与盔甲中填充物最大的可能是“旧絮”,即乱麻。而新疆西北地区的草棉,由于传播速度较慢,于汉代不大可能应用于官方制甲工厂生产过程中;但汉代于西域经营时间不短,维护修补填充的“绵絮”亦有可能于西域本土采购。由于汉甲出土的地域跨度很大,分布广,从新疆到内蒙古再到岭南皆有铁铠出土,依据汉代时期纺织品生产资料的分布特点,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戍卒,为盔甲填充的可能是粗质丝绵材质絮和草棉絮,而岭南、东南区域的戍卒,为盔甲填充吉贝絮和木棉科木棉大树絮。

猜你喜欢
汉简填充物木棉
容时哥哥
南疆木棉红似火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木棉开尽时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主变低压套管渗漏缺陷分析
林辉莲:绽放南国的美丽木棉
图说书法(三十四)
祛火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