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娟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逐级表现出来,把主题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专业类课程的学习特点一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需要配合前导课程的知识铺垫,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对于重点及难点的理论推导,由于学生无法领会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在心理上会产生排斥。针对以上情况,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混合式学习法,教师课前在教学信息平台上发布单元课时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前导知识进行复习,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整体认识。思维导图是以“立体化思维”为导向,便于理清学习单元之间的知识脉络,指明学生的学习重点[1]。
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在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围绕LTE的发展、关键技术、性能参数指标、网络结构、设备组成等知识要点,展开思维导图教学,如图1所示。
在该思维导图中,将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LTE的产生背景-关键技术-优势融合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符合人思维的网状知识结构图,便于学生对LTE系统的关键技术、LTE产生背景和LTE的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采用线上学生小组讨论、线下课程知识巩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初步学习[2-3]。
图1 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章节思维导读教学
针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的学习,当今的教育目标趋向于实践的应用,在教学策略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实践的认知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趋向于实践能力的转化,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目的在于避免书本知识和实践应用产生脱节,思维导图作为连接纽带,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在学生了解了LTE的产生背景、LTE的关键技术和LTE的优势后,引入实践任务——“LTE基站的开通调试和维护”工单。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点和理论实践应用予以分析及重组[4]。
根据本学习单元实践任务“LTE基站的开通与调试”,完成硬件安装与接线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有LTE基站硬件设备及系统接线。采用“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展开的课堂引导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又能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探索兴趣。教学策略方面,可以采用线上巩固+线下拓展模式,线上巩固依托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立体思维巩固课堂知识,线下拓展以任务工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实际任务,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5]。
学生完成在线教学仿真平台上的虚拟工作任务后,掌握了该单元的基础内容。教师采用分组讨论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自主总结、梳理本单元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并进行课堂讲解,完成单元小结思维导图,加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最后由教师点评及答疑。为了缩小书本知识与仿真实验平台与实践工程方面的差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地点采用课堂教学+实训基地(或通信设备房)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工程实践中的通信设备安装过程中,深入理解设备从安装到运维的完整过程。
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在“LTE基站开通调测与运营”章节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策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通信设备房或通信设备实训基地,采用现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LTE设备的硬件组成、LTE设备的安装规范。以通信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规程为参照,让学生认识到设备的技术参数指标在实际的设备运维过程中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LTE基站开通调测与运营”章节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混合式教学策略,是以思维导图为核心,思维导图强调重难点主线,给教师的专业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以专业知识带动能力,以能力驱动专业素养,教师通过多层次的思维导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
教师讲授相同的课程内容,不同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编制课堂知识脉络思维导图,实现双向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反向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过程。
教育体系应向 “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方案,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那么教学策略也应该以达到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而制定。基于思维导图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随之“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考核,使得考核更加趋向于能力及素质的考核。“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体系,从教学实施到教学策略,从教学活动到教学评价,从学生学习方法到学习效果应该是一个系统整体,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