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白头鹎

2020-10-25 12:48姚纪元马富光姜云垒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头农业大学自然保护区

姚纪元 马富光 姜云垒* 李 波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118;2.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鹎属的小型鸟类,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体长约17—22 cm,嘴、脚黑色,虹膜褐色;额至头顶纯黑色闪金属光泽,头顶两侧自眼后开始各有一条白纹,向后延伸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具一醒目白斑;上体褐灰具黄绿色羽缘,翼和尾部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颏,喉白色,胸部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灰白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村落等生境,也见于校园、公园、庭院中的各种高树与电线上。常集小群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杂食性,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及种子,也食动物性食物。营巢于灌木、阔叶树及针叶树上,卵粉红色带紫色点斑,也见白色卵杂赭色或深灰色点斑。

2018年5月16日在吉林农业大学校园进行鸟类监测时,在校园蓝湖东侧人工林的榆树(Ulmussp.)上(125°24′49.57″E,43°48′19.85″N)拍摄到2只与白头鹎体型相似的小鸟(图1,图2),其形态特征与《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和《中国鸟类识别手册》[2]中关于白头鹎的描述一致,确认为白头鹎。当年5月26日、6月7日,调查时又观测到该鸟;2019年4月25日在校园内再次观测到2只白头鹎,同年,东北师范大学王海涛教授团队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126°3′30.90″E,44°3′22.98″N)也观测到该鸟。经查阅《中国鸟类志(下卷 雀形目)》[3]、《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4]和《吉林省鸟类》[5]确认白头鹎为吉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图1 白头鹎(陈德锋 摄影)Fig.1 Pycnonotus sinensis(Photode by CHEN Defeng)

图2 白头鹎(陈德锋 摄影)Fig.2 Pycnonotus sinensis(Photoed by CHEN Defeng)

白头鹎在国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北至陕西南部和河南一带,偶尔见于河北和山东,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北部,东至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南至广西、广东、香港、海南岛和台湾[3]。自2000年以来,白头鹎分布范围向西扩散到西宁[6];向北经由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扩散到北京[7-8]、大连[9]、沈阳[10],并且在辽西地区形成能够成功繁殖和越冬的稳定种群[11]。2010年10月,在比邻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吉林省西部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过1次白头鹎[12],但仅观察到1只,且非连续监测。白头鹎出现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并连续两年春季到达吉林农业大学校园,说明随着气候变暖,白头鹎的分布区有进一步向北扩散的趋势。白头鹎在其分布区多为留鸟,一般不迁徙,其是否在吉林省境内繁殖及在本省的居留类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白头农业大学自然保护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命约白头老,不信相思凉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青山不老,为君白头
白头吟
一处归去两白头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