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爻寒
他长期身患重病,却夜以继日不懈科研;他英年早逝,却把治愈疾病的新药留给这个世界;他输给了病魔,却跑赢了人生;他燃尽了自己,却照亮了千万患者的健康之路……
从30岁到55岁,300多个月,9000多个日夜,在这25年时间里,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把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关系人民健康的新药研发事业,以身许国,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在他的世界里,有国家、有新药、有团队、有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短暂的一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逸平,一位在中药现代化之路上执着奋进的科学家,一位希望“再给我10年,再做出两个新药”的追梦人。
2018年11月16日,中宣部在上海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十年攻关,只为造福患者
198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王逸平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工作,从事心血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心血管药物研发。他曾先后开展了对关附甲素在抗心肌缺血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以银杏叶成药的天保宁的临床药理研究等工作。1994年,时年31岁的王逸平,由于科研能力和成绩突出,成为了药物所当时最年轻的课题组长。
丹参入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医药文献中均有记载。但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1992年,王逸平和同事们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以期能揭开丹参的有效成分之谜。
王逸平这一头扎进去,便是一腔热血,半生韶华。
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1个新药等于筛选1万个先导化合物再加上10年~15年时间。”能做成一个新药,是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当然,“做成一个新药”虽然满载着荣耀,但同时也意味着一路上密布的荆棘。
为了研究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王逸平和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艰苦攻关,早期研究条件差,他们只有借来仪器,夜以继日地工作,提取到几十种丹参化合物并进行筛选,在做了无数次实验后,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反复确认,一次次的失败均化作前进路上一颗颗小石子,历经了“九死”终于铺就了辉煌璀璨的“一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进而,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并建立专利工艺,使总多酚酸盐含量近100%,用指纹图谱技术实现对药材、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的全面控制。
王逸平曾说过:“希望此生可以做成一个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
正是有着这样的目标,王逸平在丹参多酚酸盐研制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标准。他尝试了许多国家法规没有明确要求的研究:第一次开展多成分的动物和人体药物代谢研究,第一个开展大规模的运动平板试验验证疗效,第一次开展3万例的真实世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在王逸平的心中,一直都有着明确的理念:我们做的工作是研制新药,而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评奖,这些药物最终要应用在患者身上,所以这些重复的工作是为了对患者负责,对生命负责。
王逸平的学生和临床研究合作者、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水军还记得,2004年10月,为了获得临床药代数据,经过伦理批准后,王逸平撸起袖子以身试药,他说:“一个好药、一个安全可靠的药,就是你敢用到自己身上!”
“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在科研上,王逸平判断一件事做与不做的标准只有一个:有利于新药研发。只要没有成药希望,王逸平就会果断放弃,他说,做药难的是坚持,更难的是放弃,“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元,而我们花着国家上亿元的科研经费,不把钱用在刀刃上,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曾说过,筛选1万个化合物,或许只能找到1个新药苗子;将它改造到可以进入临床,又需要合成数以千计的化学分子;即使进入临床试验,能最终成药上市的也不足1/10。
而王逸平和他的团队做到了。经过王逸平与同事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2005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此时,王逸平年仅42岁。2009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被列入国家医保目錄,有千万名患者受益,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
《自然·生物技术》如此评价,该药的成功上市,意味着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来开发创新药物。
面对无数赞誉,王逸平并未止步,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的研发对于王逸平来说,仅仅是科研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非终点,他想要研发更多的新药好药。
在进行丹参多酚酸盐研究的同时,从1997年开始,王逸平持续21年主持对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该项目2018年1月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并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除此之外,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争分夺秒搞科研是王逸平1988年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以后,一直保持的工作态度。他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中科院重大专项、“863”课题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科研不能止步,只为造福更多患者。
争分夺秒,只为与时间赛跑
2018年4月11日,年仅55岁的王逸平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新药研发事业。而在办公室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使用过的注射针筒和两支解痉针剂。
鲜有人知道,这位为千万患者带来希望的科学家,其实也是一位与病魔苦战了25年的绝症患者。
1993年,年仅30岁的王逸平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新药研发刚步入轨道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被查出患有克罗恩病——一种人类尚不明机理、无法治愈的免疫系统顽疾。这一年,他做手术切除了1米多小肠。
王逸平深知自己所患疾病无法完全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而要想达成研发新药的梦想,就必须和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此后的25年里,王逸平在与常人无法感受的病痛抗争,与命运抗争,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一刻也不敢停歇地为新药研发事业坚韧前行。
在一本工作手册上,王逸平用科学家的冷静严谨,记录下自2009年以来自己病情发作、用药的情况。扉页上写着:“2009年,对我是个特殊年份。今年初,我的克罗恩病又严重起来,开始影响工作和生活。”185篇日记中,提到疼痛42次、便血6次,头晕、腹泻更多。
他的体重常年不足百斤,好几次在外出差时突然发病,腹部剧痛、便血虚脱。后来,他出差的背包、办公室的冰箱里,都备着应急解痉止痛针。
新藥研发是他生命的支柱。老所长白东鲁曾劝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王逸平却说,到了实验室、课题组,想着药物研发问题,反而能减轻病痛。
可是,除了挚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谁都不知道他的病情,甚至和他一起长大的表姐丁玮,直到王逸平离开才知道这个骨瘦如柴的弟弟已经和病魔斗争了25年。他留给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学生、同行们最大的印象是:乐观、幽默、细致、暖心。
“他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病。我曾和他出差多次,他经常在午饭或晚饭间把自己关在房间,原以为他不善交际、不喜欢应酬,却不知他那时正躲在房间给自己治病。此时想来,真后悔对他的关心太少。”他的同事张翱如是说。
除了新药研发,王逸平还长期担任药物所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常与同学们分享新药研发的经验和感悟,深受大家的欢迎。每次上课需要站立近4个小时,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2018年4月9日,在药物所召开的学位会上,王逸平非常罕见地迟到了好一会,当时他面色很不好,步履也很缓慢。尽管如此,王逸平在会上表示,赞成通过关于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待遇的条例,希望学生能有更好的生活。“现在想来,王老师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病痛啊!”药物所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何敏说。
25年来,王逸平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天早上7点多就能在单位食堂看到他。每天晚上10点多,坐在对面办公室的我们,仍未听到老师独特的锁门声。周末来所里,习惯性地抬头看,王老师办公室的窗户一定是开着的。”王逸平的学生李惠惠回忆说。
王逸平经常提及自己的“3万天理论”。他说:“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其中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2018年年初,王逸平感觉病情持续加重,激素药物已经无法控制,但他仍不肯改用生物制剂,因为那是最后一道屏障。他选择通过加大服用剂量来延长激素药物的治疗时间。他想争取更多时间,把在研的几个新药做完。在他离世前一个星期,他还对妻子方洁说:“现在正是工作的最好时光,我至少还能工作10年,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王逸平经常说:“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科学长跑。”他想用有限的时间跑完更多的里程。他践行了他对新药研制的承诺,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留给了新药研发事业。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希望多为老百姓带来一些疗效好而且用得起的药。
没有药神,只有心怀苍生的做药人
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评选,要求每人写一句人生信条,王逸平写的是“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又写下了这句话。
这12个字,诠释了他兢兢业业的一生:他是真正的科学家,做的是惊天动地事,却是隐姓埋名人。
1963年2月15日,王逸平出生在上海市,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会计。平时,夫妻俩教导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认真做事,好好做人。
小时候,王逸平喜欢画画,也喜欢做手工,虽然没有正规学习过,但在他的铅笔下,小鸟栩栩如生,人物也惟妙惟肖;他自己做的燕子风筝也可以飞得很高。
悬壶济世一直是王逸平的理想。本科学医时,王逸平有一次在医院实习,查房时,有一位病危的老大爷紧紧抓住他的手,急切又渴望地说:“医生,救救我!我不想死!”可他的病当时并无对症良药。那一刻,王逸平既心酸又无力。
“我要去做药,只要研制出好药,就能救治全世界的患者!”于是,在导师的推荐下,他来到药物所,走上了新药研发的道路。
此后30年,他在追逐新药梦的路上无比执着,在名利物欲的追求中无比淡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着、奉献着,初心不改,鞠躬尽瘁。
研究员宣利江与王逸平亲密合作20多年,他说:“他有着执着的新药梦想、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奉献精神,否则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
2015年,在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王逸平这样叮嘱年轻人:“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耐力,还要具备善良和正直的品格,它会让你终身受益……能够坚持‘再战一个回合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
从关附甲素到银杏叶胶囊,再到丹参多酚酸盐、硫酸舒欣啶;从药理研究到申报临床,再到新药审批上市,王逸平凭借“再战一个回合”的毅力和勇气一路前行。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病痛,一个又一个地攻克科研难关,坚持着为百姓健康“再战一个回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因为忙,女儿留学4年,夫妻俩都没有去看望过,2018年5月9日是毕业典礼,王逸平早早就订好了机票,结果,女儿等来的却是父亲永远的爽约……
世界上没有药神,只有把创制新药造福苍生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做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