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海信与智能交通

2020-10-23 09:13韩忍冬
中国新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网络科技交通信号海信

韩忍冬

进入2020年以来,海信就好消息不断。

2020年2月10日,海信集团复工第一天在内部下发书面表彰决定。表彰文件显示:2019年,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之下,海信着眼全球竞争和企业长远发展,营业收入和利润逆势同比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268.6亿元,其中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24.17%,并新增两个规模过百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海信的2019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此后,发布E75系列游戏电视、20款空调拿下首批新标准能效标识、成为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生态合作重要伙伴……海信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纵观海信走过的51年,无疑带着浓厚的技术基因。从家电业务起步到今天高科技板块多面出击,从液晶模组、激光电视到做芯片,海信在家电、智能交通以及光通信等领域都在不断突破,坚持技术创新。而热衷于创新,让这个本土企业一路走来散发着勃勃生机。

技术是最大的红利,这句话用在海信身上最恰当不过。很多人都只知道海信是一家大型家电企业,却不知其也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佼佼者。

智能交通新赛道

1998年,海信集团成立了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网络科技”),主攻智能交通领域。此后,海信网络科技成了海信集团发展战略中信息板块的核心力量。

海信集团副总裁陈维强1998年从哈工大博士毕业后就成为一名海信人,不久,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发团队,参与并见证了20年来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一路走过来的风风雨雨。

陈维强回忆:“我们专门去调研,发现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市场很大,而且国内没有形成领头企业和充分竞争格局,全国的底子都很薄弱。”

海信网络科技成立3年后,就自主研发了针对中国道路交通特点的智能交通HiCon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这是一套既符合国际协议,又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国内复杂交通现状的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HiCon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问世,意味着海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了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了与国际化系统平起平坐的实力,成功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交通信号控制是智能交通的核心,海信掌握了信号控制技术,随即延伸出了整套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2002年,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进行人才和技术储备,成立了海信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中心;当年,国家确定了青岛等10个城市为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工程试点,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海信承担了这项国家科研课题。2006年,海信又成为国家“十一五”973项目《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成员,成为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技术支持者。

到了2006年年底,年仅8岁的海信网络科技就已经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3项外观专利和20多项软件著作权,已完成了“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并经过了专家鉴定,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其中,公共交通和車载设备的软硬件开发作为海信智能交通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占据了2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

随后,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交通项目大战中,海信一战成名,一举击败国际巨头,将产品售价拉下2/3,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当时年轻的海信网络科技或许还想象不到,这一举成为了智能交通领域民族品牌崛起的开端,也成就了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里大展拳脚的宏志。

2005年年底,海信以领先国外大公司20分的成绩中标北京数字奥运工程智能交通项目,民族企业有选择地在关键点上超越国外先进公司的目标得以实现;2006年1月,海信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再次中标北京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至此,海信自主开发的信号机产品在北京市场已占据近半壁江山,与北京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前期建设的SCOOT系统、Actra系统并列为三大产品,共同在北京市交通控制中心系统之下运行。

2006年7月,海信又成功中标北京市快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项目建设,为改善北京交通现状、实现公交优先和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此后,海信通过技术自主创新,由最初的跟跑、并跑,到后来实现领跑,至今仍代表着信号机的先进水平。

除了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信号机,海信的智能车载机同样“名声显赫”。“支持动态交通信息导航的车载终端嵌入式软件开发”早在2006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自2000年投入研发截至2019年年底,海信车载机已在全国19个城市的BRT项目和54个城市的常规公交使用,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在智能公交软件方面,海信2008年首次应用GPS数据实现车次、里程等运营数据的准确采集;4年后,海信在业内再次率先实现了营运、安全和服务质量的自动检测和监管;2015年,随着海信智能车载机国内首次实现公交车厢拥挤度分析、驾驶人员行为检测这一重大突破,在软件方面也突破了客流异常等四大类异常事件的自动检测及处理难题,标志着行业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数字时代,敢于押注新科技的海信如今已成了智能交通领域的“隐形冠军”,已经实现由传统家电企业向高科技企业的华丽转身。截至2019年年底,海信在该领域申请知识产权共720项,专利数量在行业前三名中占比近70%,还主持或参与了智能交通领域的41部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

“提起海信,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家电,事实上在智能交通领域,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29个城市。市场业绩连续多年排名第一。”陈维强表示。

海信智能交通的资本,不仅仅是年轻,更有年轻人该有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海信网络科技,海信集团这个年轻的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坚定而沉稳的步伐。

让交通智能起来

2019年8月,海信正式推出的升级版交管云脑拥有数据提纯、精准感知、自动决策三大“超能力”,让交管云脑像一个城市交通的医生,既能根据大数据分析出城市交通病的病因,还能够给出最优的处置方案,以保障城市交通运行通畅。

海信网络科技城市交通事业部汪志涛介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到公交车,比如,当公交车道上来了一辆车的时候,系统可以检到这个车,然后算出来10秒钟通过这个路口,它就把绿灯时间延长到11秒,让公交车顺利感应通过,从而做到公交优先。

让科技为城市交通赋能,是海信20余年来不断探索和前进的方向。

2013年12月,海信网络科技承接的烟台市更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工程通过验收。2013年8月-11月,鲁东大学经过调查实测,系统在烟台中心城区应用后,早晚高峰时段主干路网行车平均停车次数由7.9次/条下降到6.8次/条,常发拥堵路段由17条降为14条,拥堵里程减少2.8公里,降幅26.3%。拥堵程度由“拥堵”下降为“轻度拥堵”。早高峰平均车速提高13.2%、晚高峰提高17.7%、每年能节省出行时间12726万小时……

智能交通带给烟台的不仅是交通的改善,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3年鲁东大学出具的《烟台市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效果评估结论》显示,海信智能交通系统投入使用后,烟台每年将降低出行成本80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增加54.52亿元。

海信参与长沙市的信号建设始于2016年,并于2019年年末又开始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续建项目的建设工作。在这期间,长沙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长沙市的交通拥堵排名连续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第12位下降到了2018年第32位。

青岛市智能交通建设始建于2013年10月,海信自始至终一路随行。7年来,青岛市总计建设路口800余处,设备联网率超过90%,綠波协调率超过85%。《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青岛的拥堵指数实现了连续4年下降,成为全国拥堵改善最明显的城市。

2018年年底,青岛市即墨区上线了基于“海信”云脑的智能交通信息指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道路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依靠AI的精准图像分析,对交通违规行为在第一时间内实现精准查缉,可以有效提高交通治理的效率。

2019年10月的某一天,青岛市重庆南路清江路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青岛交警利用基于海信“云脑”系统的自主警情发现、最优派警等技术后,从发现警情到民警到现场,只用了短短7分钟,避免了拥堵的蔓延。类似的故事,青岛每天都在发生……

2019年,海信在贵阳建成了全国首个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的全场景5G智慧街区;2020年6月30日,经过6个月试运行,由海信承建的贵阳地铁1号线及公交BRT全线站点都正式启用刷脸乘车功能……

2019年1月,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给出了“全国拥堵同比下降TOP10城市排名”,其中5座城市的治堵项目均由海信网络科技参与承建,占据了榜单前四名!

20年来,海信在全国近150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并在行业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云脑技术架构,大幅降低了开发成本和使用的技术门槛。截至2020年6月底,海信拥有新基建相关专利16497项,并且主要分布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上,在全球拥有18个研发中心、近万人研发队伍,涉足7个新基建领域中的5大领域,主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近200项,已经建立起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

深耕行业20余年,海信在交通治理技术、项目建设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领域的探索从未止步。

技术控海信

2020年5月13日,海信网络科技正式加入百度Apollo生态,双方将基于各自在智能交通、车路协同等领域的优势技术与资源积累展开全面合作。这是继海梁科技、天迈科技、大唐高鸿等业内头部企业加入百度Apollo生态之后,百度Apollo落地智能交通再添重要合作伙伴。

2020年6月22日,海信集团提出,依托青岛制造业和海信在智慧城市领域的独特优势,抢抓国家新基建重大机遇,围绕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将青岛打造成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的全球首个“智慧新生活之城”,引领智慧城市发展。根据海信集团的规划,将以此为契机,推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集群式大跨越发展,并最终到2025年全球收入突破3000亿元、在青岛地区与产业生态共同创造3600亿元贡献的目标。

2019年,海信集团营收1268.6亿元,这意味着未来5年,海信集团要达到这一战略规划必须实现倍增式发展速度。

如此的豪言壮语并非海信无的放矢,海信经过20多年科技创新的积累,已有了足够的底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信提出了“四条路径”,打造“一基地两中心”创新生态体系、实施“一芯两硬”高端制造业跨越计划、研创“一云脑三平台”智慧新生活解决方案、建设“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头雁工程。

“我们的竞争力在哪?实际上还是在技术,技术产品是我们的铁饭碗。”陈维强说,骨子里流淌着“技术立企”的血液,海信坚信技术的力量,坚信进入每一个市场领域一定要有核心产品的沉淀,智能交通领域亦不例外。

事实上,通过海信持续在智能交通技术上不断地投入研发,形成了在城市交通、交通运输、轨道交通等细分交通业务板块,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创新能力。

“海信网络科技是榜单上发展最为均衡的企业,不仅在智能交通领域,在安防、轨道等领域也有上佳表现。”ITS114 统计报告认为。

“技术底盘越大,越难被颠覆。”技术上的自信让陈维强坚信,海信智能交通的底盘足够沉,互联网公司想要撬动有一定难度。只要围绕着技术创新来做,就会做到最好。

猜你喜欢
网络科技交通信号海信
制造更多满足“家庭社交”的欢乐 海信80L9F
让声音扑“面”而来 海信88L5V
寻找DTS三维音效电视之旅 海信65U7F篇
海信(Hisense)75L9S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三大新品笑傲智能交通——海信网络科技举办南京新品发布会
交通信号智能指挥模型
银河系啦(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