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玉带路

2020-10-23 09:12吴艳
大理文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索道苍山山间

吴艳

每当雨过天晴,碧空如洗的时候,苍山十九峰的山腰间总会出现玉带横陈的奇妙景观,将苍山洱海装点得如仙境一般,令人赞叹。而如这玉带云一般,苍山深处也有一条“玉带”缠绕在群峰之中,串联起密林幽谷,流泉叠瀑,引导人们探寻苍山秘境,这就是玉带云游路。这是深入苍山腹地,与苍山亲密接触,一览苍洱风光的绝佳途径。春夏之交的一天,就寻着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携家人一同信步云游玉带路。

玉带路南端起于苍山马龙峰清碧溪,一路经过龙溪、玉局峰、绿玉溪、龙泉峰、中溪、中和峰、桃溪、观音峰、梅溪,止于应乐峰。这条步道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断完善,已成为深度游览苍山圣境的最佳选择,也铭刻了无数大理人探索苍山的美好记忆。

我们乘坐感通索道入山,顺着索道飞速爬升,视线豁然开朗,目之所及,洱海和田园村落已化为遥远的喧嚣的人间。我们身姿轻盈地穿过树梢,越过丛林,投入苍山的怀抱。

低头俯瞰由感通寺密林间延伸出来,一路在圣应峰和马龙峰山谷间蜿蜒的游道,不禁感慨现代交通的便捷,将漫漫山路化为十多分钟的行程,也让更多的人能够饱览苍山的美景。只有飞越山谷丛林,才知山内有山,气象万千。不久,前方崖壁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禹穴”,在周围绿树的掩映下格外醒目耀眼,标志着清碧溪已近在眼前。

清碧溪从苍山深处涓涓细流一路欢快奔涌,因山就势,至此形成涧水三潭,水清石丽,碧波幽潭的佳景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不畏艰辛跋涉至此游赏。李元阳作《清溪三潭记》精准地描绘了三潭溪水的颜色:“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鸭绿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如此绮丽的景色,难怪多年后徐霞客慕名前往清碧溪游览时被眼前美景震撼,一时忘我,不慎落入溪中,可谓是真正的倾倒在美景前!徐霞客在日记中赞叹清碧溪三潭:“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这清碧溪的绝妙景观不断吸引着后人慕名深入苍山寻访观赏,留下名篇佳作无数和摩崖石刻歌咏题记。摩崖上的“禹穴”二字就出自明代嘉靖年间大理知府杨仲琼之手,此外还有多处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都是时人为求雨所留,慢慢成为清碧溪独特的文化景观。

从清碧溪索道站出来,下行山谷可观览清碧溪,而顺着游路上行,就是玉带路的南端起点。玉带路海拔在2600米左右的山腰,隐匿于苍山密林间,一路平缓,是徒步探寻苍山美景的最佳方式。

春夏之交,山中的杜鹃开得正艳,火红如霞,一路指引着我们的方向,顺着层层阶梯,终于攀上了玉带,开始我们的云游!

走上玉带路,眼前景致就像打开一幅美妙和缓的山水画卷。置身其间,松涛阵阵,鸟鸣声声,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让人忍不住深深呼吸,不由地放下凡尘俗世的琐碎,心情愉悦,脚步轻快地开启云游之路。

远眺洱海映衬着蓝天,晴空万里,波平如镜,田园阡陌、村舍人家飘渺如烟。身处山间,青石板铺就的游道走势平缓,在两边高大松林的护卫下缓缓延伸至远处,引导着我们大步向前,可谓林深不知处,无限的风光就在下一帧画面。

苍山植被丰富,玉带路一线以高大的云南松林为主,密集的灌木参差其间,还有四季不断盛开的野花,妆点得整条玉带路色彩缤纷,绿意盎然,整条小路都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优雅别致。尤其是在五六月间,人间芳菲已尽,这里却花开正艳。山间不时显现的一丛丛一树树杜鹃、映山红,还有不知名的野花,都以最美的姿态独自绚烂着,点缀着山野,给人以无限的惊喜,让一路的行程轻快而美好。

阳光透过初夏新绿的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小路上,时而热烈,时而温柔,每一缕光线都让人感到明媚轻盈,行走其间,暖意融融,身心愉悦。伴随这份心情的还有山间不时的声声鸟鸣,悠扬婉转的清唱,提醒着这份专属于林间的静谧。渐渐的,孩子们放飞了心情,在山间追逐嬉闹,家人们的欢声笑语不时打破这份清幽,也为鸟儿们的欢唱增加了专属观众的配乐。

突然,身后一阵欢快的铃声让这原本寂静的山间小道热闹起来,回首望去,不是山间铃响马帮来,居然是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飞驰在路上,风一样地掠过身边。这是专属于苍山环卫师傅的座驾。他们骑术高超,载着劳动工具和垃圾袋,担负着整条玉带路的卫生清洁工作,一日数次往返骑行于这条游道上。望着他们潇洒远去的背影,大家纷纷惊呼艳羡,真的也好想体验一下骑车飞驰在玉带路上的感觉呀!

然而,峰回路转,玉带路从密林探入山谷,依山凿出的游路陡然险峻起来。幽幽山涧,怪石嶙峋,深不可测,望一眼也足够令人心惊胆寒。别说山间骑行,就是走路,即使有围栏也要小心翼翼。

走入龙溪山谷间,山阴一侧的寒凉迎面而来。山石高耸,危崖矗立,苍山的肌里岩层就这样裸露于外,彰显着那亿万年的沧桑。那些层层叠加在一起的黑白纹理,好像一幅天然的画作,无声地展示着亿万年前的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这些片麻岩在漫长岁月里,经历了碳酸钙和碳酸镁等各种金属元素沉积物的浸入,历经地壳运动自然压缩、胶结、结晶,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造山运动后,形成蕴藏于山体中巨大的石灰岩,在无意间向我们露出了冰山一角。难以想象,那些粗砺的岩石,被采集切割打磨后会出现气若云水、温润如玉又浑然天成的大理石画面,可这的的确确就是自然的奇观,造化的力量,也是独属苍山的神奇!

继续沿着玉带路前行,遥望玉局峰,春夏之交晴朗的天气里,山顶积雪依旧,银光闪闪,如烟如雾的云层缠绕峰峦间,不由让人想起望夫云。这个流传在大理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曾经也打动过著名的女考古学家曾昭燏。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曾昭燏和吴金鼎、王介忱三位考古学家首次在大理苍山运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发掘活动,发现了21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发布的《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里首次揭开了大理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神秘面紗。望夫云的传说让她深深感动于一份苦苦的痴情,留下了:“也知海水吹难尽,偏化狂风卷地来。”的哀叹。

眼前,仰望玉局峰飘渺的云雾,好似柔美的薄纱遮住了公主忧伤的面庞,丽日蓝天下的玉局峰没有了翔云腾起的刚强凌冽和乌云压顶的态势,只剩下淡淡的哀愁如烟似雾萦绕在山头,也徘徊在我们心间久久不散。

顺着玉带路越往里走就越听到溪水潺潺的声响,马龙峰与玉局峰之间的山谷中流淌的清溪名为龙溪,和清碧溪一样,七龙女池也隐藏在山涧深处,是龙溪一路奔涌在巨石间冲击形成的七潭小池,深浅不一,却都清丽可人,闪耀着翡翠般的光泽,与清碧溪三潭不相上下。 只因深藏山间而为世人所不知,直到苍山玉带路才将其串联起来,进入公众的视线。

七龙女池以数量取胜,七潭大小不一的池水形成一串碧玉似的珠链,一颗颗姿态不同,各有千秋。七龙女池四周巨石巍峨,千百年的冲刷让石壁异常光滑。清泉石上流,或急或缓,有的飞流直下,有的迂回婉转,形成不同的褶皱水纹,如纱似雾轻轻铺洒在巨大的岩壁上,不同纹理不同质地,好似仙女沐浴时浣洗的纱裙,让人浮想联翩。将这七池碧波幽作为洗浴之地,想来也只能是龙女们的专利了吧?继续放飞想象,空谷泉鸣也就是龙女们银铃般的笑声,还有那苍山山腰的玉带云,不也是龙女们洗浴时高高挂起的飘带吗?美景因为这些附丽的遐思而升华,显得越发美好和深刻了!

七龙女池的北侧山间坐落着苍山大索道的中站。苍山大索道全长约五公里,是目前世界高差最大、全国线路最长的旅游客运索道。游客乘坐索道需在中站换乘一次,出站也可以游览七龙女池,这让往日静谧幽深的七龙女池又增添了几分热闹。

在七龙女池午餐休息后,我们继续出发,沿着玉带路继续漫步玉局峰山腰的林间。远眺前方,正对洱海那边的罗荃半岛天镜阁,山下平畴沃野,一条条的道路四通八达,纵横大地,隐隐可见交通川流不息。山脚,林木葱茏,一座恢宏的建筑掩映其间,那里就是大理大学,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真可谓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被苍山厚重底蕴涵养的学府,有学子在如此风景绝佳之地求学真可谓人生一大幸事!

走过玉局峰,沿玉带路越过山谷间的绿玉溪,就进入到龙泉峰。一路危岩嵯峨,怪石峥嵘,随处可见“注意落石”的提醒,让人不由加快了步伐。匆忙之间,忽见山间一巨石拦住道路,走近一看,山岩与巨石两壁夹峙只留一线蓝天,且容一人通过,好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快速通过回首望去,真是惊出一身冷汗,被山谷间清风一吹,泛起阵阵凉意。眼见日头西斜,山下的大理坝子却还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一片岁月静好的人间繁华。

沿着冷峻的岩壁走了长长的一段路,按照路边的游览提示回首一看,被眼前的景象震惊!这就是苍山守护神?!只见一侧绝壁下,一块突兀的巨石与山体相连,仔细一看,居然是一位带着头盔的将军侧脸。坚毅的脸庞,高挺的鼻梁,厚实的嘴唇,甚至石头上的那棵小树也成为将军的帽缨,简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将军头像深邃的目光饱含深情地俯瞰着山谷,凝视着苍山,这亘古不变的守护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走出龙泉峰山谷又转入腹地,阳光普照的大理古城越来越近。山脚,一座高塔赫然独立,这就是弘圣寺塔。不同于崇圣寺三塔三足鼎立的巍峨壮观,弘圣寺塔显得茕茕孑立,却也气势非凡,尤其是在一片民居中更顯其鹤立鸡群、器宇轩昂。

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间,已在玉带路上徒步10多公里,脚步渐渐有些沉重,幸而,中和峰就在眼前。然而,看山跑死马,对面的山路触手可及,可一涧之隔,便是数里之远。看得到对面游人的身影,听得到欢声笑语,可是,要想过去,除非插上翅膀飞越山涧。无奈,只有沿着游路,继续向山谷迂回行进,直到跨过龙泉峰和中和峰之间的中溪,才算走入中和峰。时间不早了,无暇游览凤眼洞和龙眼洞,急急向前。终于,在一次次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后,走出山谷,到达中和峰山腰正中的中和寺。

中和寺,由李元阳所建玄真观发展而来。站在此处,能俯瞰整个大理古城依山傍水,状如棋盘的景致,山海大观尽收眼底,让人有种胸怀天下指点江山的大气磅礴。夜间,在这里看万家灯火,好似天上仙境,故而也称为“仙都”。 清康熙年间,云南提督偏图奉命入京,得到皇帝御笔亲书“滇云拱极”四个大字敬悬于苍山中和寺,以示皇权威严,居高临下的皇恩浩荡泽被整个大理府城和苍洱大地。民国时期,大理著名文人周仁在聚仙楼题下一副对联,高度总结概括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美景。“上联:巍巍十九峰前,蒙颠段蹶,依旧河山,最难忘郑回残碑、阿难烈炬、状元写韵、侍御游踪,世变几兴亡,往事都随流水去;下联:遥遥百二里内,关锁塔标,无边风月,况更有苍岭积雪、洱河奔涛、玉带晴云、金梭烟岛,楼高一眺览,此身疑在图画中。”确实,身处于此,瞭望百二山河,难以不让人追古思今,感慨万千。如今的中和寺供奉着玉皇大帝和观音、弥勒,既是道观也是寺院,成为人们进山朝拜的宗教场所。只是山色渐晚,来不及观赏中和寺的风景。我们在五点前匆匆到达,赶上了中和寺外中和索道最后一趟缆车下山。

中和索道是苍山最早的索道,为敞开式吊椅,能够更为亲密地接触到自然风景。坐上索道,就缓慢地进入苍山坡地茂密的松林中。索道沿坡而建,在松涛中劈出一条笔直的道路,穿行其间,阵阵松叶的清香袭来,松枝触手可及,别有一番情趣。想起清代“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在大理为官期间,同情劳苦百姓,致力地方公益事业,实施惠政,曾用俸禄购买松子三石发给百姓种于三塔寺后的故事和他的那首《种松诗》:“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时再买三千石,种遍云中十九峰。”再看身边,中和峰下遍布松林,葱茏葳蕤,蕴藏着多少代人保护苍山的智慧和功德啊!

缆车不急不慢地缓缓穿行在松林间,忽然一滴雨水从天而降,心里一惊,抬头看看天色,苍山峰峦风云突变,已是黑云压顶之势,而远处的洱海还闪耀着蔚蓝明媚的光泽,一片阳光晴好的景象。疑惑中,山雨不由分说地袭来,雨丝渐密,随风荡起阵阵温和的雾气。暴露于空中的缆车无处遮挡,大家哭笑不得,各自小心翼翼拿出包里的雨具,或是带上帽子。孩子们却随着雨势大小激动得大呼小叫,大人们淡定无语,静坐于缆车之上穿行在雨雾中,默默体会这雨中的浪漫,这难道不是人生难得的一次况味和体验吗?果真是十里不同天,2公里不到的缆车带着我们几次穿过雨雾,第一次觉得中和索道是如此的漫长,终于到达下站时已是雨过天晴。

回首望去,苍山依旧风云变化,玉带路已然隐匿于山腰密林间,因为时间所限,走走停停,一日云游,还未到达应乐峰云游坊起点就只有匆匆下山,留下诸多的遗憾。然而12公里的行程已是长路漫漫,体验到苍山的无限美景和行走山间的情趣,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玉带路将我们带到了苍山更加美好的境界。领略美景后,心灵得到洗涤,超然世外,物我两忘也在云游中得以实现,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我们踏上归家的路,纷纷开始计划讨论,何时再云游,一了未尽兴的遗憾!

雄奇苍山的魅力无限,而玉带路,走过千遍也不厌倦,下次相会,应该就在不久的将来!

编辑手记:

在大理,因为大自然的雕琢与滋养,因为人们的培植与呵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总是恰如其分地融合,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在这里和谐共处,达致胜境。在大理,探幽访古总是别致,因为陶醉于美景的你,肯定会颂上几句先贤的赞美,与他们来一次思想上的交流。在这里,你会记住一条河,让你想象不到的是,这条流经数千里、滋养了南诏文化、被彝族同胞唤为“父亲”的红色长河,竟发源于山野中的一眼泉水。你还会记住一座城,千年之前,南诏之主就是以这里为根基,如同秦国,合纵连横、一扫六合,奠定现今云南大致版图,为西南边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打下坚实基础。还有隐身山林中的一处庵堂、一座佛寺,只要踏入其中,就会被满眼的多肉与精致的盆景吸引,伴以阵阵佛声,轻啜淡淡清茶,五感得以涤濯,身心顿觉宁静,难怪这里最能吸引游人流连忘返。最后,你会记住一条路,它横于苍山腰间,将山水串联起来,十几公里的长度对你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但一条路就可以感受苍山的雄奇变幻,所以很是值得你去试探试探。

猜你喜欢
索道苍山山间
阳朔山间,田园如歌
山间
云雾是山做的梦
苍山
苍山脚下
请叫我党员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