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批评学术史脉络研究

2020-10-23 09:08莫其逊
南方文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学批评文艺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发展形态。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批评史进行线索脉络的梳理研究,对我们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及文学批评的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理价值。对一个具体思想的分期研究不能简单化、绝对化。任何一个阶段的文学发展及文学批评现象,都存在一个萌芽、产生至成熟的演化过程,这使得我们的线索脉络研究有了可能性。一个具体、特殊的文学活动现象,往往包含了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文学批评的思想更是包容了丰富深刻的内容。梳理、总结出批评家的思想演变轨迹,找出其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联系,是有必要性且有意义的。分期应该是相对的,即成熟与形成期相对,转变与定型期相对。既要看到不同批评观的思想特点,又不能割裂批评现象的思想整体。把一个连贯延续的批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是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时期文学批评规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立足于文献资料整理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线索脉络,面临如何概括与描述文学批评发展历程及其过程性与阶段性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批评现象事件、思潮流派、论争争鸣、作家作品网状结构构成问题,如何准确揭示批评发展规律特征等诸多重大的学理问题,以历时性纵向研究角度从批评发展历程中梳理厘清批评学术史线索脉络,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工作。

1.第一阶段(1978—1987):拨乱反正新时期文学批评发展进程。(1)新时期面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思想奠基;(2)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思潮中的批评;(3)现实主义文学回归中的批评;(4)改革文学思潮中的批评;(5)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批评;(6)寻根文学思潮中的批评;(7)文学论争与主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热。

2.第二阶段(1988—199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当代文学批评发展进程。(1)市场经济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标志及节点,形成市场经济转型趋势;(2)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批評转型;(3)大众文化思潮中的批评转向;(4)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中的批评坚守;(5)艺术生产方式变革中的批评重构;(6)接受美学视阈中的读者反应批评;(7)学院派批评及批评理论建设。

3.第三阶段(1998—2007):世纪之交的跨世纪批评发展进程。(1)20世纪回顾与新世纪展望:百年现代化进程的总结与反思,现代性与全球化问题与焦虑;(2)“批评自觉时代”与新世纪批评面临挑战与机遇;(3)重写文学史思潮及问题反思;(4)重构现代性及问题反思;(5)后现代主义解构与重构的批评策略;(6)现实主义批评活力及多样化形态。

4.第四阶段(2008—2018):文化强国进程中的新时代批评发展进程。(1)改革开放深化与文化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为标志,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批评发展强势;(2)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主旋律与多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与传统性关系;(3)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批评传统回归;(4)“请进来”与“走出去”的跨文化交流机制;(5)电子媒介时代的网络批评及媒介诗学崛起,数字时代对批评的挑战与机遇;(6)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学批评发展趋向。

从上述我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线索脉络的梳理,可以清晰地见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到习近平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正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规范导引之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文学批评沿着科学正确的路径前行。

西方批评思潮风起云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研究关系紧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理论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批评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其发展历程的。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以“总体性”理论影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其《审美特性》(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在进行自我批评同时又超越了苏联时期保守主义立场,以社会存在本体论、日常生活等新的理论范式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对布洛赫、本雅明、阿多诺、阿尔都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发展具有启示及推动作用。葛兰西《狱中札记》(1929)提出创立“民族—人民的文学”的口号,对文学与社会生活、作家与时代人民、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文艺批评的任务以及“文化霸权”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布迪尔《艺术的法则》(1992)基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而又相互角逐与相互制衡的场域理论,提出“文学场”以及作为象征资本的“文化资本”及文学自主性问题。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在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与精神分析、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阐释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形形色色的“新”“后”理论与方法,成为现代文论批评劲旅及主导力量,涌现出萨特的存在主义批评、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批评、巴赫金“复调”“对话”“狂欢化”理论批评,这些批评方法不仅为梳理批评发展脉络及其学术史线索提供方向,而且为当代西方文论批评多元化发展夯实基础。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1965)、《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69)提出意识形态并非局限于经济基础反映而具有自身独立性,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和生产方式,奠定意识形态解读及意识形态症候批评基础。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三部曲”。但杰姆逊本人后来却并不认为自己专属于文学研究,而是一个“文化批评家”,“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随后他陆续出版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可见的签名》《地缘政治美学》《时间的种子》《文化转向》等论著,都聚焦于弥漫在西方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伊格尔顿《意识形态导论》(1991)、《意识形态读本》(1994),充分表明了他对这个范畴的高度重视,这与宣告“意识形态的终结”的某些理论圈子形成鲜明的对照,《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认为阿尔都塞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更为细致的说明,他的贡献在于对艺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作了结构性的探索,指出了意识形态本身具有的结构上的连贯性,这种相对的连贯性,使其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科学的文学批评应该力求依据意识形态的结构阐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既是这种结构的一部分,又以它的艺术改变了这种结构。科学的文学批评应该寻找使文学作品受制于意识形态而又与它保持距离的辩证原则。《审美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理论剖析现代美学,认为整个西方现代美学史是一部意识形态话语史和政治反应史,现代美学兴起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的结果,形成审美意识形态批评方式及其症候解读批评形态。

从国内学界译介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状况及文献选编的情况看,张永清、马元龙主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文学批评》(2011)、《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2011)中选编译介有代表性的英国《新左派评论》与美国《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期刊所发表的一些最新成果,着重讨论学术前沿话题及其现实问题。针对文学批评研究集中讨论文学对象征世界的生产能力、现实世界在文学境域中被表征想象与接受图景、支撑想象与折射的物质动力、乌托邦、灰色地带与黄金时代等前沿话题;针对理论批评研究集中讨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全球化、后殖民、身份、身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态政治等前沿话题,可谓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发展及其研究状况的一个缩影。周宪主编“方向标读本文丛”(2005年)系列丛书,包括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视觉文化精粹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周韵主编《先锋派理论精粹读本》等,对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具有“方向标”式的学术前沿重要论文进行译介。阎嘉主编的《文学理论精粹读本》(2006),选编西方后现代主义著名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琳达·哈琴、拉尔夫·科恩等当代批评前沿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并将其总体特征概括为“马赛克主义”,认为这是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阎嘉指出:“哪怕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也极为不同。……他们对相同的问题的看法极为‘多元,绝不追求一致的认同,几乎找不到任何主调。……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里,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确已经告别了前现代和现代的语境与基本格局,脱离了‘树状和线性的发展脉络,摆脱了总有一种主导的思潮或理论支配着文学理论和批评走向的惯性,而走向一种‘马赛克主义或‘非中心的游牧状态。例如,就新的批评领域而言,有空间批评、鬼怪批评、电脑化(赛博)批评、后电脑化的现代朋克主义、生态批评、唯物批评、道德批评;就关注‘身份问题的文学批评而言,有流散者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超性别批评和关注‘他者的批评,等等。它们的确呈现出一种‘非中心的游牧状态。”①阎嘉对21世纪国外批评流派“众声喧哗”多元价值取向以及“马赛克”式的零散化与构成性特征的高度概括,切中肯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学界对当代西方批评思潮流派发展状况的把握,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当代西方批评发展线索梳理与结构脉络厘清的学术史研究意义。

国内文学批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引领在批评学术史研究线索脉络表现得坚实清晰:一是20世纪80年代批评思潮与新时期文艺思潮及文艺理论思潮同步发展,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与引进借鉴西方批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形成现实主义批评回归与现代主义批评思潮;二是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机制推动下,立足现代批评转型及其艺术生产制度、体制、机制改革,呈现批评理论化知识化与大众文化批评分合倾向;三是21世纪10年来致力于新世纪批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进传统文论批评回归,呈現古今中外批评资源整合会通、批评多元化形态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多维一体、网络文学批评以及新媒体艺术批评崛起等构成的绚丽景观;四是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族复兴”“文化强国”进程中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快批评理论实践体系建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批评发展经验,形成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批评新传统,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文学批评学术史呈现“新时期批评-现代批评转型-新世纪批评-新时代批评”的发展线索与结构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中国化与当代化发展指向

1.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形成主流。新时期伊始,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及文艺思想研究,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批评研究,陈涌、杨炳、程代熙、吴元迈、林焕平、童庆炳、张炯、陆贵山、钱中文、冯宪光、王先霈、王元骧等拓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空间。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出版一批著作及高校重点教材,如袁贵仁等《马克思主义哲学》(2009)、邢贲思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12)等,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及传播进程。此外,还有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1989)、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1992)等,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张炯《创作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等,形成社会主义文学研究体系;陆贵山的《人论与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等,将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运用于当代文艺思潮研究;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2008)全面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体系建构与当代形态发展问题;王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学术辑刊形成学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平台及成果发表阵地,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风向标。

2.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形成热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研究一直都是国外文论批评研究焦点与热点,几乎遍及所有重要文论批评研究领域,难以一一列举,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与艺术生产论研究及其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发展上,吴元迈、朱立元、冯宪光、党圣元、陈炎、王杰、谭好哲、姚文放、胡亚敏等学者的成果丰硕。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7)、《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2008),辩证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冯宪光主编“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形态研究”丛书,包括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理论研究》(2006)、傅其林《审美意识形态的人类学阐释——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文艺理论研究》(2008)等。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从新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不仅马克思主义批评当代发展及中国化研究得到充分重视,而且凸显面向当代现实的艺术生产及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王杰《审美幻象研究》(1995)、《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2000)、《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2002)、《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2013)等,阐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文学意识形态问题,揭示意识形态生产规律与特征;张永清、马元龙主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文学批评)》(2011)“译序”所言“为国内读者和研究者鉴察‘后马及其批评理论的得失提供最初步的提示”,既推动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国化,又推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研究与传播。

3.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关注当代发展问题。除艺术生产理论、现代批评理论研究成果中包含艺术生产与文学批评关系研究的一些内容外,针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有:孙鹏程在《作为生产的批评——重读马歇雷〈文学生产理论〉》(2015)认为马歇雷是一位精细的研究者,他对文学的认识是一种知识的生产,这种对文学批评历史性的分析非常有特色,为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启发与借鉴。姚文放《“症候解读”:文学批评作为艺术生产》(2016)认为“症候解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发端于弗洛伊德、拉康的建树,成长于阿尔都塞、马舍雷、卡勒等人的创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论域。“症候解读”理论的标举,标志着艺术生产论的研究重点从创作一端向阅读和批评一端进一步拓展。肯定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生产性,将其认定为一种艺术生产,这是在马克思所开创的“艺术生产论”基础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而“症候解读”理论的后现代性质,正预示着文学批评作为艺术生产的研究将拓展更为广阔的理论实践探索空间。此外,这方面研究还有温恕的《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2008)、李益荪的《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2010)、胡亚敏的《再论艺术生产》(2011)等成果,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空间。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批评奠定科学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讲话和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等重要文献,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近年来,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形成高潮,许多报刊开辟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专栏,如《文艺评论》开设“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与新世纪文学”专栏、《创作与理论》开设“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专栏,推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研究持续升温、走向深入。

1.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及其文艺思想体系研究。施建业《论习近平同志对党的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2016)、陈明华、王济海《习近平文艺思想初探》(2017)、蒋述卓、李石《论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2018年)、胡艺华黄琛《文艺原创力: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支点》(2018)、董学文《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2018)、高洪《习近平文艺思想内涵研究》(2018)、吉狄马加《习近平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2018)等论文,详尽地解读阐释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内容,提炼其中的主要观点,呈现了习近平文艺思想及理论体系框架内容,阐明习近平文艺思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意义。

2.习近平文艺思想本质特征及创新性研究。着眼于理论思想体系的创新性、时代性、民族性、系统性與逻辑性特点研究。范玉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研究》(2017),基于讲话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基本观点,深入研究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特征;胡光凡的《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人民文艺美学新境界——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札记》(2017),认为习近平文艺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形成“新的人民主体论”“新的审美创造论”“新的批评鉴赏论”构成的创新性特征;徐勇《从新的历史节点考察——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与21世纪中国文学》(2017),从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面临新世纪挑战与机遇及其世纪转型发展角度,阐发讲话精神对于新世纪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在此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实也就是提出了20世纪文学终结和新世纪文学的使命的命题”,阐明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凸显其历史性特征;胡艺华、张霞《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逻辑体系》(2018),认为讲话提出“文艺地位论: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逻辑起点”“文艺作品论:理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现实载体”“文艺本质论: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要义”,凸显习近平文艺思想逻辑体系的系统性特点。王栋亮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品格透视》(2018)认为“习近平同志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渗透着极强的民族性,其表现就是文艺创作要植根民族文化根脉,散发民族文化之魂,表达了民族复兴的主题”。由此阐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性特征。胡燕春、陈列兢《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018)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中论述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民族性特征及世界性影响意义。张江《新时代呼唤新文艺》(2018)认为“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新时代对文艺的迫切要求。文艺要成为新时代的参与者、推动者、建构者。记录新时代,为时代前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成为时代的推动力量,这是文艺最本质的使命”。由此阐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新时代特征。

3.习近平文艺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研究。着眼于从思想观念角度讨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文学观、艺术观、审美观形成原因及意义。丁国旗《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2016),认为习近平文艺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古典诗学特征与诗学智慧,有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联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着眼于习近平文艺观的传统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党圣元《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文化文学经典观》(2018)从“经典是凝聚治国理政的智慧源泉”“经典是彰显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是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三个视角研究习近平的文化观、文学观中的经典观。胡艺华《习近平文艺观研究述评》(2017)对近年来习近平文艺观研究状况分别从价值意义、背景语境、理论渊源、主要内容、讲话比较、创新点、贯彻落实等方面进行述评,提供习近平文艺观研究的丰富资料。沈鹏硕士论文《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2017)系统分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来源、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勾勒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全景图,系统全面阐发习近平文艺观与审美观内涵。

4.习近平文艺思想理论专题研究。从习近平审美观、文艺观、创作观、鉴赏观、批评观等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及体系构成的系统研究,深化拓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空间。一是“中华美学精神”专题研究,《文艺报》2014年开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笔谈栏目,发表闫国忠《美学面临的重大课题——读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有感》、尤西林《審美与艺术必须回归本位,作为民族与人类精神文明的感性机制陶冶性情》、王柯平《可以推举新的“三段论”:兴于味,立于法,守于责》等论文,从中华美学精神传承弘扬着眼,探讨新时代美学研究发展趋向。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专题研究,沈宝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题话语探析》(2018),从习近平文艺思想创作论研究角度,基于问题意识提出“文艺创作为了谁”“文艺创作表现难”“创作源泉在哪里”“创作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与观点,亦为创作论的创新发展;王列生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论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2018),提出“文艺的人民本体论命题重心由此呈现为: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意义本源、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利益主体以及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现实动力”观点,从文艺本体论角度探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实质。三是批评方法论专题研究,黄力之的《马克思主义审美批评方法论的当代发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认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审美批评方法论的当代发展,方法论应该成为习近平文艺思想及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文艺本体论专题研究,王超《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2018),认为“文艺本体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理论。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体现为‘一个中心和‘三个支撑,这个‘中心即人民”,并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三个支撑,即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五是文艺思想关键词专题研究,朱首献《习近平文艺思想关键词》(2018)从关键词研究视角对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时代号角为主题”“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民族复兴为使命”进行解读阐释,形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框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人民的文艺,文艺的人民性,这是习总书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原则科学准确的概括,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在人民性这一科学原则的引领下,我们的文学批评才能总结出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引领中国文艺发展向着更高的境地迈进。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实际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一种科学方式,不仅着眼于文艺思想指导与理论阐发,而且也立足于古今中外文艺现象事件、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评论;不仅是坚持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且也可视为文艺研究及文艺批评的经典文献,提供改革开放以来批评学术史研究的指导性与总体性思路。

【注释】

①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3页。

(莫其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276)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文学批评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老子古今观念下的道论思想与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