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照亮心灵的一束光

2020-10-23 09:14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刘芳学校老师

王志琴

整整10年,她从光明走向黑暗。她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活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凭着超人的毅力,她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工作得比很多正常人更出色,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

她叫刘芳,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以下简称“白云三中”)的一名盲人女教师,人称“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照亮学生心灵的一束光

1993年,大学毕业的刘芳被分配到白云三中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她将“成为一名好老师”作为行动指南,立志用爱心拥抱学生、用智慧钻研教学、用勤勉站稳讲台。正当风华正茂的她干劲十足的时候,却没想到一个残酷的打击迎面而来。1997年,刘芳视力出现下降,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当这种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当年只有26岁的刘芳感觉十分难以接受。“医生告诉我病情时,犹如晴天霹雳,我顿时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但是,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刘芳倒下,“我不愿意放弃教课,也不愿意就这么成为一个没有用的人,我一定要继续留在学校。”于是她选择了和命运作一次较量。为了让自己深爱的事业延续,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她背下了初中三年所有的语文课本,将每一个重点、难点,每一篇教案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她拿着课本走进教室,一上课她就对学生们说,“翻开第71页读第三段。”同学读完后,她开始讲解、分析。其间,还叫出第几组第几排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下课后,有学生对她说,“老师,你的课本一直是倒着拿的。”从那以后,班上的同学才知道,她根本没有看书,而是在背诵课文。

当视力不断衰退,常规教学方式对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时候,刘芳开始不断调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弥补生理上的缺陷。她把听过的哲理故事、经典笑话,结合课堂教学,惟妙惟肖地说给学生们听;相声里的说、学、逗、唱,京剧里的生、旦、净、末、丑,也都被她巧妙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她像个演员一样将课堂变成了生动而欢乐的场所,让所有的学生都不舍得将视线放在其他地方;她和学生一起,用耳朵批改作文,成立了朗诵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识。“视力越来越差,课却讲得越来越精彩。”白云三中的毛老师介绍起同事刘芳时这样说。

学生们认为上刘老师的课很轻松快乐并且很有收获。学期结束,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那时候我经常逃学,但唯一不会逃的课除了体育,就是刘老师的语文。”回忆起10多年前的课堂,2002届毕业生肖超有说不完的话,“相声里的说、学、逗、唱,都被她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

更令人惊奇的是,刘芳眼睛越来越不好了,班上的成绩却越来越好。别人眼里的“双差班”“问题班”,在她手里成了“重点班”,成绩常常名列学校平行班第一。尤其是2005届中考,学校前三名的高分都出在她带的班级里。

2007年,刘芳的眼睛完全失去光明,眼前也再没有伴随多年的课本和可爱的学生,但她的心却始终离不开那三尺讲台。

在学校的建议安排下,刘芳开设心理咨询室,转型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用爱为学生引路。

刘芳说,“爱”字是当好老师的不二法门。在教育的道路上,她始终用“爱”坚持着自己的教育事业,用爱去感染自己的学生,用“爱”去散播属于自己的光芒。

从语文老师转岗心理咨询老师,她不断帮助、关注着困难的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学生杨珊在家里闹了矛盾,无人诉说烦恼时,她找到了刘芳。刘芳问明原因,耐心地开导她,让她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与家里和好了关系:“敞开心扉,感觉就像我妈。”

感觉刘芳像妈妈一样亲切的不只是杨珊一个人。曾经的学生万开阳说:“班上同学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刘老师倾诉,由于她和蔼可亲,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妈妈。”有一次,万开阳和班上同学因为倒茶水发生了一些口角,刘芳老师知道后,专门找到他,并告诉他,男子汉要学会宽容、大度。“刘芳老师既温柔又严厉,像妈妈一样。”

在学校里,称呼刘芳“妈妈老师”的学生很多。而校园之外,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在教师节以及其他节假日打电话问候刘芳,一声声“刘妈”亲切入耳。

对同学们称自己为“妈妈老师”,刘芳老师说听着觉得很幸福,“一直以来,我就只想成为一名能教知识、能交朋友的老师。”

至今,刘芳还记得2016年那个春节。2月9日,农历猴年正月初二,刚从云南探亲回来,刘芳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毕业的学生专门相约来看她。“刘妈,新年快乐!”“刘老师,猴年大吉!”……围炉而坐,虽然看不见,但凭借着声音的记忆,刘芳准确地说出了每位学生的名字和趣事。谈笑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10多年前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眼前的刘芳还是那位手拿教科书,神采飞扬的老师。

温暖社会的一束光

2007年8月,刘芳接受学校安排,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一般人看来,学校里,心理辅导老师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刘芳却想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因为失明,我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方法。”放下语文课本,30多岁的刘芳重新“回炉”,学习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程。

白云三中贫困生很多,留守儿童更多,学生心理问题纷乱复杂,面对这种状况,刘芳不仅开展调查,还形成了自己的心理辅导特色。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她开设“人际关系”“爱的教育”“青春期自我保护”等课程,让心理咨询室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少学生和老师来和她聊天,一些学生甚至逃课又出不了学校,就跑到咨询室来。“他们觉得跟我聊天很开心,恰好我又什么都懂点,什么都能聊。”

在刘芳的心理咨询室里,一排排封面各异的“成长记录袋”格外引人注目。刘芳为前来咨询的每位同學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记录——“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自己设计档案袋封面,把心里话、“小秘密”全部装进里面,借此来舒缓压力,排解困苦。“最调皮的学生到她手上都听话。”同事文利琴说起刘芳的心理咨询赞不绝口,“一说刘老师来上课,学生高兴得很!有时我帮忙转交‘成长记录袋还千叮万嘱不放心。”

后来,刘芳又走出学校,走进别的学校和单位作宣讲,在德育教育方面有了更宽广的平台。

2013年,她在贵阳护理职业学校作报告时,一位老师当场就提出要资助一个白云三中的贫困学生,他说要向刘芳老师学习,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扶更需要帮助的孩子。

那时,刘芳开始明白,教书育人并不仅仅是教师的唯一责任,能够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才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什么才是人真正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在经历命运的考验后,刘芳沉静下来时常常这样问自己。当“做公益”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刘芳的人生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近几年,她做过近400场励志报告和师德讲座、亲子读书会等,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听书、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陪伴的甜蜜;2015年,她用小说义卖的资金成立了“刘芳助学基金”;她赞助过本校的贫困学生,也帮扶过盲童的培训活动,参加过为贵州威宁贫困小学捐赠等众多公益项目。

2019年7月,贵阳市中小学已经放暑假,但刘芳却依旧很忙碌。原来,她在为成立不久的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刘芳工作室相关事情忙碌着。当听到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刘芳认为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将为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支撑。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设在这里,让她感到自豪。“作为文明实践者,要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作表率。”

除了做老师之外,刘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电台主持人”。从2016年开始,刘芳参与了贵州综合广播电台的一档“爱聆听”节目。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成就。为此,她花了很多心血在这档节目上。每次直播,她都要提前两天为节目做准备,将稿子熟练于心,才能给听众呈现一个最好的状态。“在电台直播时听到的好多残疾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有时候跟健全人烦恼的事情是一样的。电台的工作与心理老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心理老师是一对一地与学生交流,而电台工作是面向大众的,它需要传递给人们健康的情绪,给予听众困境中奋力拼搏的勇气,《爱聆听》节目为众多听众在电波中搭起心与心交流的桥梁,其中来自昆明、安顺、从江的盲人朋友在节目的帮助下纷纷走出失明的困惑,重新找回了自信。”

做自己心中最亮的一束光

在刚刚失明的时候,刘芳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外界对于刘芳能否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非议不断:“一个盲人,还教什么书啊?”但她有一种倔强的自尊——压力越大,越要站得直!而来自身边的爱和支持,则是她的力量源泉。

那时,很多同事都当过刘芳的“秘书”,帮她打印资料、整理教案,领着她去吃饭、逛街、聊天。学生们都争着去搀扶她,把她牵到讲台上,还把粉笔、黑板擦放在固定位置,这样她一伸手就能拿到。“刚开始总是碰着桌子、椅子,腿上、胳膊上经常有瘀青,时常感到沮丧、伤心。好在同事们从来不嫌弃、不抛弃,让我和大家活得一样有尊严、有归属感,孩子们也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只要走进课堂,听到的都是欢呼声,无论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孩子们都会主动来帮助我。”刘芳回忆说,来自周围的善意让自己感到宽慰,也让她逐渐改变心态,充满力量坚持下去。“我的坚持源于学生和同事对我的包容、信任和理解。感谢他们包容我看不见了,还可以让我为他们上课;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

如今,刘芳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炒菜、在跑步机上锻炼,动作熟练得几乎与常人无异。借助盲人软件,用电脑打字办公、使用智能手机、在信息化时代她从没有停止学习奋进的步伐。

这些年来,刘芳在盲人软件的帮助下坚持着阅读和写作,时不时地也会到书店去,闻闻油墨的香。她说,正是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帮助自己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黑的日子,让生活有色彩。

2012年刘芳的第一部著作《石榴青青》面世。小说真实地记录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一群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笔墨描写农村教育的现状,她想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孩子。小说出版时,她把签售会上获得的5000元销售款捐给了5个孩子。去这5个孩子所在的学校演讲时,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愿意当我的眼睛不?”全校师生都齐声大喊:“我愿意!”此后,《石榴青青》义卖又筹集到的6000元书款,刘芳也全部拿出,用于资助榕江县11个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

2016年9月,刘芳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花开十年》出版,作为《石榴青青》的姊妹篇,“书中依然描写的是农村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发生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我的新书了解关注农村的教育。”

刘芳的乐观也感染了身边的人。“我妈妈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是做了很不平凡的事。”在小学作文中,刘芳的儿子阿牛曾写道,“她的眼睛看世界是黑暗的,可她的心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刘芳给我们很多力量。”同事毛艳红说,“她都认真地活,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

“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最美奋斗者”……这些年劉芳获得的荣誉很多,她的故事得到广泛传播,她也把光明向外界传播。“其实我没什么了不起,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盲人在尽力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在促使自己学习。我也会不断突破自我,一路向前。”刘芳说。

猜你喜欢
刘芳学校老师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design research of“Da Ah Fu”imag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巧用余弦定理解答数学题
学校推介
吹闹心中的风铃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