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一辈子都在家务农,一米七二的个头,皮肤黝黑身材精瘦,岁月留下的痕迹在他的眼袋下面堆积出两三道褶子,小小的眼睛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有神。我是家中长子,从初中上学到现在参加工作,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坐在一起聊天说话。一年之中也就那么简短的几次,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我们之间可以聊的话题很少,只有谈到他的“养牛”业绩时,父亲的眼里才会放出光芒。
父亲年轻时很不容易,为了挣钱养家,他曾选择了井下这样危险的工作,曾因矿井坍塌差点失去生命,在井下被埋数个小时后才被救出来。他在当年工作的矿上打得一手出名的“朝天捶”,后来想继续干,终究没能扭过我的母亲。我的奶奶年轻时当过村里的小队长,也当过地毯厂厂长。在她那一辈儿中,她是在村里颇受尊重的人物,正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她说话办事都比较强势,而我的母亲恰巧也是个强硬性格。打我记事起,感觉父亲在家中一直受着“夹板气”。
时间过得快,如今我已成家多年,和父亲一样,离家的日子多,在家的日子少。我的女儿也三岁多了,然而我依旧在学习着怎样当好一个父亲,以后的路我还应该去教她勇敢、快乐地生活,无忧无虑的。自打有了这个“小可爱”,每次回老家,我父亲都会领着她去买好吃的,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满院追小狗、小猫,当然还要摸摸他养的牛。那天我和父亲一起喝了很多酒,他说了一些发自肺腑的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如今回想起来我更加懂得了父亲的沉默寡言,他总是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肩负着家庭的责任以及对妻子和子女无私的爱。
一些话,就那么几句,却仿佛永远也说不完。一些情,就那么简单,却如桑麻般越织越密。或许父爱如清茶,只需品尝,不需言语,便已经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