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慧,王俊峰*,李 佳,王梦琪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呼和浩特 010030;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设备科,呼和浩特 010030;3.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医疗机构环境(设备)表面的清洁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相关感染的基础[1]。改善环境表面的质量可以有效阻止医院相关感染的暴发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2]。新冠肺炎疫情使用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心电监护类设备、呼吸机类设备、放射相关检查类设备、麻醉类设备和检验类设备等。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文件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3]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等,研究讨论确保医院医疗诊治安全、保证医疗设备性能,避免医疗设备在清洁、消毒、灭菌期间受到损坏及交叉感染的管理策略,为同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先要求使用医疗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明确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定义,并对这些概念加以区别,掌握每个概念的内涵,防止混淆概念而导致的消毒不到位。消毒最重要的是消毒剂的使用,消毒剂根据其杀灭微生物能力的不同可分为高、中、低水平3 种,根据其有效成分不同可分为醛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含溴消毒剂、酚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等[5]。
(1)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3]。
(2)消毒: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3]。
(3)灭菌:杀灭或消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3]。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肺炎机制发〔2020〕15 号)文件中规定“对物体表面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250~500 mg/L”。《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中指出病毒对热敏感,在热力56 ℃90 min 或75 ℃30 min 即可将其灭活;紫外线照射的有效时间为30 min。常见的消毒剂,例如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碘伏、中效季铵盐,含氯类、过氧化物和其他化学消毒剂,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将其杀死[6]。此外,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加热熏蒸、脉冲紫外线杀菌技术、可见光杀菌技术等作为新型消毒剂和消毒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效果较好,适用于物品表面消毒[6]。
对于心电监护类设备,建议经常清洁其外表面,特别是在环境恶劣或使用频率较高时应增加清洁频率,推荐使用清水、双氧水(稀释浓度)、乙醇(稀释浓度)、异丙醇(稀释浓度)及次氯酸钠溶液(稀释水溶液)等进行清洁。一般预防性清洁、消毒每天进行1~2 次湿式清洁并保持干燥,定期使用质量浓度为25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质量浓度为1 000 mg/L 以上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消毒;污染时可以首选有效氯质量浓度为500~1 000 mg/L 的清洗消毒剂擦拭15 min 以上。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或体积分数为2%的双链季铵盐消毒剂重复擦拭消毒2 遍以上[7]。血压计袖套可以使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湿布、卫生纱布等擦拭,还可以用清洁剂手洗进行消毒。一般消毒步骤如下:
(1)先关闭电源,断开电源线。注意不得让仪器和附件浸泡在液体中。
(2)使用柔软干布蘸有效氯质量浓度为500~1 000 mg/L 的清洗消毒剂或者适量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擦拭仪器和插件箱的外壳、显示器、电源线、心电电缆线、血氧探头等。需要注意的是,清洁、消毒附件和设备时不得让任何液体倾倒在仪器的任何部位和附件上,不要让液体进入机壳中,并应避免接触其金属接口,以免腐蚀。
(3)用柔软的干布擦去多余的清洁剂。清洁剂不可混用,否则会有危险。另外,为避免交叉感染及保护环境,一次性配件不能再次使用,必须回收或妥善处理。
(4)消毒保养完毕后,蘸有消毒剂的湿布须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并远离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呼吸机清洁和消毒保养原则是越靠近患者越要经常消毒,与患者接触的部件需每天用乙醇擦拭。灭菌后,机器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在疫情期间,建议每位患者使用后都进行清洁和消毒。
2.2.1 流量传感器消毒
松开呼气端口的配件,取下流量传感器保护套及流量传感器。传感器是呼吸机的特殊电子部分,只能采用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中浸泡1 h 的方式对其进行消毒,不能用水冲洗或将其浸入消毒剂中,以免损坏其性能。取出后,自然晾干,切忌用力甩干或烘干。
2.2.2 呼气阀及所连接的积水杯消毒
建议在使用期间每周进行高温高压消毒1 次,即134 ℃下消毒5~10 min。如果无法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则可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中浸泡1 h 以上,但是此消毒方式容易加快呼气阀的老化速度。
2.2.3 呼吸机外部集成回路清洁和消毒
呼吸机外部集成回路若为一次性使用管路,须在单患者使用完毕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不得二次用于下一位患者;呼吸集成回路若为可重复使用管路,每位患者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杀。建议用流动水清洗约5 min 后再进行清洁。对于已经干燥的污垢,建议在使用前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完成附加的清洗步骤。添加季铵化合物可以提高清洁度。消毒方式为高温高压消毒。
2.3.1 流量传感器消毒
流量传感器只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1周消毒1 次(浸泡1 h),然后自然晾干。
2.3.2 呼吸系统部件消毒
呼吸系统的所有部件(Spirolog 或SpiroLife 流量传感器除外),包括呼吸机滚膜、Y 形接头、呼吸管道、呼吸袋、钠石灰罐的部件均可进行高温消毒,清洗剂只可使用中性清洁剂和完全脱矿质水。消毒频率为在没有疑似传染病患者使用的情况下1 个月1次。进行蒸汽灭菌时,可以采用121 ℃(250°F)灭菌时间不大于 20 min 或者采用 134 ℃(273 °F)灭菌时间不大于8 min。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功能组件的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
2.4.1 设备清洁
每天使用软布蘸肥皂和清水对机器表面进行擦拭,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禁止使用清洁剂或有机溶剂进行清洁,禁止使用喷雾消毒工具喷涂设备。对于MRI 设备的一些绑带,建议使用中性皂液或清洁剂进行清洗,晾干后使用。数字线圈插头使用系统配备的专用清洁套装进行清洁。
2.4.2 设备消毒
根据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遇污染时随时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液每天消毒至少2 次。若有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检查时,在进行患者检查前戴好口罩,检查完成后,对下一个患者进行检查之前及时消毒设备。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的消毒剂喷洒。具体如下:
(1)用软布蘸取质量浓度为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擦拭时间不少于30 min。
(2)用软布蘸取质量浓度为500 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擦拭时间不少于30 min。
(3)用软布蘸取体积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擦拭物体表面,作用30 min。
(4)显示器屏幕、心电图机电极线使用外科医用乙醇擦拭消毒。
需要说明的是,乙醇擦拭设备表面会使设备表面失去光泽,不做推荐。
2.5.1 设备清洁
超声设备可用软布蘸取中性肥皂液进行表面擦拭清洁。选择显示器专用清洁剂擦拭显示器。
2.5.2 设备消毒
诊查床使用体积分数为70%的异丙醇或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擦拭消毒;主机外科及探头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探头声透镜部位、探头线缆、主机显示器、触摸屏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
2.6.1 检验设备清洁、消毒的部位、频次及工具
每天工作结束后,在设备空闲或关机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消毒。为了避免对设备的伤害,禁止使用异丙醇、84 消毒液、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戊二醛、强酸、强碱溶液清洁仪器表面。清洁仪器时避免产生气雾,用乙醇擦拭仪器表面时禁止喷洒。使用无尘布或者医用纱布蘸消毒液操作。检验设备清洁、消毒方案详见表1。
表1 检验设备清洁、消毒方案
2.6.2实验室环境消毒
实验室环境消毒一般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主要采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每天试验后进行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时间30~60 min/次,空气消毒机1 h/次。紫外线穿透力较弱,普通玻璃、尘埃、纸张等均能阻挡紫外线,故紫外线灯一般用于实验室的空气消毒及物理表面消毒[8],遇到遮挡或者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化学消毒则是通过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化学消毒剂种类较多,包括过氧化物类(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等)、含氯类消毒剂(如二氯异氰脲酸钠、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含氯清洗消毒剂等)、含碘消毒剂(如碘及碘制剂、碘伏消毒剂等)、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环氧乙烷、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季铵盐等[9]。
实验室环境消毒还可以使用高压脉冲紫外消毒。高压脉冲紫外消毒在消毒效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提供毫秒级别的脉冲闪光、上万伏高电压电场,每秒脉冲可消除危险的微生物3 次,每个需要消毒的位置只需使用高压脉冲氙气紫外线照射5 min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10]。
研究证明,在实验室和医疗机构中,汽化过氧化氢可抵抗空气和物体表面污染,尤其是对艰难梭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具有严重耐药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消杀作用[11]。
其他类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除颤仪、关节康复器等每天使用肥皂和清水蘸湿软布对机器表面进行擦拭,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用含氯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每天至少2 次,遇污染时随时消毒。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的消毒剂喷洒。
对于规则物体表面,采用5 cm×5 cm 的灭菌规格板放置在待检物体表面,用1 支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上横竖往返均匀地涂抹各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 个规格板(切断手接触部分),将棉签放入装有采样液的试管中,并立即进行检查。对于不规则的表面,使用棉签直接涂抹物体表面以进行采样,然后立即进行检查。连续抽检6 d,每天抽检1 次。
通过采用以上清洁、消毒方法后,对设备表面卫生学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2。
表2 各科室医疗设备清洁、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操作设备的医务人员对设备清洁、消毒概念模糊、意识淡薄,科室未进行相关感染学知识的培训,未建立设备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其中医技科室和病房的设备清洁、消毒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已设立管理制度的科室中,部分科室未将设备清洁、消毒列为科室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4.2.1 划分权责,落实监督管理责任
4.2.1.1 各职能科室
感染科、医疗设备科应对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医疗设备科为医疗设备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并监督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清洁、消毒后再进行维护。在现有的维护系统中,医院医疗设备维护工程师通常是需要处理各种医疗设备故障的全科医生。一方面,他们在整个医院工作,工作场所流动性强,有感染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将感染带给整个医院[12]。因此,要注意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的管理。
4.2.1.2 医务人员
应严格遵守《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医生、患者、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损坏设备。建立本科室医疗设备及使用环境的消毒记录台账,明确记录科室所有设备的消毒频次。每一次设备清洁、消毒均须填写《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记录表》,包括执行人员、消毒时间、消毒设备、消毒方式、消毒剂等。
4.2.2 规范管理,纳入质量控制管理
医疗设备科负责管理、检查、监督、指导各科室的医疗设备与使用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医疗设备科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巡查,结果备案保存,列入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考核内容,不合格的科室按照质量控制考核方案进行处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正在超负荷运转,如果忽视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卫生健康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患者之间的感染率,我院集结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使用设备的医护人员、设备维修专业人员,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详细的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管理方案,为其他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