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周旭霞 杭州市社科院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明确,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指出了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四五”新基建布局,是杭州着眼长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基建尽管相对于“铁公基”的老基建而言,在直接投资额上会有数量上的差距,但由于新基建具备的产业基础带动作用明显,对杭州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杭州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奠定了新基建的良好局面,同时也面临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杭州迫切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一流、杭州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将融合创新应用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
按照目前主流观点,新基建主要涵盖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以“数字基建”为重点,夯实数字化治理基础。
根据阿里集团的公开表述,新基建要放到全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竞争的胜负手去考虑,主要有三个“新”:
一是在观念上的主动态,是顺应需求而产生,不会面临老基建的过度投资和浪费等情况。
二是“活”的基础设施,遇到需求变化能灵活调动、全国通用。
三是自下而上的竞争逻辑,推动各地政府“数字化觉醒”,用新基建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和治理竞争力。
杭州新基建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通过保障数据中心项目用能、推进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组建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等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推动新网络体系、新计算架构加速布局。
一是推进国家(杭州)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打造通达全球的新一代国际交互系统。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的市级统筹,优化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制定更加科学的数据中心能耗管理办法,建立市、区两级能耗调节机制,支持上规模、效率高、带动强的数据中心建设。
二是推进5G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实施,推进符合杭州实际、适度超前的5G网络建设;推进公共场所资源全面开放,全面打破政府机关、市政设施、地铁、铁路、机场、高速、医院、学校等5G基站准入壁垒;推进5G、北斗地面加强系统、高质量光纤网络、智慧城市传感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功能集成、建设集约;持续扶持“5G+四基”项目研发,加快5G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
着力推进城乡治理、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赋能和融合创新,努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杭州“城市大脑”经验,推进“城市大脑”建设示范试点。打造杭州云计算协同创新样板,推动杭州安全可控云基础设施建设,为“杭产”芯片、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关键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核心软件提供应用场景,打造高性能的“飞天”云计算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在金融、能源、交通、健康和社会治理领域应用。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打造“中国区块链之都”。加快建设综合供能服务站、公用充换电站、公用充电桩。加快推进5G+车路协同、空地协同等无人系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建设数字化轨迹感知系统,扩大更多开放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化运营,率先实现Level 4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开放更多低空空域用于无人机商用物流,加速建立无人交通系统产业生态。
加快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依托名校大院、新型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加快浙江大学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多维超级感知、超高灵敏量子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等大科学装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布局,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国家队”落地杭州,努力打造全球新基建技术策源地。同时,着力弥补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生物安全短板。
5G网络建设将有助于培育繁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十万亿元以上的新经济,为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5G产业链涉及网络、设备及服务三方面,具体包括通信杆塔、机房、服务器、路由器、光纤光缆以及网络优化安全等产品(如图1)。
杭州企业积极参与5G基建,并在部分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核心材料方面,华正新材打破国外垄断研发5G通讯用高频、高速覆铜箔基板;铖昌科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N功率放大器芯片及多功能芯片;中恒电气研发5G专用供电技术方案;矽力杰、杰华特等电源管理芯片在5G基站建设方面落实应用。在设备部署方面,新华三研发国内领先的5G云化小站设备;三维通信输出移动网络优化产品及解决方案;UT斯达康通讯研发5G承载网切片分组网络等设备产品。在网络支撑方面,华思通信、鹏信信息、友声科技、东信网络等分别在网络监测、网络优化、网络安全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杭州新建5G基站12153个,运营商投资约120亿元,其中设备约80亿元,铁塔及机房配套30亿元,传输设备及市电改造约10亿元。目前5G基建领域的主要项目有:铖昌科技开展5G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芯片研发项目、新华三开展的5G云化小站设备研发和应用项目、吉利控股开展的5G虚拟企业专网建设以及中恒电气开展的面向5G规模商用的通信网络智能电源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十四五”期间,杭州将加快建设5G+超级wifi的泛在、安全、高效通信网络,推动5G网络高质量、厚覆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突出存算一体,规划布局超大规模高等级绿色云数据中心和若干边缘计算设施,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城市感知数据、政府数据、社会数据的全面汇聚与融合,搭建杭州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强化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推进5G、北斗地面加强系统、高质量光纤网络、智慧城市传感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功能集成、建设集约,拓展搭建一系列5G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应用场景,加快建设5G+车路协同、空地协同等无人系统的新型基础设施,率先建成国内首个城市感知网,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图1 5G基建产业链
各类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极大提升。据有关机构预计,国内数据中心产业规模2022年将达到3482亿元,2019年至2022年三年,复合增速达30.7%。
数据中心包括基础设施、IDC专业服务、云服务商和应用厂商。基础建设包括核心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存储、灾备设备配置等;软件系统建设,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虚拟化软件、IaaS服务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防病毒软件配置等;土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如图2)。
目前杭州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是大型(超大型)化和绿色节能化。杭州数据中心规模普遍较小,能耗指标偏高,PUE值在1.8以上。杭州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较强竞争力,如新华三、安恒信息、中恒电气、华信设计等,都已经全面参与国内外数据中心建设。“十四五”期间,杭州将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到2025年全市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控制在10个左右,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数达到100万台,新建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4,改造后的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6。杭州将投资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阿里巴巴数据中心、杭钢集团数据中心、富春云数据中心等机构。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
2020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000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智能硬件和传感器,中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下游的应用场景。重点是工业互联网测试验证床、工业数据采集、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设备自动化控制、工业软件和工业APP应用、标识解析体系构建(如图3)。
杭州正以SupET为核心构建“1+N”工业互联网体系。当前SupET平台已接入离散工业设备约46万台、流程工业成套设备2.5万套,提供云化通用软件1000多款,托管工业APP1.3万个。此外还有网易云、传化智联、迈迪网等26个省级行业特色平台。杭州现有投资10000万元的中控科技开展的面向“互联网+”工业协同制造示范应用项目、投资17000万元的紫光恒越开展的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数字原生车间、阿里云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等。
“十四五”期间,中控科技、和利时、正泰中自、拓峰科技、优稳科技为代表的自动化企业;新华三、东方通信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浙江大学、安恒、信核、合众、世平、华澜微等为代表的安全企业,应全方位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
图2 数据中心产业链
图3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发展车联网产业,有利于提升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自动驾驶,发展智能交通,促进信息消费。据赛迪院预测,2020年中国整体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车联网产业链分为车载端和路侧端的系统、硬件和软件(如图4)。早在2016年,杭州就已承接工信部、省、市三方合作的“5G车联网”试点项目,2018年,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战略合作,开展道路测试的受理和测试管理工作,引进了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浙江中心落户,构建智能网联车产品技术标准和测试评价体系,并颁发了“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牌照”,打造全国智能网联车创新中心。
“十四五”期间,杭州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研发和试验工作的企业有浙江赛目、阿里巴巴、华为杭研所、博信智联、飞步、零跑、英伟达等,集聚了浙江赛目的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和在线实时开放道路测试数据收集分析平台、华为MDK车载计算平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博信智联5G自动微公交示范项目和5G数字轨技术等项目。
新能源充电桩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销量占汽车总量的4.7%。工信部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预计将有10253亿元的建设市场。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仅是传统的充电桩,“新”代表新的数字化技术,是指充电桩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产业链分为设备生产商、充电运营商和整体解决方案商(如图5)。
2016年至2019年底,杭州累计建成公用充电桩5397个,主城区交通限行范围内公用充电服务半径已接近1公里内全覆盖。现杭州已有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西湖新能源、万马新能源、特来电新能源、久融新能源、华润普星、星充新能源等60余家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充电设施并接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其中,国网省电力公司投资4亿元、万马新能源创新园投资4亿元、建杭新能源投资1.3亿元。
“十四五”期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杭州新能源充电桩将会应市场需求,有更多企业参与,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图4 车联网产业链
图5 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先行一步、先人一拍,探索实践了如城市大脑、工业物联网、健康码等数字基础设施,为下一步抓住机遇,深化推进“新基建”、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杭州需要充分发挥新基建的战略性、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新基建布局力争做到“五个新”。
把握新定位。聚力深耕5G商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建设、创新、应用、安全一体推进,努力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上当好开路先锋,把建成新基建领先省份作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建设新网络。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抓近期和谋长远紧密结合,积极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布局,牢牢占据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制高点。
拓展新应用。搭建新基建产业应用场景,推进工业互联网提质扩面,突出新基建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社会数字化治理,努力使新基建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大抓手、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创造美好生活的强支撑,充分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攻关新技术。把强化核心技术引领作为推进新基建的重中之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新基建的基础创新能力。
打造新生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务”活动,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安全保障,进一步营造新基建的最优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