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志恒,杨琼宇,王艺璇,李天刚,马 斌,李沛龙,刘 锋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功能检查科,甘肃 兰州 730050)
腰椎关节突关节炎(lumbar facet arthritis, LFA)又称腰椎小关节炎、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因滑膜关节软骨合成与代谢障碍导致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棘突旁疼痛,并伴有与皮节支配区不一致的放射性疼痛,向臀部及腿部放射,通常不超过膝关节[1]。约15%~45%的腰背、腰骶及骶髂部疼痛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2]。临床对LFA通常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33例 LFA的效果。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33例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LFA患者,男10例,女23例;年龄40~73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23例有近1年内负重史,14例有久坐史;25例表现为单侧疼痛,8例双侧疼痛;相应关节突处均压痛明显,痛点明确,呈持续性钝痛,并向臀部放射且未超过膝关节。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EPIQ5超声诊断仪,扇扫探头频率3~5 MHz,配备21G 7.0 cm麻醉穿刺针,行超声引导下横断面阻滞及平面内引导治疗。嘱患者俯卧,于其腹部垫枕,先以矢状切面显示连续横突,之后继续向棘突方向扫查,显示“锯齿状”关节突(图1);锁定病变关节突关节后,探头旋转90°,以横断面引导穿刺针向关节腔内及关节突关节周围注入以5∶1∶4配伍的利多卡因、复方倍他米松及甲钴胺混合液3 ml ,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量。完成阻滞后于恢复室内观察患者15 min,确定无不适后方任其离开。每10天注射1次,注射3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复查。
2.1 超声表现 本组声像图表现为14例关节突关节积液并骨赘形成(图2);17例关节突关节囊肿胀增厚伴滑膜增生,关节骨面不规整,可见骨质破坏(图3);2例关节突关节囊周围回声增强。
2.2 超声引导下腰椎关节突关节阻滞技术 探头正中矢状面显示棘突后向外侧扫查,旁正中矢状面可见横突呈“三叉戟”征,随后向棘突方向扫查,矢状面见关节突关节呈“锯齿状”改变(图1)。确定病变关节突关节后,矢状面、横断面配合定位并进行注射治疗。
腰椎关节突关节为滑膜关节,LAF系软骨合成与代谢障碍导致的炎性反应,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及运动量减少所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LAF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腰背、腰骶及骶髂部疼痛,尤以腰带区疼痛并放射至臀部为著[1]。
对于LAF,以往临床多选择于X线或CT引导下进行药物注射治疗。随着超声介入技术及骨骼肌肉超声的迅猛发展,超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研究[3]表明,超声引导下与X线引导下关节突关节药物注射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X线引导范围多在L3~L5水平,而超声引导可覆盖全腰椎。本组注射药物时采取平面内注射技术,可严格把握并实时监控针道及进针深度和方向,保证了药物注射的准确性。
图1 患者男,41岁,腰椎旁正中矢状面超声声像图显示腰椎关节突关节呈“锯齿状” 图2 患者女,52岁,超声声像图显示腰椎关节突关节积液并骨赘形成(箭) 图3 患者女,64岁,超声声像图显示腰椎关节突关节骨质破坏(箭) 图4 患者女,45岁,超声声像图显示腰椎棘突、关节突、横突横断面呈“阶梯状”排列,箭示超声引导下注射针道
注射药物前,精确定位腰椎关节突关节并评估病变关节炎症程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定位关节突关节时,首先于腰椎正中矢状面定位棘突,再向横突扫查,显示“三叉戟”征后向棘突方向扫查,矢状面见“锯齿状”关节突后,探头旋转90°,此时横断面可见棘突、关节突、横突呈“阶梯状”排列(图4),即可注射药物。受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尚需根据肋骨等解剖学结构辅助确定病变关节突关节的位置。
超声引导下关节突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药物注射可实现阻滞治疗,迅速缓解疼痛,且疗效稳定[4]。KWAK等[5]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关节突关节药物注射治疗后,LAF视觉模拟评分较注射前明显降低,超声引导较X线、CT引导注射定位更为精确,显示针道及针尖位置清晰,并可实时显示药物注入过程及其扩散[6],并可使操作人员和患者免受辐射损伤。
综上,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