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10-22 08:00宋思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宋思桐

(佳木斯中心医院骨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留下残疾,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笔者比较两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法,分析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05~2018-12在本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进行观察,共计70例,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排序,单号与双号分别纳入到常规组(n=35)与小切口组(n=35)。常规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50.44±4.25)岁;病程为1~10d,平均(5.33±1.17)d。小切口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24~71岁,平均(51.02±4.55)岁;病程为2~10d,平均(5.41±1.22)d。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与平均病程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均为(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小且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次对比研究可进行。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指导并帮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等到麻醉生效后对患者进行手术,选择粗隆靠后处作为手术切口的中心点做长度为15~20cm的手术切口,具体长度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选择,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与骨组织逐层剥开,使患者的骨折股骨胫股位置充分暴露出来,将患者的臀大肌股骨止点进行分离操作,并将患者的关节囊小心切开,剥离患者的髋关节使小转子充分暴露出来,清理出现病变的股骨,并将人工股骨头假体置入,稳定后进行检查,确保满意后将引流管置入并进行切口缝合。

小切口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等到麻醉生效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将患者的臀中肌位置的阔筋膜张肌间隙作为手术的入路,以臀中肌的附着位置的大转子的前缘处做手术切口,沿着患者的髁前上棘方向做切口,长度为8~10cm,具体切口长度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选择,将患者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将患者的阔筋膜与臀中肌张肌向两侧进行钝性分离操作,切断患者的外旋肌群,将患者的关节囊进行分离以使髋关节脱位,使患者的股骨头得以充分暴露后,对发生病变的股骨进行清理。将人工股骨头假体置入,检查稳定性,满意后进行局部引流并将手术切口逐层缝合。

1.3 评价标准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统计后进行比较,包括: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出血量等。②使用髋关节功能测评量表(Harri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包括:活动度、畸形、功能与疼痛四项内容,总分值为100分,评分与髋关节功能为正比关系,即评分越低髋关节功能越差。③使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GQOL-74)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角色功能五项内容,每项内容的总分值均为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为正比关系,即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出现的所有并发症,统计总患者数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小切口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

2.2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小切口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对比分)

2.3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具体的评价与对比结果见表3中内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小切口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评价对比(n=35,分)

2.4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出现的所有并发症,小切口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3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畸形、肿胀、大粗隆升高、行走不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中,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对人们的威胁加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使用最广泛的手术方法为髋关节置换术,使用人工假体替代患者的原有股骨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骨折,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还不会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效果显著。目前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十分频繁,但临床上对其入路方式存有一定争议,以往多采用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但该手术的手术用时长,术中出血量多,且切口较大,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缓慢,经济负担加重;笔者认为可应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的操作简单,可广泛普及;手术对患者解剖结构的破坏少,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同时切口小,患者的美观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降低。另外该手术的髋关节假体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松动、变形等情况,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可缓解术后的疼痛感。为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的具体效果,笔者开展本次对比研究,结果提示,小切口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小切口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更加优异,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创伤更短,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患者可及早康复出院,经济负担减轻,可在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