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梦帆 郭建梅
1)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儿童癫痫以良性局灶性癫痫为主,临床特征表现为阵发、反复发作、暂时性脑功能紊乱等,受发病部位影响,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1]。目前,小儿癫痫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围生期缺氧缺血、遗传代谢病、皮质区域发育异常、脑结构异常、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软化、脑肿瘤等多种因素有关[2]。目前临床尚无治疗儿童癫痫的特效方法,主要采用药物、手术治疗及神经调控,虽可控制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及时间,但难以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损伤,患儿预后风险仍较高。研究显示儿童期癫痫较成人癫痫更易发生癫痫认知功能损害,患儿发病后,随病程延长,可出现持续性智力损害,对患儿未来认知发展有持续负面影响,可引发学习、社交等多方面的障碍[3]。但有研究指出,目前多数癫痫患儿无认知障碍,提示癫痫患儿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低[4]。由此可见,目前临床对于儿童癫痫与认知功能障碍间的关系尚无统一定论。研究显示伴痫样放电的患儿智力损害更为明显,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较高[5]。主要原因在于枕区是痫样放电的常见发病部位,位于机体后头部,是处理视觉信息的中枢,部分癫痫患儿并发枕区痫样放电后,出现幻觉、幻视、黑蒙等视觉症状,并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此外,枕区参与视空间关系知觉及视记忆痕迹的形成,并主导言语和言语前置结构的理解,枕区痫样放电可进一步造成患儿对物体空间感知出现异常,视觉记忆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逐渐丧失[6]。而枕区痫样放电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频次越高,患儿认知功能的损害越严重,预后不良的风险进一步升高。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若不对认知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易造成认知损害持续进展,引起记忆力及智力持续减退,最终可完全丧失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加重[7]。本研究选取258例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分析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并对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07—2019-07治疗的258例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3~10(6.78±2.51)岁;男133例,女125例;发病时间0.2~5(3.63±1.15)a。患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研究的设计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8]中有关小儿癫痫的诊断标准;②经脑电图检查,可见枕区单侧或双侧的棘慢复合波,有枕区痫样放电;③每月平均发作2~6次;④临床资料齐全。(2)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患儿;②合并先天性视神经受损患儿;③合并脑部恶性肿瘤患儿;④合并精神疾病患儿;⑤难治性癫痫患儿。
1.3方法
1.3.1 资料调查:采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自制调查表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克伦巴赫系数为0.834,调查内容包括:(1)起病年龄:分为<6岁和≥6岁。(2)病程:分为<1 a和1~5 a。(3)发病原因:分为遗传性癫痫、免疫性脑炎、脑外伤、高热、其他。(4)病灶部位:分为颞叶癫痫、枕叶癫痫、额叶癫痫、其他。(5)发作类型: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包括简单部分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简单部分发作表现为手指头抽搐、腿部抽搐,复杂部分发作表现为对癫痫发作没有意识,发作时对所做的事情没有意识。全面性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有全身抽搐症状,可在较短时间内结束,或持续一段时间。(6)用药数量:分为单药用药和多药用药。(7)发作频率:分为<3次/月和≥3次/月,记录患儿癫痫发作次数。(8)发作持续时间:分为<5 min/次和≥5 min/次。(9)社会家庭关爱:分为充足和不足,通过与家属交流沟通获取患儿家庭及社交信息,判定患儿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情况。
1.3.2 认知功能评估:受检患儿取坐位,保持清醒状态,嘱患儿集中注意力、微闭双眼。采用Dantec公司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检测,按国际EEG 10/20系统安放电极,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及顶中线(Pz),参考电极置于刺激同侧乳突,手腕接地。选取听觉Oddball模式对患者进行刺激,参数设置:非靶刺激频率1 kHz,概率为80%,靶刺激随机分布于非靶刺激中,频率为2 kHz,概率为20%,刺激强度90 dB。靶刺激叠加30次,带通范围1~30 Hz,灵敏度为10 μV/cm。将患儿觉察到的靶刺激总数与仪器显示次数比较,判断符合程度,每位受检者重复测试两次,结果取平均值。基本波形为头顶Cz点记录的P300,检测P300波幅和潜伏期,正常儿童波幅约为13 μV,潜伏期约为312 ms,以潜伏期<正常儿童2.5 μV,且波幅>正常儿童2.5 ms定义为认知功能损害。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患儿为认知功能损害组,未发生认知功能损害患儿为无认知功能损害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258例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的患儿中19例发生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36%。
2.2影响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原因、病灶部位、社会家庭关爱均与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无关(P>0.05);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用药数量、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可能是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3影响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可能为影响因素(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用药数量、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的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表2),以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发生与否为因变量,有认知功能损害赋值为“1”,无认知功能损害赋值为“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6岁、病程1~5 a、全面性发作、多种药物治疗、发作频率≥4次/月、发作持续时间是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认知功能损害对癫痫患儿生长发育有严重负面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不仅需关注患儿症状的治疗,还需关注患儿认知功能的改善。因此,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部分癫痫患儿病因不明,可能为局灶性癫痫,智力正常,无认知功能损害[9]。而部分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进展,经临床有关治疗后仍难以改善,除受痫样放电影响外,可能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10]表明癫痫并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癫痫本身、痫样放电、首发年龄、病程、发作频率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7.36%,提示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损害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6岁、病程1~5 a、全面性发作、多种药物治疗、发作频率≥4次/月、发作持续时间是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提示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受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用药数量、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影响,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1)起病年龄:起病年龄<6岁的患儿,大脑存在功能代偿及可塑性,癫痫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11]。(2)病程:癫痫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随发作次数增加、发作时间延长,患儿脑组织受损越严重,认知功能越差[12]。(3)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时,患儿存在全身抽搐症状,能量消耗较大,且全面性发作可引发呼吸暂停,造成脑部组织缺氧,脑组织管理语言、运动等多种功能,缺氧时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13]。(4)多种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药物治疗可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造成一定损伤,而在实施多种药物治疗时,血药浓度较高,认知损害风险也随之升高[14-15]。(5)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癫痫发作过程中的缺氧、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均会对癫痫患儿的神经元造成损害,而发作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越大[16]。但病程不同的患儿前后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不一致,本研究仅对短期内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进行探讨,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应扩充研究时间,以进一步证实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对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除上述因素外,枕区痫样放电也是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患儿大脑处于发育期,神经元易受到放电干扰,导致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受阻,继而损伤认知功能[17]。此外,枕区在处理视觉信息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生枕区癫痫或枕区痫样放电均可造成视觉空间认知异常,进一步增加认知功能损害[18]。
针对上述因素,建议作如下处理:(1)全面收集癫痫患儿资料,根据起病年龄、病程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严格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19-24];(2)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3)指导患者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以减轻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认知能力[25-30];(4)对癫痫患儿进行认知功能教育、自我意识训练干预,以减轻认知功能损害[31-33]。
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受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用药数量、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可针对上述因素,早期积极给予合理的干预,以预防或减轻认知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