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吴翠云*
(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特色果树生产工程实验室,新疆阿拉尔 8433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8年,中国梨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112.2万hm2(1682.5万亩)、1949.9万t,均占世界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1,2]。新疆是梨的重要产区,2018年总面积7.3万hm2,总产量140.7万t,产量位列全国前四[3]。利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新疆梨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SWOT法分析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发展的措施和对策,为新疆地区梨产业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指导。
据《新疆统计年鉴》[4]数据,2007~2018年,新疆梨种植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分为3个阶段。2007~2009年种植面积呈增长势头;2009~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5年降至最低6.6万hm2,主要原因是“十二五”期间红枣产业急剧扩张导致梨面积减少。2015~2018年上升较快。12年间年总产量保持增长趋势,从43.5万t增加到140.7万t,平均年产量91.2万t,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了3.2倍和3.1倍。平均年增长率26.5%,其中2007~2011年平均年增长率19.3%,2012~2018年平均年增长率18.4%,2011~2012年由于新疆发生了大面积严重的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导致减产严重 (图1)。
图1 新疆地区梨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变化
新疆梨产地主要集中在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地区。3个主产区2018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96、2.07、1.16万hm2,分别占全疆梨总面积的54.2%、28.3%、15.9%。年总产量以兵团的最高,为53.2万t,占全疆梨总产量的37.8%。其他梨产区的面积仅0.11万hm2,占1.6%,年产量1.7万t,占1.2%。
3个主产区梨单位面积产量以阿克苏地区的最高,每公顷32.3t,比兵团的高出6.68t,是巴州地区的两倍多。由此可看出,3个主产区在新疆梨产业中各有优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总产量高,巴州地区的种植面积大,阿克苏地区的管理好,单产高(表1)。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一对应的发展对策。其中S(Strength)和W(Weakness)代表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O(Opportunity)和T(Threat)代表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4]。
地理环境独特。梨树喜温、喜光,适于年平均温度4~21℃、年日照1600~1700小时的地区;对土壤酸碱适应性较广,pH值5~8.5,耐盐碱性强,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生长正常。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有效积温高,年平均气温12~15℃;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2750~3029小时,十分适合梨树种植,同时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形成糖分高、着色好、口感好的优质梨果。
表1 新疆梨各产区种植面积与产量
区位优势。新疆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心,有长达5600km的边境线,与俄罗斯、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目前有74个国家级开放县市、16个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5],有效连接东西欧、中亚及南亚等国家,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作为重要的进出口通道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蒙古等国形成了“经济圈”,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新疆连接亚太地区和整个欧洲地区提供便利的通道,从而实现“双向开放、东进西出”[6]。
品种资源优势。库尔勒香梨是新疆乃至全国名优特产品之一,于2006年9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由新疆塔里木大学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的新梨7号,2000年9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早熟、优质、耐贮,经济价值高,在新疆表现优异,成为优势品种[7,8]。
自然灾害频发。近些年来,新疆地区冻害对梨产业危害严重。冬季低温冻害轻则冻死花芽和枝组,重则冻坏大枝和主干;春季低温造成花芽冻伤冻死;冰雹造成幼果表面形成点块状或环状疤;花期降尘严重影响授粉和坐果;大风灾害造成梨产量损失。
品种单一,规模较小。目前,新疆地区的梨基本为中晚熟的库尔勒香梨,多以砀山梨和鸭梨做授粉树。早熟的新梨7号近几年有零星发展但尚未形成规模。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果园基本还是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规模化程度低,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受意识局限,农民多注重产量而不注重品质,偏施化肥。
采后处理及深加工薄弱。梨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包装粗糙也成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原因之一。梨果大多以鲜食为主,加工企业少,多以残次果为原料进行粗加工,加工能力、技术水平及加工品附加值低,缺少精深加工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新疆地区梨产业发展瓶颈之一。
政策提供发展指向。国家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对于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来说是机遇。2017年4月,国家林业局召开了19个对口援疆省市林业援疆工作调度会。国家林业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科技支撑与创新推动南疆林果业转型升级。2019年巴州印发《自治州香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打造库尔勒香梨原产地地理标志优势产区,并将其转换为经济优势。
“一带一路”提供出口交易平台。“一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称。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路上的主要中枢点,是连接中亚、欧洲以及中东的重要通道。建立新疆进出口交易平台,加快了梨产品进入欧亚农贸市场的步伐。
电商平台提供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等方式提高新疆梨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进行梨果及其加工制品的销售,以优质销售服务取得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进入消费终端。
进口梨逐年增加。随着消费者对梨果品质和多元化日益提升,具有国外特色的软肉型西洋梨进入中国市场,表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对新疆梨产业具有一定冲击力。
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新疆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许多不法商贩用非新疆本地库尔勒香梨以次充好,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山寨梨”冒用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在陕西和广州等地都曾出现过,造成库尔勒香梨的市场被冲击。虽然从2016年开始加大了打假维权的力度,但目前仍有冒牌库尔勒香梨在市场上销售。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新疆特色林果业的产量和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然而近些年梨产量和种植面积在全疆水果的中所占份额却逐渐减少。梨产业作为新疆特色林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疆标志性产业,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产区优势,扩大发展。
由于栽培技术的提高,梨产量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但果农过于注重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提高坐果率,忽视疏花疏果,造成树体负载过高,果实品质下降。为实现新疆梨产业的提质增效,需着重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产量与化肥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之间的关系,依据树体、土壤养分状况和品种的需肥特点提出合理的施肥方案。二要研究负载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根据品种、树龄、树势、栽培密度和气候条件等确定树体最适负载量,并制定合适的疏花疏果方式及时期。
新疆目前以晚熟的库尔勒香梨和极早熟的新梨7号为主栽品种。要调整品种结构,均衡早中晚熟品种。新梨7号7月下旬成熟上市,可适当上调其种植比例至20%;库尔勒香梨种植比例过高可下调至60%;适当引进早熟和中熟品种各10%,实现新疆梨的周年供应。
针对新疆梨种植还处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建议在基本农户基础性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农户合作经营,梨园集中连片,规模化管理。同时,相关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及时对灾害天气做出预警,给出防御建议,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延长梨产业链条。梨果的精深加工是增强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梨的初、深加工与生产相联系,利用援疆政策积极从沿海发达的对口城市引进符合新疆梨品种的深加工技术、模式和加工设备,增加梨产业的附加值。建议对梨深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对创业进行贷款减息、减免税收等鼓励政策。
新疆申请原产地保护的梨品牌较少。品牌是一个产业的生命线,库尔勒香梨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屡屡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需要强化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其注册和认证工作;引进防伪标志和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防范和打击假冒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