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燕
绵竹市第二示范幼儿园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创意能让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创意。本文主要讨论了创意绘画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创意绘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美术教师要用美术这一艺术特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创意教学,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美术的艺术特征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加之美术本身具备创新的特点,很容易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当然,在这当中,需要一种载体与学生交流,这就是美术教材,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授课,就要利用教材的内容,并加以自己的教学创意,联系美术教材为学生讲授美术课程。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美术教材的内涵,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更多发挥空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美术课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支持他们对美术的独特想法及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包括绘画技巧,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小学美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挖掘与保留他们的想象力与童真。但是,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并非如此。教师们或许为了节约教学时间,让学生们照葫芦画瓢,一味地模仿。这样的美术给学生们的认识是:真正美好的作品是画得最像的,导致学生们只知道模仿,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让它成为优秀的第二个复制品。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们觉得美术乏味,逐渐削弱学生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师们应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当然,与其他学科一样,美术课也是四十分钟。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如果他们真正沉浸在幻想的世界,相信在四十分钟内他们有太多想画的、想说的。而此时,如果教师要求他们呈上作品,相信学生们还没有完成,教师们又以目前的作品做出评价,对学生们来说也不公平。因此,教师们应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信心满满地展现完整的作品。
教室是学习的场所,但同时也多了一些束缚。让学生们表达一些形象的实物,也是美术课的任务之一。但是,这些实物往往是以课本的形式出现,这让学生们失去了观察的角度,也使学生们减少了幻想的空间。例如,画一个杨桃,课本上的杨桃可能就是一种形态。但是,如果教师将真的杨桃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不同角度观察的学生就会画出不同的形态。这样教师们就能“借题发挥”教育学生们:无论是画画,还是思考,如果换一种角度,可能就会获得不一样的答案。因此,我建议教师们不要局限美术课的地点,像杨桃这样的小实物,我们可以搬进室内。如果画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象,可以让学生们在操场上作画,让他们感受自然风,画出最为动态的、真实的作品。
美术不仅包括画画,还包括雕塑、工艺、建筑等。当然,在小学美术中,只有绘画最容易实现。但是,部分学校有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到工艺品的制造,例如陶瓷制造。作为教师,我们当然希望学生们能够接触多方面的美术作品。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们参与陶瓷的制造,如果没有条件,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着想,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工艺品的制造过程,或者让学生们离开笔,用手直接进行绘画。之前的一种教学方式让我深受启发,教师选择让学生们朝着对面的一块木板扔泥团,然后描述痕迹的模样,这样的创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在学习的同时,也能鼓励学生们进行想象。
总之,小学生处在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巧妙地应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美术学科本身具备一定的优势,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中要少干预、多鼓励,使学生的创意独立性在美术课堂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