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彩琴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提升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将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45例设为A组,将于护理风险管理下开展护理的45例设为B组,对比A、B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结果:管理后,B组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肾内科住院;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肾内科的患者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基础疾病,治疗期间采用的置管也比较复杂,患者营养状况相对较差,且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较,极容易引发护理意外事件,不仅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提升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 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将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45例设为A组,将于护理风险管理下开展护理的45例设为B组,A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龄介于25-74歲之间,平均年龄为(56.23±6.24)岁;B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年龄介于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6±6.72)岁,此次研究已得到我院伦理委员批准,且取得了所患有知情同意;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法
A组患者以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安管理。B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1.构建风险管理小组,组员由1名科室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2名以及2名普通理人员组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方案制定。2.护理风险宣教,对患者进行风险教育,向其讲解科室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构建出风险防范紧急预案,全面分析各类潜在的风险因素,构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便遇到突事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3.专业技能培训,每周进行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要求肾内科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参加,并在培训5次后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对于考核未通过的护理人员,继续组织培训,确保所有的护理人员都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护理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设备的使用方法。4.对相关规章制度与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依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应用的护理风险预案,加强消毒隔离相关制度,降低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5严格护理流程,由护士长针对各类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全面的护理工作流程,并让指导护理人员学习、实践,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6.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想法、需求以及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病知识与防范教育,提患者与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度,降低护患矛盾发生率。
1.3指标观察
详细统计两组护理过程中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后,B组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2.22%明显低于A组的20.00%,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肾内科患者大部分都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加上药物影响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护理的难度与风险也相对较高,容易发生护理意外事件,甚至引发医疗效纠纷。因此,针对肾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护理工作采取科学、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减少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严管护理工作流程,从护理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上改变,提高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技能,从根本上是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和护理的认知度,增加患者的信任感,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率[1]。本次研究显示,管理后,B组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率明显低于A组,这就表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有效减少了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各类风险因素,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全面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有效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颖,庄姬.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院肾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3):153-155.
[2] 刘少娟,俞慧琴.护理风险管理提高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02):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