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云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自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64例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类疾病,具体发病原因由于女性患者长期紧张或抑郁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子宫肌瘤。研究发现:该病多由遗传、内分泌失调、肥胖及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异常、月经量增多或减少、腹痛、子宫出血等,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不孕,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故本次选择来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自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即每组32例样本。入选标准:(1)本次纳入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从性较高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2)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病变患者。治疗组:年龄:31-50(平均:40.50±11.09)岁;对照组:年龄:29-54(平均:41.50±12.07)岁。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对比2组基础资料,P>0.05,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剔除术,要求患者呈仰卧位,给予患者全麻醉措施,于患者下腹部做横向切口,充分暴露子宫,确定肌瘤位置,进行剔除工作,最后,冲洗患者腹腔,逐层缝合切口。
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要求患者呈膀胱截石位,并采用麻醉措施,于患者脐下做切口,置入腹腔镜,常规建立气腹,随后将腹腔镜套管插入腹腔镜,探查子宫肌瘤长成情况;逐层分离瘤体,电凝止血,冲洗患者腹腔,排空气体,逐层关闭切口[2]。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临床指标评估,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临床疗效属计量资料范畴,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x±s)]进行表示,数据资料借助SPSS21.0分析,检验结果以P<0.05有差异;P>0.05无差异表示。
2 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长在子宫肌肉不同的位置,该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患者不孕,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开腹手术是临床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最普遍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治疗效果较为可观,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大,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复,因此,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并不会优先选择该方式。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被廣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开腹手术的基础上,减少了手术所需的创伤面积,且安全性高于开腹手术,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没有多余的心理压力,不但可以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还能降低手术过程给患者造成留疤过大的困扰;除此之外,该手术方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治疗组手术时间(15.46±8.58)、术中出血量(11.97±0.21)、住院时间(5.27±2.21)均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玉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7):824-826.
[2] 孙绍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13-216.
[3] 赵明红,黄凤华,常春艳,等.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西部医学,2017,29(2):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