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冲 荣奕源 何涛
摘要: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技术,被公认为重大颠覆性技术之一,很可能会重塑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很可能颠覆以往的计算范式,此外,区块链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区块链不仅仅将促进信用体系问题的解决,对整个金融生态体系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区块链的管理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更好地让区块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管理上也需有相应对策。区块链技术还很新,所以除了比特币,没有确定的策略可参考,本文将区块链管理在广泛的意义上,分为三大板块,即初期控制、链上管理、链下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区块链。
关键词:区块链管理;初期控制;链上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1;TP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2-0060-02
一、初期控制
初期控制主要是从信息发布时进行调节。目前由于区块链的不可修改性,故管理的重要节点之一便在源头上,如何进行源头的高效有序的管理是一个难点。初期源头信息控制不好会对以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由于信息的发布一般有个人与组织,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官方大数据管理平台与私有化的管理平台。在这种基础之上,既要避免原始数据的造假,又要避免太“公开化”,当然,这通过官方大数据管理平台与私有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这就对前期的运行准备要求较高。
进行初期控制不仅需要官方参与与个人参与,还需要大数据参与与责任度投入,如何把好第一关既是重点也是关键,在此方面需要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演算能力。因此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对一个重要的信息的发布即使不能完全掌控信息进入区块链后的局面,也能够做一个极限的预估。除此之外,能够具体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则是一个更重要的管理方面。
二、链下管理
链下管理一般会促进区块链社区——如它的核心开发人员、矿工、用户和商业组织之间的平衡。比特币和 Ethereum 都遵循这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结构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因为链下管理模式是偏中心化的,这意味着决策是由少数人作出的。由于缺乏相关技术知识以及财务能力,大部分用户在决策中很可能没有发言权,或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这类似于直接管理,正因如此,大部分认为直接管理对区块链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但区别之处在于,即使是中心化,但是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链下管理依旧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1.影响链下管理战略的组成部分
(1)共同认知与管理层次。在链下模式中,决策通常是由社区领导作出的。以比特币为例,大型矿场如比特大陆,核心开发者,与商业实体相互交流,并达成共识。虽然不像典型的科技公司和其他媒体组织那样中心化,但是链下管理也包含了高度的中心化。与传统管理的层次结构不同的是,技术上知情的开发人员也能参与决策,比特币的 BIP 提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激励与信息化。激励会很丰厚,但机制会因实体或社区的不同而不同。虽然矿工公司追求的是收交易费,开发者希望能够合并网络的更改,并让其发展壮大。另外,企业寻求的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东西,这种完全不同的动机很有可能埋下隐患,从而导致硬分叉,比如臭名昭著的比特币现金硬叉主要是由于激励问题。
比特币和其他公共区块链的信息化是一个特色的命题。比特币拥有透明和无信任、去中心化的特性,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和大公司无法提供的平台机制。
2.从中心化的角度,链下管理的分类
(1)决策集于一人。在这种链下模式里,区块链项目的创始人或首席开发者,拥有所有相关决议的最终权力,这也是最简单的管理策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有权批准或拒绝任何决议,从而控制Facebook未来的路线图。
(2)主要开发团队。在这种模式里,所有功能和特性的相关决议都由最活跃的核心开发团队做出,整个区块链的路线图决定权在他们手里。用户可以请求或提供這些特性,但不论是最终实现这些特性,还是在正式版本中提供这些特性,这都要取决于核心开发团队。大多数开源编程项目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这种管理方法通常用于开源编程项目。
(3)公开式管理。开放式管理大部分人都有决策权。在这种模式里,决策团队会由社区用户选出。决策团队通常由核心开发者、主要投资者和区块链所有者构成,但是最终结果会通过内部调节机制最终呈现。链下管理模式会综合很多个人决策,因此往往发展较慢。而且,这种决策方式也会使得从宏观角度分析变得更加困难。
三、链上管理
这是区块链管理的最新模式,和链下模式不同,这是专为区块链创建的。在本质上,链上管理的方式参与度要高的多,这种模式提供了很多吸引人的、前景广阔但也埋藏极端化的概念。链上管理的公开化决策可通过区块链的内置投票机制与内部调控实现,它一方面可以根据网络的具体要求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公开化决策内置投票机制带来的弊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模式里,节点运营商在管理上并没有特权,他们同样要遵循链上的流程。这使得默认决策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硬分叉。
1.按照最抽象的形式划分社区
(1)增加区块大小,从而使基础层上的吞吐量最大化。
(2)将基础层整合为第二层,如闪电网络。所有的代币持有者都可以对决议进行投票,得票较高的提案将会结合内部调控自动被区块链执行。这里的关键点是尊重用户需求,让他们有更多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但是同时也要避免用户的非理性决策。
2.共同认知
在链上管理模式中,区块链协议允许通过投票与内部调节控制机制达成共识。即便是要满足每个区块链的需要,也不太需要优化。
投票结果由算法控制,协议会内置有自动执行,但是最终的结果仍然需要参考内部的调节机制。这是共识管理的一种全新的合理的形式,因此还没有真正的用例,但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它是否会成功。
3.激励
链上管理模式中的激励机制与链下模式有很较大的不同。在链上管理中,决策权从开发商和矿商手中轉移到普通用户手中。虽然公开化决策已经实现,但是如何让这种方法引导区块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还是个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目的不一样,用户之间的利益冲突难免会出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许多用户肯定不具备这些知识) ,用户可能无法判断平台的最佳利益。
4.信息化与管理架构
链上管理的透明度远远高于链下管理。由于用户也参与其中,现在开发和投票的各种提议都是公开的。任何重要且必要的决议,例如减少区块奖励的决议都将被提出,并由利益相关者或完全透明的链上/链下混合机制投票表决。除了比特币的BIP提议将透明度提高外,其他采用链下管理的区块链项目还不能提供这种程度的透明度。这是链上模型的一个令人惊异的特点。管理的任务直接在区块链上运行。如前所述,由于共识是通过去中心化的投票机制实现的,所以比起链下管理,它让区块链拥有更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这种模式里,关于区块链如何运作的协议被存储在链上的智能合约里,这些智能合约具有内置功能和用于修改的程序。区块链操作的规则存储在区块链——合适的管理对应合适的网络。
四、链上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扩展性问题仍然是这种模式的关键问题。社区越大,就越难以有效地管理。
区块链社区对链上管理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分歧。理论上,在这种模式下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写入到区块链,并通过允许的实体投票,然后在代码中自动实现。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中,这种方法带来了一些严重的挑战: 所有成员都必须为集体的利益行事,对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社区来说,这点很难做到。区块链是不可篡改的,所以一旦投票被修改,区块链就无法回滚。将旧有的管理模式切换为链上模式时,可能会引发很多摩擦。用一个实验性的管理模式来实现长期可持续性,这在现实中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五、相关链上管理的区块链项目
虽然当下仍处于初始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由链条控制的区块链项目渐渐出现。可以参考其中的一两个项目。
1.Decred
Decred中使用的链上治理模型较为复杂,因为它旨在将权力转移给利益相关者和矿工。区块链基于持票人投票治理。Decred 结合了基于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的混合共识机制来实现这一目标。
2.Dfinity
DFINITY被称为“互联网计算机”,是一种分散的云计算机。它采用名为“区块链神经系统”(BLS)的算法控制机制,以同时保护用户免受攻击以及动态优化链上治理和安全性。此功能使DFINITY可以在发生黑客攻击时允许链重写功能。DFINITY采用的是经过优化的POS机制。它的法定投票机制是一种称为“暴民规则”的直接投票机制。
该项目尚未正确启动。因此,尽管潜力巨大,但仍然不用着急下断言。
六、总结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对于区块链的管理不可一概而论,在管理任何特定的区块链上,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方法,在实际管理中要相对化地管理。不同的状况需要不同的管理流程。反复尝试,创造性地尝试可用的方法,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和讨论,这是我们完善区块链管理的不二选择。
尽管目前尚无定论,但目前看来,初期控制,链下和链上的混合治理模式更可能占优势。无论开发人员决定使用哪种方法,有一点是确定的——区块链社区的人更喜欢适合他们需求的方法。同时,其数据透明性造成的隐私泄露、如何与现有系统平滑接轨、法律及监管等问题,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解决,如同任何新技术一样,区块链技术的突破,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地执行中,为了使决策更加理性、优化,在投票机制下,必须的有一个官方化的调控机制,以决定最终理性化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吕达,董振江,杨勇.M-ICT应用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分析[J].中兴通讯技术,2017,(2).
[2]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04).
[3]谢辉,王健.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09).
作者简介:
1.
魏小冲,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2.荣奕源,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3.何涛,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