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月
一、理论依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坚持劳动教育基本原则,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实问题
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广大家庭和孩子的心中渐渐淡忘,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不懂感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他们不了解工人和农民是怎样辛勤劳动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也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体验,有些学生虽在农村土生土长,竟也 “麦韭不分”,农家的孩子不知农家的“事”。这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另一种德育方式,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三、理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国农耕文化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上万年,年复一年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精髓。农耕时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
四、实践价值
以我校为例,海城区驿马小学的办学特色文化主题是“培元教育”。它的内涵是,通过培育情感、行为、能力、智慧等“四元”核心素养,巩固培养以“驿马”固有的自强不息,勤苦耐劳,不甘落后的精神元气,培育创新能力,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培元”农耕文化主题教育,以“农耕文化”的实施为总抓手,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农耕、中医文化教育。创设绿色、阳光、可持续的生态景观,自然、健康、可发展的生态人文,和谐、合作、可互动的生态关系,智慧、有趣、可共赢的生态教育。促进、丰富“培元教育”的内涵发展。
基于上述理论依据及价值分析,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农耕生态园,发掘农耕文化课程,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培育具有“勤耕善读”品质的新时代接班人。
五、改革目标
(一)学生通过“亲身亲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发展他们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培育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与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人文等素养的提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传承与发展学校的“培元教育”,进一步丰富以“固本培元,新驿求新”“自强不息、勤苦耐劳”为核心的精神内涵。着力实施好“品读农耕,传承文明,培育具有农耕情怀的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三)弘扬我国农耕及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在主题学习的活动中,农耕文化的浸润下,认识、了解、传承农耕文化、中医文化精髓,更好地坚守文化本根,坚定文化自信。
(四)在教育與农耕文化的意义沟联中,实现教师自然生态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发展,构建自然生态的教育文化。
(五)以农耕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式,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构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综合育人体系。
六、创新之处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农村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对在新时期如何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内涵,保护、传承和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三)将农耕文化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和渗透,体现了“智慧课堂”下“智慧学习”的新范式。学生的写作有了更多的素材,美术写生有了更好的环境,科学观察有了更好的去处……
(四)构建“亲身亲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突破创新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学习更自主、更有趣。
(五)通过学习“农耕文化”“中医文化”知识以及身体力行参加劳作实践,树立全体师生健康生活的新理念。
七、预期效果
(一)造就绿色、阳光、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提升,打造“长林丰草、生生不息”的物态环境。
(二)倡导自然、健康、可发展的生态人文。丰富学校“培元教育”的主题内涵,学校教学资源得到更新,德育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三)促进和谐、合作、可互动的生态关系。新课程建设改变教师的本位转变,从课程的实践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创生者、领航者。凝聚教师团队力量,滋养教师新素养。
(四)创设智慧、有趣、可共赢的生态教育。学生的劳动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育人思想意识有较大转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