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耳鼻喉患者9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治疗等情况的认知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知识、药物认知、发病控制、康复情况等方面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评分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示。结论:为耳鼻喉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耳鼻喉疾病以及治疗护理手段的认知程度,促进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率,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耳鼻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181-01
耳鼻喉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且具有极高的复发率,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耳鼻喉患者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大多数耳鼻喉科患者服药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的改善,停止用药则病情加重或病情复发,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耳鼻喉科患者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指导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耳鼻喉患者9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46例。实验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6.1±12.8)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7±11.6)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第一,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日常生活、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用药方面,要祝福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治疗,向患者讲解若无法按照医嘱服药可能造成的后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病情好转后也要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治疗[1]。第二,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记录用药的剂量和服药次数,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为患者发放疾病的健康宣教手册,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宣教,嘱咐患者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制定运动训练方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向患者推送关于疾病知识或护理的文章,随时随地的为患者实施疾病的健康宣教,在网络平台开设答疑的通道[2]。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对疾病认知评分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患者护理依从性采用卡方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程度分析
实验组患者在饮食知识、药物认知、发病控制、康复情况等方面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评分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示。见表2。
3 讨论
耳鼻喉科患者如果无法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则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病情会加重給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担。为患者治疗的时候,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要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3]。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案,需要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按时服药避免病情的复发。本文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在饮食知识、药物认知、发病控制、康复情况等方面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评分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为耳鼻喉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耳鼻喉疾病以及治疗护理手段的认知程度,促进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率,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余辉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耳鼻喉全麻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5):97-98.
吴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综合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20,23.
杨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3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