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20-10-21 17:25高圣俊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高圣俊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解题能力是知识应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必然活动,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决定学科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也是拓展和发展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及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分析问题也存在多个主观角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育目的,是亟待小学数学教师研讨的课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侧重应用题海战术。当前,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对于发展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偏差,一味强调应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做题积累解题经验。这种错误的观念及方法不仅难以实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育目的,还可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学习丧失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2.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培养,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师要应用不同的问题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以体现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引导作用。而部分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基础缺乏准确判断,或者没有进行合理题目层次设计,因而导致部分学生认为问题重复,缺乏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意识,也有些学生认为问题难度过大,对解决问题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特征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所应用题目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即要避免题目过难,又要避免题目过于简单,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如进行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的教学时,生活中有很多“ababab……aba”的排列形式,此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这些排列存在的数量关系。而对于刚进入中年级学段的学生而言,其逻辑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差,题目不适宜过难,题目中物质的数量要便于计数,以保证学生通过最基础的数数方法便能够确认不同物质的数量,进而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不同物质数量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而进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讲解以下题目,如图1所示,要求学生应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圆的面积。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数量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难点在于梳理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引导,第一步确定整格(其中包括特别接近整格的非整格)的数量,第二步确定1/2整格的数量,进而通过方格的面积计算得出1/4圆的面积,以确定圆的面积。为便于下一步的教学,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类似题目的练习。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发现,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存在必然规律。

图1

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够保证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的契合度,教师的教学思路才能够发挥出对于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顺利解决学习问题,掌握解题方法,实现学有所获。

2.引导学生认知读题的重要性。读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很多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者考试过程中存在不认真读题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知读题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解题能力发展。如进行《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时,题目为“有两个圆柱形容器,它们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1:2,它们的体积的比是几比几?”很多学生看到题目简短,便会自然而然地呈现松弛的状态,将关注点放在数量关系的条件上,即“底面半径的比是1:2”,却忽略了其他存在的已知条件,进而影响学生的解题过程。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读题要保证从前至后的顺序,明确其中存在的条件以及所要求解的问题,再次读题,以确认自身的理解是否正确,从而形成完整的解题过程。

还有部分学生遇到较长的题目便会产生畏难情绪。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能够使题目由难化简,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较长的题目中提炼关键内容与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读题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题之后对题目内容进行复述,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为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奠定基础。

3.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兴趣能够赋予学生最强的行为驱动力,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培养,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单调的数学问题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的性格特征,给数学问题赋予更多的童真色彩,应用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解题的主观能动意识。如进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实践演示的方式,应用实物向学生展示将正方体分割后,其涂色的表面数量、不涂色的表面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演示的过程将单纯的解题过程转化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的趣味性大幅提升,学生也会因为解题模式的改变而提升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4.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解决数学问题既要重视将数学知识内化与实践,又要重视解题经验的积累与应用,能够做到同类型题目的举一反三,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重视举一反三,应用解题经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如进行《分数除法》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将“一个乒乓球从50分米的高度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时高度的2/5,第三次下落能弹起多少分米?”作为解题任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寻求个性化的方法,有些学生会将文字转化为图画进行情境模拟,而有些学生则能够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单纯计算,不同方法都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数学领域有诸多同类问题,学生便可将这些解题方法转变成自己的经验,应用经验解决同类问题,“举一反三”成为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当前课堂教学领域存在过于侧重应用题海战术、教学准备不足等现实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引导学生认知读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等策略,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立铭.浅析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考试周刊,2019(71):82-83.

[2]张爱英.小学生数学问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9(23):5.

[3]李晓林.小学数学解题应用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6):104.

[4]王云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考试周刊,2019(56):111.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