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银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下农村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需求。因此,文章将着眼于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对其相关教学,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问题;教学路径
引言:
虽然农村生活远离喧嚣繁华的都市,和城市相比缺少与之相应的教学设备,可是农村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将英语教学与当地自然资源相融合,也能弥补这一部分的缺失。与此同时,还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兴趣。
一、简析当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课堂中缺少学生“听说”实践训练。部分英语教师因为希望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的时间,所以教师将重点放在考点、核心知识点的讲解上,这大大削减了英语录音的播放次数,这样学生即使想听也没有听的机会,有时候留给听力课的课时往往变成了听力模拟测试,学生的学习范围十分狭窄。
第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从某种角度来讲,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即使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已响应我国新课改的号召,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可是部分教师依旧会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未能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学生依旧是被动进行学习。
第三,课堂教学以“中英文”为主,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1]。采用英语进行授课是需要遵守的英语教学原则,更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是,虽然新课程标准的范围已经波及到农村,可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因为以往的教学理念影响十分深远,加之现阶段难以扭转的应试教育局面,使得英语教师十分担心自己用英语授课学生能否听懂,以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否接受。因此教师经常会使用中文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详细解释,其实这样无助于英语学习氛围的构建,也没有真正的做到用英语授课。短期来看没有什么,可是時间一长学生就只能接受使用中文对英语进行学习,而该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从而对其听说能力的增强产生影响。
二、农村初中英语有关教学路径分析
第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构建英语听说平台,这样班级的每位学生就有机会能够参加到实践活动中,以此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受到感染,从而感受英语的魅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1)提高课堂学习任务的制度化水平。其实对于每一个初中学生而言,均希望能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这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出错。基于此,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并建立相应制度加以敦促。例如:自然学号排序的课前英语演讲、英语才艺展示、每周一首英语歌曲等方式,让学生都能参加到英语课堂进而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2)设计班级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就是班级,所以班级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十分密切。所以,教师应提高对班级英语学习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例如:张贴英语书写的学习口号、英语墙报、英语板报等,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个英文名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称呼学生的英语名字。在班级学生四处都能看到英语,这样自然就提升了班级的语言氛围;(3)积极组建“英语角”。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组建班级“英语角”,学生在课间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由此增强其交际能力。而要想确保这些方法能够坚持下去,教师还应该建立起科学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其学习自觉性。久而久之,学生在无形的英语熏陶中自然就会渐渐习惯说英语、习惯听英语,学生也能树立起英语学习自信心。
第二,培养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学生在专心听讲的过程中,针对教师所讲的难点重点应做好简单的记录。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据相关调查表明:要是只听不记的话,学生只能掌握30%的课堂内容,而采用整堂记笔记的方式也只是记下了50%左右,可学生针对重点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讲教师将的关键点记在笔记上,在课下及时结合书本加以整理,则可以掌握约75%的内容[2]。大部分学生在课后十分着急做作业,其实这样并不能高效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后应认真复习课堂所学的知识,自己整理并归纳核心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此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做起作业来才能提高效率与准确度。
第三,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情景对话活动。因为农学学生的生活活动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情景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家禽饲养场景、蔬菜水果采摘场景等,通过情景对话训练学生可以将单词,短语,句型综合运用,更有助于对学生听说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
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课程是十分有趣的,通过相关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只有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热爱英语才能更好提升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90.
[2]朱晓霞.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