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娟
摘 要:正所谓“学以致用”,这不仅限于学生将知识所学加以实践,同时还包括小学生通过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知识问题以及生活问题,这对于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均有很好地锻炼效果。本文即是从问题导入教学、情景创设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教学三个角度,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以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应运而生。所谓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指的是依靠小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问题导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所谓问题导入,指的是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时,其不是将数学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为数学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既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自己经常买东西吗?”学生:“买。”老师:“那在你们买过的东西中,有没有存在次品的状况存在?”学生:“有。”老师:“存在次品时,你们会怎么办?”学生:“把它找出来扔掉。”老师:“那你们是怎么找出次品的呢?”学生:“就是一个一个的找。”老师:“当所买东西的数量比较少时,这个办法可以,但是东西数量比较多的话,这个办法就不方便了。比如你们买了3瓶钙片,正常来说每瓶都是100片的,但是商家告诉你有一瓶是次品,里面的钙片不足100片,麻烦你们找出来然后退回去,你们应该怎么找出这瓶次品钙片呢?”学生:“通过比较重量的方式寻找。”老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学生:“分别称出三瓶钙片的重量,然后将重量较小的一瓶就是次品那瓶。”老师:“如果只有天平,没有砝码的话,你们怎么解决?”学生:“先将任意两瓶放于天平两端,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剩下一瓶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则说明较轻的一瓶是次品。”
二、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所谓情景创设,指的是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先将所要闡述的知识进行情景包装或者转化,以生活情景中存在的日常现象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又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难度,进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便可咨询学生:“同学们,现在我国的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民伯伯已经开始通过自动旋转喷灌装置浇地了。现在老师问问大家,假如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米长,那么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能够喷洒多大面积的庄稼呢?”学生:“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就可以得到,应该是314平方米。”老师:“大家是怎么计算的呢?”学生:“以自动喷灌装置的所在地为圆心,以其射程为半径,然后便可利用圆形公式便可计算得出。”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所谓小组合作,指的是数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其通过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借此还能够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圆柱和圆锥形成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但是老师不想向同学们讲述这节课的内容,而是想让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讨出来,可以吗?”学生:“可以。”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巡场监听学生们的探究思路。在小组商讨结束后,数学老师便让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陈述,老师再对学生们的结论进行点评。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其既需要数学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思维引导,同时又要通过各种例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但是,尽管过程较为复杂,其所取得的效果却是显著的。通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小学生不仅提高的是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提高了其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随之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2]禄宏林. 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