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2020-10-21 06:08王波
理财·财经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管理固定资产公立医院

王波

摘 要: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临床诊治、提升医疗质量的物质保证。为明确相关科室职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保证医疗和其他工作正常进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体现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能够预期给医院带来经济来源的资源,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医院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医院在固定资产购买及管理、使用等环节中存在重购轻管、处置不当、产权职责不清、监督不严、账实不符等问题,因此,医院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便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规范、制度化,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对固定资产界限划分不明确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 000元及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但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对界限不明的资产划分比较困惑,如刀、剪、钳,虽然单位价值超过1 500元,但医院手术量大,使用频率高,使用不到1年就毁损,而有的科室使用频率不高,使用期限可超过1年,要视情况而定。还有教学使用的有些模拟设备,价值虽然超出1 500元,但一次几百个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上1次课就毁损了,根本用不了1年,是否划入固定资产有待商榷,造成核算随意。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一些医院重购轻管。医院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也没有明确资产的使用和保管责任,制度不健全,医院领导和管理部门、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

(三)资产购置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

有些医院的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审批不严;有些医院的设备资产管理部门采购时自行编写可行性论证报告不够严谨、流于形式,导致采购的资产利用效率低下,没有分析设备成本,造成资产浪费。

(四)各个部门职责不明确

医院在形式上建立了固定资产账,各个部门配备了财務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也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没有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使用科室或使用人的资产管理责任也没有明确划分。

(五)疏于管理、监督不力、处置不当、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很多医院的财务人员从财务角度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而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在责任和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惰于管理、推卸责任等问题,使财务人员处境十分尴尬。此外,很多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不规范,比如,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实物资产早已报废处理,但由于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经手人员不懂报批流程及审批手续,处置随意,造成账实不符。

(六)移交不清

科室资产管理员因退休、辞职、轮转,没有履行资产交接手续或交接不清,导致很多资产丢失或毁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七)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落后

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滞后。每年固定的资产盘点仍然采用人工方法,要组织医院各部门、科室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此外,盘点时间相当长,且盘点结果不够准确和全面,造成账实不符。

三、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

一是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想要科学管理固定资产,医院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员和使用人都懂得节约资源、共享资源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

二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以及对固定资产处置审批制度。

三是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奖罚分明。严格制度落实,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程规范。

四是明确各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分工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资产管理员和资产使用人员,明确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

五是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固定资产使用科室之间不能私自调换,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调配。资产报废处置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资产管理权限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六是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尤其是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医院每年应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对所管理的资产定期核实,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七是通过监督指导,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对重大的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使用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及浪费,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

医院应根据自身总体发展目标、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资源条件,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对购置固定资产的规模、方式、资金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作出客观评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对于达到标准的项目,经过集体讨论决策后方能进行招标采购,确保固定资产购置科学合理,防止盲目购建。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管理,定期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维保,并建立监督机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固定资产。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我院器械科、总务科、信息中心作为医院设备维护保养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医疗设备、通用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因此要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的制度化,并考察制度的落实情况,按要求建立固定资产等设备的档案和运转情况日志,尤其是对于大型贵重设备设专人管理,按时出具维修日志和设备运行状况说明,并按期出示分析报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负责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保养,及时按规定做好固定资产的使用日志,需要修理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映。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分析统计工作,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医院对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应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管理流程,全面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是实现职能部门与科室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各部门、各科室固定资产的分布、入库、出库、报废、处置等情况。实现固定资产的数据共享,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利用网络查询固定资产运行情况,对于使用效率低或闲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猜你喜欢
现代化管理固定资产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现代化管理在泵站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探讨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国企行政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