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作品排练的实践应用思考

2020-10-21 07:39张小琦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张小琦

摘要:本文在舞蹈作品排练过程的实践基础上,在提高教师与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创新训练教学方法,提高排练效率,增强作品艺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关键词是舞蹈;作品排练;实践应用

作品排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之间学会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过程。群舞艺术的魅力一部分体现在排练的过程中,它对每一位学生的向心力、表现力、凝聚力和艺术感受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群舞排练的效率,不但要对单一学生动作细致性和节奏准确度提出较高要求,更要求队形变化的整齐和协调一致,是一个集体综合性的体现和整体要求,是共同展示艺术魅力的追求。所以要提升作品排练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门综合学问。

一、教师分析作品并分解动作,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在排练作品时,首先要求教师对舞蹈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透过对单一的舞蹈动作的分析,体会出导演对整个舞蹈结构的设计;其次从结构上进行理解和思考,以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对音乐的感悟分析出如何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来共同表现作品主题。从对音乐的纵向分析,到对动作的横向分析,可以提高对舞蹈作品的艺术鉴赏力,以及对舞蹈作品定位的准确判断,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排练,来完成一个优秀舞蹈艺术作品,表现出其魅力和艺术价值。

一是分段落解析作品主题。明确作品的主题是排练的基础,首先排练者必须对作品内涵的定位和表达的主题有透彻的理解,是表达环保主义还是表达民风民情,是表达人文关怀还是历史重大事件等等。在作品中,不论节奏如何变化、情绪如何跌宕起伏、动作如何收放自如,都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或烘托一个思想,排练者要清晰的识别出每一段每一节的情感脉络,实现对主题思想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进行充分透彻的作品解析,讲清讲透每一段每一节的表达方式、体现的目的、节奏的变化和导演的意图。

二是结合主题分解动作。将主题动作提炼出来,结合主题分析动作的来源以及寓意,进行分解训练。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放慢三倍分解动作,从手、脚的位置到眼神的方向,配合音乐和情绪来清晰的表达出动作延伸的整体路线和情感变化过程。舞蹈动作的细化慢化训练对于群舞排练来说是很好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一个细节上不能做到深思熟虑,则无法实现整体学习效果的完美体现,这是群舞排练中必須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在排练过程中,要避免演员从头到尾的重复训练,但一定要对重点分节进行分段巩固重复训练。

二、创新训练方法,提高排练效率。

在群舞排练中,对一些接受能力强、节奏感好和领悟意识突出的优秀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其领头羊作用。领头羊是学生中产生的,也是表演者的一员,充分利用其示范表率作用可以在融洽训练氛围之中,迅速提高其他学生的对标欲望,进行有益的对比模仿与交流切磋,从而提高群舞排练的效率和整体表演水平。

一是发挥好领头羊的组织功能。领头羊不仅要有好的专业能力,更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要有牺牲自我和奉献精神。教师要从心理和思想上培养这种精神,并鼓励其发扬这种精神,在排练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来传递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实现个体与集体的高度统一。

二是发挥好领头羊的核心和纽带作用。领头羊是排练教师与其他演员之间的桥梁,同时又是演员中的一个支点和一个纽带,因此排练教师要对其有充分的信任,使其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在群舞排练中的核心力量,成为队伍中的主心骨,来引领其他演员共同完成作品呈现,以最大的力度和最佳的表现表达出舞蹈作品的艺术情感,展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

三是丰富教学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青春活力。要丰富教学环境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青春活力和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草原的舞蹈作品时,可以带学生去户外草地上练一练,闭眼感受大自然和青草地的清香,体会一下回归茫茫草原的豪迈与悠长;在学习江南水乡的舞蹈作品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溪水河边跳一跳,聆听潺潺的流水声和淡淡的花香,感受一下融入细雨江南的恬静与温软。在真实的意境中,领略不一样的心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也能提高班级凝聚力,最终对课堂教学产生有益影响。

三、启发学生走进角色,增强演员表演欲望。

当前,在许多作品排练课中,经常出现只学会了动作,却缺

少了灵魂。虽然完成了作品,但仅仅是干枯的动作堆砌,没有对作品进行充分的情感和艺术表达。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认为舞蹈就是学习动作,降低了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分析作品主题动作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内心情感。例如将作品当成一个故事来讲,让学生感受到作品里人物的鲜明性格,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体会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波折的人生经历,体会人物真实的情感流露,最终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完美呈现。要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启发学生走进角色,把握作品的内涵,主动理解和感受作品编导想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从而理解教师的意图和作品排练课程的目的,增强其舞蹈表演能力。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排练既包括动作层面的基本训练,也包括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艺术情感的感悟与表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我们不能仅以学习舞蹈动作为目的,把它当作是一个动作与音乐的结合,而应该站在领悟舞蹈艺术的高度,实现多重性高度协调,体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对于舞蹈教师而言,群舞排练是智慧与技术的考验,是对排练者思想、心理、身体的全方位要求。要提高群舞排练的效果,不仅要在技术上、动作上严格把控、严格训练,更要综合多层次的知识,结合多方位的思考,全面理解和把握作品整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才顺利的指导学生完成舞蹈作品,呈现舞蹈艺术。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