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咯

2020-10-21 23:24陈微微
好日子(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陈微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被普遍立用于社会生活的各大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已经成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因此,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建设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是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虽然信息技术这门课不是考试的内容,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就已经开设这一门课程,为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新型状态,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信息技术。时代在进步,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所以建设高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师的紧要任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存在误解

就当前初中信息课而言,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误解,认为它就是玩一玩电脑,也不需要考试,所以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之所以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是因为多数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使其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较低。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

很多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认为,只要教授学生简单的电脑操作就可以了,上课时基本都是自己将操作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自由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此外,对没有电脑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就像烫手的山芋一样,教师的不积极指导会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对学习计算机操作失去兴趣。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和对计算机操作的学习兴趣,同样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初中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小学,在小学中所学的课程和学习效果会有所差异。在具备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眼里,教师教的内容自己基本都会,且枯燥无味,进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内容过难或者缺少教师指导,不理解教师的专业词语,在操作时无从下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他们放弃操作。

三、建设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從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实行分层指导

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起点出发,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接受不同学校的教育模式,因此,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来自城区的学生,家庭基础较好,可能接触过电脑,甚至对电脑操作十分熟悉;相比之下,乡镇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就比较弱了,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可能连打字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或者把学习任务简单化,做出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学生自己实操的部分,练习内容要区分开来。

(二)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高效进行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教学方式革新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丢掉呆板的教学内容,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变得有趣,创新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内容吸引他们,使其感受到学习课程的趣味性,更好地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教学,让他们感受到其实与生活很接近,提高对生活感知的体验。教师在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时,多向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再与现阶段的科技运用成果相接,把生活中通过新闻了解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习相照应,从而了解学习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让他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喜欢上这门课程。

(三)加强实操训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操作能力这门课程的笔就是键盘和鼠标,纸就是能够操作的桌面,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所以,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理解了操作内容的理论知识后,教师要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供学生操作学习和操作训练。这相当于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实操时间要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二。教师需要实时进行指导,也可安排小组学习,相互促进,最后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加深学生的操作记忆,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引导、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进行课程探索。比如,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可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比拼,看哪组先完成布置的操作任务。小组成员需要相互督促和互相帮助,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发挥的空间,使其遇到疑惑时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四、结论

建构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状况,还要综合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式,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进,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雪君,游戏化教学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1

[2]张义,浅谈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03-15

[3]蒲伟红,让信息技术课堂快乐高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1

猜你喜欢
初中生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