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何学校、任何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两端”:“尖端”(优秀生)与“末端”(后进生)。班主任的教化艺术也就从这“两端”得以体现。“末端”转化通过摸清底细: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管理的消极和社会风气导向的迷惘,给出分治妒、狭、横,实施帮、教、促,做到尊、爱、稳的对策;“尖端”优化则通过探析优秀生的非“优”之“底”与“根”,提出辩证地看待“尖端”、准确地把握尺度、合理地区别“严”“慈”。
关键词:班主任;“两端”;教化艺术;“末端”;“尖端”;转化;优化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者。一位哲人曾说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总是会形成“优中差”局面。如果说优生是尖端,差生(后进生)是末端,那么,不论是“末端”转化也好,“尖端”优化也罢,这“两端”的教化艺术就是班主任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了。
一、“末端”转化两招
第一招:摸清底细,立体观照
如前所述,任何学校、任何班级都多少存在“末端”(后进生)。后进生群体是学校不可忽视的版块,也是班主任施展教化艺术的广阔天地。这种教化艺术首先体现在“末端”转化第一招:摸清底细,从表现与成因的不同方面做立体观照。在立体观照的聚集镜下,我们发现:后进生并非铁板一块,各有各的“后”法。
1.从表面上看,后进生可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聪明顽皮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秉性聪明,学习成绩好,但特别顽皮,思想品德、素质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些“另类”。这类学生往往因成绩常受到老师表扬,同学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亲友也另眼相看,因此也就容易忘乎所以,增长了智的自大,忽视了德的自律。
二是智弱老实型。这类学生学习成绩差,而为人老实本分,品德行为一般,真正的“不显山露水”。这类学生容易被人忽视与歧视,也容易失去自信。
三是德智俱弱型。这类学生即平时所谓的“双差生”,学习成绩差,品行劣迹多。这类学生常遭白眼与冷遇,令老师头痛,让同学畏惧,容易“破罐子破摔”。
2.从成因上看,后进生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这类学生往往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恰当的自我评价,从而忽略了应有的自我设计,放松了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丧失了自我激励与自我协调,导致远离了自我完善,滑向了“末端”部位。
二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消极。面对“末端”现象,学校(包括班主任)或认为在所难免,或浅尝辄止,没有意识到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是教育的天职,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教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转化举措,以致日月流逝而“末端”常在,“后”貌不改。
三是社會风气导向的迷惘。学校并非真空,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如:知识贬值、文凭泛滥、“关系”吃香等日复一日侵蚀着校园,校风学风班风为之失色,以致学生身处“末端”而不惊,久处“末端”而不变。
第二招: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摸清底细立体观照使班主任心中有底,为“末端”转化打下基础。但摸清底细立体观照的结果告诉我们:后进生层次不一,成因多样,转化工作艰巨而复杂。班主任必须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转化工作:
1.“铁腕”分治妒、狭、横
后进生往往自恃“末端”劣势,不思长进,甚至有意纵容自己,以致优点变弱点,弱点变缺点,不能自拔。班主任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施以铁腕,分别给以刚性矫正。
有的后进生心态不阳光,自己成绩还可以,但就是见不得别的同学成绩好。如果发现有同学超过了自己,甚至受到老师表扬,就心生嫉妒,讽刺打击搞小动作,影响团结,损害班风。班主任对此应及时予以刚性处理。当然,刚性处理并非声色俱厉地批评,而应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比如选择有关团结合作事迹的文章,由有嫉妒表现的后进生全班朗读,既教育了全班,又让后进生受到自我教育,而且保全了后进生的面子,可谓是一举三得。
有的后进生心胸狭窄,遇一点困难就自闭,受一点小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班主任对之更要刚柔并济,一方面引导其开阔心胸,一方面直言相告:从而向立场坚定、性格坚强的好学生标准靠拢。
有的后进生从小一帆风顺,养成一种志得意满的任性和专横。班主任对此更要以刚性处理,正面接触,责令其找原因,谈影响,作检讨,写保证,让其幡然醒悟。
2.“柔道”实施帮、教、促
正因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艰巨与复杂,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除了“刚”得坚决,还须“柔”得贴切。这种“柔道”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帮。针对不同情况,建立后进生档案,包括优缺点、家庭成员、详细住址、来往朋友、转化措施等。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始终富有耐心、坚持细心和确定信心,做到帮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给后进生一个正确框架,让其逐步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是教。后进生一般理想模糊,目标混沌。班主任要针对性地给与正面教育,通过适当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法制观念,强调道德力量,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一步步振奋精神,扬起理想的风帆。
三是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适时进行家庭走访。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其他任课老师协调,制定“促后”计划。同时注意发挥榜样教育的正能量,比如开展榜样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指导后进生学习名人名言名著等,督促后进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性格与习惯,逐步脱离“末端”方位。
3.坚持做到尊、爱、稳
一是尊重。经验证明,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更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班主任应对此充分了解与理解,从尊重入手,逐步唤起他们对自己不当行为的自责与内疚,从而产生要求进步的原动力。
二是关爱。后进生因其自身弱点,容易失去尊重与信任,因此更需要得到关爱。班主任要像爱护优秀学生一样去爱护后进生,坚持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这样可以使后进生消除自卑心,增强自信心,让其在关爱的温馨中接受教育,逐步进步。
三是“维稳”。这里是指让后进生的状态进步且维持稳定。因为后进生的进步尝尝出现反复,自控能力尚未成熟的内因,加之外界的种种诱因,使后进生进而复退、好而复差的情况并不鲜见。班主任在有效控制外部诱因的同时,要正面教育后进生加强自控能力,自觉与外界诱因抗争,特别要注意及时肯定其言行中哪怕是一闪即逝的亮点,让其微笑进步的星星之火引发进步转化的燎原之势。
综上所述,应当说,“末端”的转化工作难度是比较大的,班主任的“末端”教化艺术的施展空间也是比较大的。
二、“尖端”优化两探
相对而言,班主任一般都比较重视“末端”的教育管理,都会花大力气去做“末端”的转化工作,而往往忽视了另一个极端——“尖端”的优化。
不必讳言,每个班都有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他们堪称班上的“尖端”。但事物往往“一分为二”,就是这些“尖端”学生,往往不知风从哪边刮来,一下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主任的教化艺术一定不能忽略这种现象,在转化“末端”的同时做好“尖端”优化工作。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1.刨根探底:优秀生的“非优”层面
(1)优秀生的“非优”之“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也有“非优”的一面。优秀生的“非优”一面主要表现在三个“弱”:
一是思想性格脆弱。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思想处于一种似熟非熟的“假熟”状态,可塑性很大,容易被左右与同化。优秀生亦莫能外。特别是在开放环境中,西方不良思潮和社会上不健康现象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影响。优秀生智力发达,好奇心强,但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加之他们成长过程一般都较顺利,缺乏独立思考,容易轻信,因此受到的侵蚀也更大。这类学生顺风顺水时,容易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往往把自己孤立于同学群外。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惊慌失措,怪罪他人,不能客观分析与对待,甚至自暴自弃,无形中一步步从真正的“尖端”掉队落后。
二是道德基础薄弱。不可否认,学生一般都在学校接受了相应的道德教育。但毕竟是在学生的年龄段,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作基石,对先进思想的系统知识理解不够,道德基础相对薄弱。优秀生尤其往往被认作“自来红”而被忽视,道德教育的雨露更少洒在他们身上。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容易头脑发热,遇到情况往往不能冷静思考,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处理事情有失分寸,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或莽撞冲动分不清是非,甚至是走火入魔,造成终身遗憾。
三是学习动力虚弱。由于一些不良外因的影响,优秀生原本纯净的上进心掺和了某些杂质,产生了“短期效应”之类的病态心念,以致学习目的不明确,进步动机不纯洁,学习动力不足实,因此,当身处顺境学习成绩到了一定程度时,就认为大功告成而不再努力,滑入“自我淘汰”行列;而一旦遭遇挫折,就灰心绝望,一蹶不振。
(2)优秀生的“非优”之“根”
一是“保护伞”的扭曲。世上有“核保护伞”,此处有“优保护伞”。在“优秀生”这个大保护伞下,老师不必操“多余”的心;学校不必管“多余”的事;家长不必费“多余”的神。既然是“优秀生”,觉悟高,成绩好,自己能把自己保。一切都是“多余”的,教育管理何必搞!
二是“灯下黑”的纵容。既然学生已经是“优”,你我尽管高枕无忧;即便优秀生有缺点,也要顾及“优秀生”威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是“好人心”的捧杀。既然是优秀生,总归有其长处。于是,学校、家庭、社会上的碌碌诸公一拥而上,戴了放大镜看长处,对着扩音器唱颂歌,捧人的晕晕乎乎忘记了真相,被捧的软软瘫瘫迷失了方向。
2.曲径探幽:“尖端”的优化探析
(1)辩证地看待“尖端”
所有的优秀生并非铁板一块。当然,由于与其他同学的“坐标”不同,成长进步的条件有异,一般说来,凡优秀生都有某种优越感,有某种自以为是,有某种盲目与自闭。但辩证地看,优秀生之间也有不同的类型,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优秀生,运用“两分法”也可看到他们的两种状态。比如有的优秀生表现比较稳定,遇到“情况”不易惊慌失措,但这种“稳定”也使得在督促他们杆头百尺再进一步时,却又表现出令人心焦的木讷与迟钝。而有的优秀生则似“变色龙”,一遇“风吹”他便“草动”,小有挫折就犹豫彷徨,这种“摇摆”固然不易掌控,然其在遇有外力推动时,又每每容易移位前行。班主任要审时度势,“因材施教”,注意调动其积极因素,引导其不断进步,实现“尖端”优化。
(2)准确地把握尺度
准确地把握尺度是“尖端”优化的重要方法。恰当地运用这一方法,既能避免“过犹不及”,又能防止“拔苗助长”。这里头的精粹就是一个“实”字:培养优秀生时要了解实际情况,表彰优秀生时要实事求是,批评优秀生时要实话实说,督促优秀生时要讲究实效。坚持讲究“实打实”,坚决防止“空对空”。如此务实,把“尖端”优化的工作做到恰到好处的尺度上,让不同的优秀生找准相同的新起点,冲向新“尖端”。
(3)合理地区别“严”“慈”
“严”与“慈”看似南辕北辙,实则是殊途同归。班主任的“尖端”优化艺术就是要将这两种态度科学地柔和成一股合力,“严”中带“慈”,以利于优秀生的健康发展。比如对优秀生的教育管理,既要严格督促,又要关爱其身体;又比如对优秀生的批评,既要严厉教育,又要关注其进步。如此严慈相济,刚柔并用,放心不放松,嚴寒不忘春风,从而进一步引导优秀生发酵这种合力,用以带动全体学生互帮互促,扬长避短,将“尖端”优化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毫无疑问,班主任“两端”教化艺术出彩之际,亦即教育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之时。当然,班主任为具备“两端”教化艺术的功底,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修炼,比如教学素质的升华、教育技能的提高、沟通能力的增强,职业道德的培厚等。
参考文献
[1]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范梅南,马克斯.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王永祥.强势话语的弱势化与弱势话语的强势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
作者简介:
胡黄,女,1989年出生,汉族,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现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等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