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的,他认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彩色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的工具。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2005年东尼·博赞就在中国宣传推广了思维导图,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其教育价值。他们普遍认为教学中,思维导图是指用文字,符号,图像呈现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与逻辑关系,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流程,优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
【关键词】思维导图 中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135-01
作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就得首先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板书手绘示范如何根据思维绘制思维导图,也可以带领他们在实训室机房里练习用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等学生学会了之后,还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激励学生等等。
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有以下一些应用,下面就略举几点。
一、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做笔记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策略,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图文并茂的笔记方法。传统的线性笔记有诸多弊端,比如不能有效刺激大脑,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等。而思维导图利用关键词,数字,符号,图片,颜色等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从而来促进学习。利用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视图建立的笔记更能促进联想,引用这种笔记时需要自己组织语言,渗透自己的想法,启发思考,促进学习。比如在新授数学课《函数的单调性》时,对单调性定义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以三种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来呈现,更利于学生理解。再比如《集合的运算》,交集的定义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呈现。
二、用思维导图梳理解题思路。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教师可以在习题课中渗透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解题思维。例如,在函数的性质这一节的习题课中,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可以画出解题思路的思维导图,直观清晰,既利于巩固奇偶性的概念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中,知一求二的题目,已知正弦,求余弦和正弦等等。
三、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学习的过程要与遗忘做斗争,及时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职校的学生很多都不善于自主复习,复习起来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利用他们的动手画图的兴趣比较浓,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更有效果。思维导图是非线性的,它比线性的一行行的文字信息更贴近大脑对于信息的全脑摄影,易于启发大脑的思考。学生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构建知识网络,启发深度思考。让学生把整章当中小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例如在三角函数这一章,知识点细,公式多,定义抽象,按常规罗列知识点讲解习题来复习的话,效果不佳。尝试用思维导图就清晰很多,学生对于整章知识的前后编排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会更清晰。
四、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考试素养。考试是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职高考的复习一般在进行了几轮复习之后,就是套卷模拟考试。经常有这种现象,有些同学每道题平时都会做,但是在考场的时候就不够从容,容易卡壳,想不起来。究其原因,考试素养有待提高,比如审题素养,检查习惯,演算能力弱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提高。比如在审题的时候,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关键信息圈出来,演算的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表示出关键步骤,检查的时候顺着思维导图去追根索源。
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的应用远不止以上几点,还有很多,比如在新授课的时候,用思维导图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师生一直在不断学习的路上,总会把思维导图运用得越来越好。我们老师也会在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条路上走得更坚定。
以下略举几幅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