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华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对教学内容进行刻苦的钻研,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把每节课上好。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观念,素质,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第一要务,精于教学内容,注重方法掌握,着力养成教育,强化人格塑造,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计算机教育的观念转变。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和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努力在认知领域、操作领域、情感领域中达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有关要求,以把自己培养成有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烈的育人意识、个性意识、层次意识、时代意识和超前意识的学者型、技术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
我们知道,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工具,它主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哪些地方能用它去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实践证明,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都要反映到教师身上。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才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充分引导。因此,当要求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时候,首先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它不但是课程整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同时,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以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软件说明书式的,主要介绍软件功能,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后也往往不会使用。如今,现行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按照一种新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应该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很大反差,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方式。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其次,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另外,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意识,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四、以学生为主,开拓创新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只能是基本的入门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迅速过时并被淘汰,要与时代同步前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把教学生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融汇在整个教学中。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唯一方法。让学生多动手,有助于养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五、學科整合,加速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如规定学生运用WORD汉字输入来进行语文学科的作文写作,运用画图软件进行美术学科的绘画处理等。这不仅使得学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使得学生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学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不适合了,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在更高层次的思考、探究中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在对未知世界的解密中发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主编《信息教育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孔维宏,高瑞利《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5期
[3] 祝智庭主编《信息教育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陈春林:《“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中对“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