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英
【摘要】“得选择题者得高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在考试中能否做好选择题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全国卷政治单选题主要是通过题干、引导词和题肢三者有机结合,考查学生对试题的文字表述、曲线、图表、漫画理解的能力,以及能否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并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时政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 政治选择题 思维陷阱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09-01
本文试图从学生解全国卷高考政治选择题出现的典型知识、思维错误出发,找出错误根源,寻求可靠有效的高考政治复习途径。
一、真与假
排除错误、与题意的规定性相悖的题肢是选择题的重要步骤。全国卷政治单选题经常在题肢中,对已有的原理改变一些条件,通过“添枝加叶”即增加条件或限制语、或是“缺斤短两”即减少条件或限制语设置错误题肢;还利用相似概念设置与题意的规定性相悖的题肢,以考察学生对概念或原理把握的是否准确。如:
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似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此题①②两个题肢就是通过“添枝加叶”即增加条件或限制语设置错误题肢考查学生对价值、价值判断等概念的理解。这启示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课本上的重要原理、概念,注意原理、概念区别与联系,对相关、 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
二、原因与结果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经常将原因和结果倒置,同义反复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如: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学生容易错选①,因为不懂的①跟题意是同义反复。启示我们老师在高考复习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引导学生:一要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以避免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二要注意思考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是,才能选,不是则不能选。也可以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反复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
三、以偏概全与全面
在全国卷政治试题中,命题者有时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以偏概全。如:“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这个题肢扩大了题干的外延,选择此项就会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在平常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具有全面理解把握题干的主旨,又要引导学生明确题干和题肢的内涵和外延,如果题干的外延大于题肢的外延,可选;反之,则不能选。
四、必然与或然
在全国卷高考政治题目中,经常出现推断类的选择题,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能从题干提供的文字信息或图表信息做出必然性推断。而题肢中又经常设置一些与题干有关、或然性题肢作为干扰。如:
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很多学生看到奢侈品,就主观臆想选出①②。其实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根本不能必然推断出来①②,所以①②不能当选。在平常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逻辑推理的严谨性,要从题目所给条件出发,注意条件的充分性,做出必然性推断,防止主观臆想、思维定势。
五、直接与间接
一般情况下,在高考政治选择题中,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一級延伸)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二级延伸)一般均不入选。在解答选择题时,必须注意考虑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是属于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搞不清它们的归属,是难于作出正确的选择的。如: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学生以错选①③,显然,本题的材料是说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的原因,既然还没有认识,谈何“认识的发展”、“认识的检验”问题?因此,选项①和选项③只有在对某一事物作出了认识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启示:在解答选择题时,必须注意考虑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是属于一级延伸还是属于二级延伸。
另外,推导排序类选择题也需要理清直接与间接的关系。推导排序选择题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解此类题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排序至关重要。这要求老师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对学生逻辑推理条理性顺序性的培养。
总之,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在高考政治复习中,我们老师不仅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全面透彻理解本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而且要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培养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