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弥儿》析卢梭女性教育观及现实意义

2020-10-21 13:08冯冕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爱弥儿卢梭启示

冯冕

摘 要: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让·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经历,系统地阐述了女性教育的自然规律、指导理念和思想内涵,开创了女性教育的先河,并为今后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时代背景及阶级的共同作用,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在内容与目的及其对女性的认识中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然而,无论是其优越性还是局限性,对于现代女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性教育;卢梭;《爱弥儿》;启示

自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女性教育过于平面化阐述的开始,女性的受教育权鲜少在教育家们的著作中被搬上台面、系统地探讨。随着联合国在2013年将妇女教育列入消除全球贫困的关键因素,这个占全球人口半数的群体被再次带回公众的视野中。而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卢梭就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借女主人公苏菲探讨了自己对于女性教育看法,为女性受教育权的斗争和其进一步发展成熟推波助澜。然而,在肯定其进步性的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其局限性,有利于打破对女性教育的定式思维,对现代教育施加启蒙式的影响。

一、不可忽略的进步性

(一)肯定了男女平等的地位。

“如果排除男性和女性在性方面的不同,男人和女人是没有差别的……就相同的方面来说,他们是平等的。”在开篇部分,卢梭便用简洁的语言率先肯定了两性的平等,为全文展开奠定了基石。他在《爱弥儿》中提到“男人和女人都具有理性。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通过理性才能了解自己的天职。女人……凭借这个优势,她们获得了和男人平等的地位。”卢梭认为,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性,女人可以获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

(二)对女性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

在启蒙运动时期的画像中,法国女性大多以丰腴体态和凝脂般的肌肤示人,而在今天看来很有可能是體脂率过高、长期缺乏运动的表现。在当时的观念普遍认为户外运动会使女孩丧失淑女气质的大背景下,卢梭提出了“对于女人来说,虽然没有必要像男人一样强壮,但是身体锻炼是必要的……身体的发育要先于精神的塑造,所以要先对身体进行培养,无论男女,这一点都是相同的。”从这一点看,其与当时审美背道而驰的勇气以及远见卓识足以令人折服。不仅如此,他还对提倡身体素质教育的理由进行了阐述:“一个失去自由的人不可能具有端正的品行,一个整天病怏怏的人也不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柔弱只能导致别人对你的同情和怜悯,而健康却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喜悦和快乐。”卢梭强调了健康的身体是后天学习的基础,人的一切发展都是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实现的。

二、致命的局限性

(一)从目的来看,具有肤浅性。

贯穿全书,不难发现卢梭的教育观并未深刻认识到女性在生产力中发挥的作用,没有以培养劳动者为目的教育女性。卢梭认为,教女孩子针线活以及家务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而拥有强健的体魄,除了上文中提及的保持身心愉悦以外,更重要的是延育健康的子嗣。“因为如果她们太柔弱的话,生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健康到哪儿去。”这种以培养贤妻良母、家庭主妇为目的的女性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滞缓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占人口半数的群体即使接受了卢梭所勾勒的教育,也最终未能走出家门同男性一起从事社会生产,成为了生产力水平不能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这也就是联合国妇女署为何呼吁“妇女教育是消除贫困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教育将技术、科学知识传播给在教育方面占劣势的女性,培养其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才能最终解放生产力、消除贫困。

(二)从内容来看,具有割裂性。

第一,卢梭的女性教育是与男性教育相割裂的。虽然根据男女身心特征和社会分工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值得被提倡,但卢梭的两性教育过分强调了男女的差别。

“她必然拥有这个美好的品质:温顺。这是她形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所以女人必须要学会忍受,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也不能有丝毫怨言。”相较之下,对男性的评价就要正面许多。他认为男人的天才比女人的天才优厚;妇女见识短浅,缺乏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卢梭的女性教育与社会是割裂的。女性只能通过丈夫来接触社会,参与市民生活,社会性微乎其微。卢梭说 “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一结婚,就不在公共场合露面了;她们呆在家里,把她们的全部精力用来管理家务。大自然和理性给女性安排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在《爱弥儿》中的婚姻里,苏菲也服从爱弥儿的权威,并通过其丈夫参与市民生活。妇女作为独立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实际上被剥夺了。

“无论是她们自己,还是自己的孩子,都要倚仗男人作出评价。没有了男人的帮助,女人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女性在社会上存在的单位是家庭和夫君,卢梭女性教育的产物不是社会上的人,而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附属品。古往今来的婚姻法中,对于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不少见。虽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评判过去,但是卢梭对女性的要求是与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相违背的。

三、对现代女性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经过百年洗礼,社会急速转型,世界各国的女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剧变发端、发展。尽管女性权力的伸张和博弈经历了漫长的动态调适和斗争,但是“摇摇篮的手”最终还是获得了“推动世界”的力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上个月22日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男女受教育差距明显缩小。根据白皮书,我国2020年男女童小学净入学率均为99.8%。在妇女受教育权越来越得到尊重与重视的今天,人们更有必要使女性获得正确、有益且高效的教育。

(一)要尊重女性的受教育权,也要着力培养女性与男性的竞争意识。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权的同时,还要通过教育激发女性的竞争意识,形成对自身完整的认识。不同于卢梭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力劳动逐渐被大机器生产与人工智能所替代,男女在生产力中的差异被逐渐缩小了。以往女性很难以一己之力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少,择业自由化正在成为现实。但由于受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职场女性被贴上“强势”的标签,亦有许多女性即使受了高等教育,依然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理念影响下被迫成为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在一则汉网公布的"女大学生就业调查"中发现,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事实证明,在女性教育中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对自身偏见的消除是激发女性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要鼓励女性与同龄男性公平竞争的意识,因为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进化越完善,不同性别在生产力中发挥的作用越是并驾齐驱的。

(二)要培养差别竞争意识,树立女性价值存在。卢梭的区别化教育是男女社会分工的雏形,虽然观点并未达到尽善尽美,但是在女性培养竞争力方面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启发。教育者应该引导女性发挥自身区别于男性的优势,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女性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突现》一文中,北京化工研究院赵红雁指出:“20世纪末专家预测,21世纪是女性领导的世纪。随着工业社会低成本与规模化的管理创造价值模式,在普遍化与饱和以后越发显示出衰退的趋势,人类创造价值的模式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管理创造价值时代进入领导创造价值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催生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旧的领导模式和管理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女性在一些行业和职位的竞争优势逐渐凸显,甚至在一些男性占主导的行业中斩获一席之地。如果女性能将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和男性同事形成“既竞争、又互补”的良性关系,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又能形成自身独有的竞争力,是一石二鸟之计。

四、总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女性教育迎来蓬勃机遇同时也定将面临更多挑战。在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正在接受提名之际,《爱弥儿》中女性教育的思想再一次透过历史的风霜给人带来沉重的思考。然而,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观念,实现事实上的男女教育平等;如何通过教育激发女性的竞争意识等话题对于女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梭.爱弥儿[M].李沤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

[3] 焦妙丽.《爱弥儿》 中女性教育思想的超越与局限,[J].新课程研究,2017(5):133-136。

[4] 赵红雁.女性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突现 [J].管理与交流,云南科技管理,2013(03):30-33.

猜你喜欢
爱弥儿卢梭启示
人生的最高哲学
大师的弯腰
论卢梭《爱弥儿》的教育学思想
试论《爱弥儿》中的爱情观教育思想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自然主义教育观适应性研究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卢梭的绝交书
卢梭的“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