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根
摘 要:德育教育在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明确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监管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鉴于此,教师可利用当前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中学生;实效性;措施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水平,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在这其中,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生活的引导者,在教学管理中开展良好的德育渗透,能够确保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思想融入实际学习生活中,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人生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引。
一、以生为本,提高德育认知
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里不单单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确立,同时也应当展现在德育的过程中。因为中学德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單纯采用理论说教式的办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1]。班主任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内在认同感,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接受德育,如此才能切实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化。
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接受大量的基础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在未来的社会生存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以,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坚持放在整个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位置,不断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明确德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重要影响,对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改和补充,加入一些符合学生成长成人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正确观念意识的培养,有效的促进德育开展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一个好的班级班风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进程中需要给学生创造优质的班级文化环境,借助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来突显德育的意义。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构想班级文化的建设措施,组织学生共同设想班级的班歌、文化标语,在此过程中要突显班级的特色,培育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向心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而增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线上线下形成创新管理
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者而非主动学习者,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采用灌输法的形式,未能跳出传统的"三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当代互联网发展迅速,在教育方面也有重要影响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并针对学生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想法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授课时渗透一些道德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时。德育工作者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日,从而形成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下,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氛围,也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学校的德育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德育知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2]。同时,学校也要能够建立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和评价方法,并且要建立明确的联系网,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家长,也能够将家长的问题及时和学校进行交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系网络,利用相关的资源,调动彼此的积极性。
三、班级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德育活动各种各样,关键在于道理的接受。对于中学德育工作者来说,必须改变不适宜的旧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寓教于乐、寓趣于动的多元化活动情景,坚决走出“形式上重要、口头上必要,实际上不要”的认识误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创设出有趣味、有意义、答疑结合的德育活动[3]。
比如,教师可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网红人物在德育中所起的正面作用,同时要正确引导,防止“好经念歪”,杜绝形形色色的东西影响学生。同时,在德育教育上推出专题、专页、访谈等种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推出“道德明星竞赛”,师与生作为班级管理效果的共同责任人共同参与,积极性高、容易操作、量化易于比较、结果易于引起师生关注,这样即改变了以前班主任孤军奋战的管理局面,又把先进的德育思想、幸福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了具体的德育常态活动之中,真正践行培养幸福学生的理念。
结语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的中学班主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增强学生认知,创新德育环境,构建德育活动引导的方式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云兆.浅谈提高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咨询,2020,(13):33.
[2] 李艳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J].才智,2020,(15):74.
[3] 韩宝英.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学周刊,2019,36(3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