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研究

2020-10-21 01:33陈悦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疫情期间网络化大学生

摘 要:受全国疫情因素影响,特殊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将主要依托新媒体的载体作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深化网络管理模式,力保就业指导工作不断线,降低外界因素产生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呈现的特点入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期完善特殊时期的网络化指导发展策略。

关键词:疫情期间 大学生 就业指导工作 网络化

就业指导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直接影响其职业规划与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实现网络化。由于疫情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化的发展步伐,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特殊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特点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主要是指灵活应用现阶段的网络优势建立指导信息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网络指导、网络咨询以及网络服务。传统“面对面”的指导方式通过网络载体,逐步向“键对键”模式转变,既能满足疫情期间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产生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之后的就业指导探索出新模式。灵活应用网络优势能够使得就业指导内容更加丰富、指导内涵更加全面。基于网络及时、开放、共享的特点能够深入挖掘网络资源,一是能够与不断提升网络指导体系与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高质量满意就业。二是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弥补了传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就业指导工作效率,例如网络直播开展线上简历指导,不仅能够打破空间限制,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交流。三是开展视频模拟面试、崗位虚拟体验等专项内容,有助于留存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料,能够通过脱敏处理丰富课堂教学案例,提升整体的指导效果。四是通过视频回放有利于指导教师对于课程的不断总结优化与提高改进。

二、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策略

1.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础构建就业指导信息网框架

针对现阶段的就业指导而言,网络化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不断探索图文、H5链接、短视频等网站、App的优势功能,并将其整合搭建就业指导信息网。例如,可以将相应指导网站进行模块化设计,分为指导模块与服务模块,再嵌入直播链接、录播视频、讨论社区、简历制作、在线求职等功能,及时更新与完善政策解读、生涯规划、生涯测评、心理指导等求职专栏,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础,做好网站内容设计,整合在线资源,加强学生与网站的互动,借助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定向精准提供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借助求职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网站的使用黏度,将网络化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时期,最终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满意就业。

2.以疫情特殊时期为背景打造全新就业指导平台

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实践,突破传统发展理念,打造全新的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与便捷的指导与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扎实推进网络课程教学与指导,及时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知识内容,及时上传相关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随时学习巩固。高校还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讲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专业培训与测评机制,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邀请社会各界优秀的校友、企业家,面向学生开展“云宣讲”,进行“三方会谈”,在线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逐渐建立“人岗匹配”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阶段性职业规划,并对其规划结果进行测评,及时指导学生突破自身的就业困境。“一生一策”建立“云档案”,从多个角度不断完善学生就业“大数据”,通过有效分析积极开展个性化辅导,优化咨询服务,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指导工作。

3.建立大学生与企业网络化就业指导平台

以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大学生、学校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个性化的网络指导平台,学生可以实时浏览网站中各大企业的相关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及时抓取应聘学生简历,快速匹配有效信息,自动确定面试名单,拉近学生与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学校还应积极利用网络中企业的信息展开深入分析,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刻画专业学科的招聘需求模型,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同时,学校也可根据行业的招聘需求进行精准推荐,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进而提升网络就业质量。

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积极创新与探索,以实际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不断搭建全方位覆盖的网络化就业指导平台,完善线上教学指导课程体系,探索更多形式的之道内容,充分实现信息共享,为学生与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的开展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化—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更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顺,李春玲.运用网络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滁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7(09):235-236.

[2]何珍文,徐翔鸿,张卓林.体育类院校大学生职前教育与就业指导网络化解决方案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34(08):1-4.

[3]王慧.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02):14-17.

作者简介

陈悦(1991.8—),女,汉族,陕西汉中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工学硕士,助教,从事辅导员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疫情期间网络化大学生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铁网络化运营乘客信息需求阐述
疫情期间普通高中美术线上教研模式新探索
疫情期间少儿体校停课不停学的意义
战“疫”期间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路径摭探
浅析抗“疫”期间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