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占钢 张永亮
摘 要:21世纪创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要通过对学生的左右脑同时开发,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大学 课堂革命 物理思维
大学作为一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院校,怎样更加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任务,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使其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独立承担创新的使命,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需要对当代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首先,从认知发展层面来看,由于大部分学生受中学时期传统的“做题—考试—做题”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只会做题不会想问题的思维能力现状,停留在应试教育思维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死记硬背,套用公式,学习方法单一,途径单一等现象[2]。
其次,就是当代受教育对象的知识获取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获取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他们的学习资源也不仅仅表现为书本的形式,他们可以通过网页、视频、微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获取学习资源[3]。但是学生平时学习科目较多,课时比较紧,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碎片化。
最后,从个人能力方面来看,在大学开课之前,学生经过中学时期的相关学习,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这样一个学情,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探索一种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用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当代的高校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革命[4]。
课堂革命这个词首先是由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来的,课堂革命和课堂改革比较,语气更重,革命和改革比较起来,可能要求课堂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涵上都要发生更大的变化。实际上,这次疫情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课堂革命,比如说现在很多老师大面积使用超星,丁丁,斗鱼等教学软件,进行线上教学,有些软件和先进设备以前都沒接触过,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有一部分高校教师可能这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些学习软件,用不上这些软件和先进设备,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模式上的课堂革命,但课堂革命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要向大学教育要质量,所以说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变了,这应该是课堂革面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应该就是向课堂要质量,实现教育的所谓的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我们就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实际上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这就要求课堂要发生改变:
首先就是要实现课堂的翻转性,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就可以了,实际上学生都可以接触到网络,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叫天下名师接我师,现在很多资源都是共享的,同一门课程有很多名师在讲,对于很多基本知识点甚至是习题,学生完全可以提前在课前学习,课上教师可以简单地对知识进行穿线总结,重点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了,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其次,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进一步的融合,知识的传授方式也不像以前的单一的教师满堂灌的讲授式的传授方式。上述的受教育者学习方式的改变,例如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这些学习习惯和方式的改变,都迫使得教与学的中心要发生改变,即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仅作“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而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发挥自我能动性,创造创新意识,形成自我的知识体系。
最后,大学要积极引导高校教师不断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不断向职业的高处发展和深处发展,从而使自我进行不断地更新,使自己成长为有远大理想的人。只有让高校教师对职业有信仰才能使其所从事的职业感觉到有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教育信仰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教师只有在教育信仰的指引下,使得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有意义的存在,才有可能对当前世界进行有意义的改造,才有动力、有能力进行课堂革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总之,在大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实现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目标的再定位,立足和强化学生思维发展;完善教师职能,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突出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切实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实现大学教学活动的灵活实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左右脑的同时开发,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论信仰的特性[J].晋阳学刊,1994,(5).
[2]夏甄陶.知识的力量[J].哲学研究,2003,(3).
[3]柯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三联书店:270-271.
[4]埃·弗罗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193.
[5]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