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摘 要:公共艺术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至今不过五十余年,但是,作为介入城市空间,具有现代内涵与意义的公共艺术实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除了设计思维、观念和方法自身的演绎变化外,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后,不仅艺术本身成为构建艺术化景观、塑造空间审美形态的重要力量,而且艺术从对城市的点缀装饰逐渐发展到精神场域的构建,完成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功能转换与价值重构。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设计
如果说现代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安然落户在园林景观或城市公共空间,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审美角度;那么,壁画大规模出现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则使人们看到艺术在宣传民族主义方面的作用,同时看到这一时期由国家干预的城市空间里的艺术自身具有了很强的意识形态性。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1)早年间,居住区景观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期间,都是以比较简单的“园艺绿化”理念为设计原则,这些景观设计人员认为其只是建筑设计过程的一项附属品,对其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缺乏正确认识。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物质精神文化的享受。在此种状况下,人们不仅仅只是重视建筑本身,同时也会重视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环境设计状况;要求居住区的环境与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2)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能够直接地表现出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的实际状况,其对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与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比较贴近,科学合理地开展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环境,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居住区,是现代城市中一个基础性的构成单位,设计人员结合城市发展目标进行分析,正确地开展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对于改善城市整体面貌、促进城市规划人员合理规划城市具有重要影响。
二、从装饰点缀空间发展到生态美学构建
二战后,被摧毁的城市急需重建,低造价与快速度的要求使得国际风格迅速受到战后国家的青睐。这种战后为生活急需而建的住宅、学校、医院,在国家经济恢复后遭受人们的抱怨,一种呼唤历史文脉、地域特色的呼声率先出现在《建筑评论》这样的杂志上,“鼓励设计师用建筑来围合公共空间,而不是把建筑摆放到空间的中心位置”成为时代吁求。
伴随城市兴建的浪潮,公共艺术获得了发展的机遇。1959年美国费城率先从立法上保证了“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执行,不久很多城市都彼此效仿,以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美国城市大大小小的公共空间中。不过在这一时期,公共艺术一度被理解为“点缀艺术”,被认为是对建筑的装饰。一些既与环境不和谐又与当地历史文化没有丝毫联系的艺术品被安置在城市空间的现象,人们戏称为“Plop art"(空降艺术),就像从空而降的怪物,与环境格格不入。有的干脆直接用“Turd in the plaza”(广场上的垃圾)来表示不满。当然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同样与放置地点毫无渊源的艺术品却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亮点,如“芝加哥的毕加索”、“大湍河城柯尔达”,这可能是艺术家本人的声望发挥了作用。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市民中心放置了由毕加索创作的大型雕塑,这座用坦克钢板和钢索做成的雕塑灵感来自立体派艺术风格,尽管它的外貌奇特、怪异,但在坚硬、冷漠的现代建筑群中,它先锋的样式与充满生命感的面貌,能够与人们在感情上沟通,给人一种亲近感。而且从广场空间来说,32层高的大厦与行人在高度上的差距太悬殊了,有了它才得以调和缓冲。今天,这个原本无名的毕加索雕塑成为芝加哥向世界递交的名片,它也有了响亮的名字:“芝加哥的毕加索”。
对艺术品与空间关系的重视和探索,超越了20世纪60年代泛滥的点缀性装饰化艺术,成为70年代后设计家和艺术家们的思考与追求,空间的社会性成为艺术设计与创作实践的焦点,具有个体的、浪漫情感的艺术创作开始逐渐消退。1971年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获得全美图书奖,該书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人类生存环境的态度与方法也波及到艺术领域,对随之而来的景观生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城市空间、环境、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建构,成为许多艺术家和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这一时期公共艺术进入了“环境公共艺术”阶段。最典型的是1982年,约瑟夫·博伊斯在德国的卡塞尔开始了他“7 000棵橡树”的公共艺术计划。这种以生态原理致力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也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参与程度。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原有工业区如何变废为宝,既合理利用旧资源,又能够保留一段集体记忆成为公共艺术家思考的问题。
人们意识到公共空间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美学品格和文化精神的空间。公共空间中的建筑、道路、环境等要素以及最活跃的要素———人,必须形成一种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才能成为有魅力的文化场域。艺术作品的介入和艺术手法的采用,是将公共空间中的各要素连接和协调起来,使物理空间转换为文化和审美场域的最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艺术的使命就是使景、物、人尽可能地完满地联系在和谐一致的氛围之中。
三、从物理空间走向精神场域
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由私密性空间转向公共空间后,具有了明显的场所特性,即空间的社会性。公共艺术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意涵,远远超越20世纪60年代的审美需求,从而构成了空间、权力与城市景观的焦点。
公共艺术使建筑构筑的知觉空间增强了美学力度,赋予物理空间以情感的因素,软化了由技术和物质结构带来的机械感、冷漠感和割裂感,创造了新的文化与审美的空间。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说,城市公共空间里的任何物体都发挥了实用功能作用,道路、绿地、树木、花草等等都是生态化城市与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元素,而惟独公共艺术是纯粹以审美性、文化性、纪念性之类的非实用性功能出现。因此,公共艺术的形体特征、体量感受、形象阅读等使人们主动和公共艺术面对面,这一以公共艺术为标志的公共场所实现了人们聚集、交流和情感释放的愿望,从而使一个本是物理性的公共空间演变为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在此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百年来,即使人们对空间观念在认知方面不断变化,但以艺术的方式改变冷漠空洞的物理空间,给缺少文化元素的灰色空间增加趣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当艺术介入空间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人们对公共艺术功能与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从早期审美功能、政治意识形态表征功能到20世纪60年代城市再新的点缀美化功能,也经历了从点缀美化走向生态美学的综合学科发展过程。这些转换既显示出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从审美领域到精神场域的构建,也表明在城市景观构建中,赞助者、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以及公众的博弈、对话与合作关系。因此,以艺术的方式,协调各种因素,营造和谐空间,是充分发挥当代城市景观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尚在发展研究阶段,许多地域的城市公共空间配套景观无法满足现如今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因此,迫切的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是我们现在所必须做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空间构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力,从而改善城市居民整体的生活环境是现在必须研究攻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赵志红.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