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
摘 要: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习基础知识,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和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在建筑施工专业中《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专业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提升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识读能力,发散学生空間想象的思维,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一定的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识读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项科目,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习好这门课程,才能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才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筑施工图识读已经成为建筑专业课程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该门课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无法提升识读能力等。基于此,本文为了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教学目标,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就赋予了中职学校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中职学校的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突出“应用性”和制定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系,其目的就是能够满足学生所需和社会所需,能够体现出更多技能。《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加注重学科逻辑结构的严密性。但是这种教学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和培养能力方面并不完善。因此,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应该以某种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快的适应之后的工作,才能真正与社会接轨,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各项需求。
例如:《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中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建筑工程图的相关知识和识读的一些方法,学生们通过识读工程图了解建筑构造。因此,在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图形转化为文字,将复杂的文字运用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而对整体上的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等予以掌握和了解,为学生在建筑工程预算技能的训练上、施工技术技能的训练上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项目驱动和工作引导的方式,将其融入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体学习,也更强调相互协调合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的克服存在的困难,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自学、动手和观察、分析、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法,布置教学任务和项目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的实施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即选择出一套比较适合的施工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以这套工程图为一个项目。然后开展情境设置,让学生深入施工现场内部,让学生充当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其次,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各小组对该工程的空间形状、位置尺寸或者内部构造等进行分析。由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小组长按照识图的任务,如:识图方法、识图的技巧、识图的细节等方面进行安排,并按照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图书馆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进行学习,全面掌握识图的本领。最后,学生们根据自身任务,对识图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讨论,在认真学习每一张图纸内容后,对识图的结果进行评论。这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BIM技术,加深学生对建筑结构的理解
BIM技术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其凭借着建筑信息集成化,对之后的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维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还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的授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BIM技术中的Revit 三维建筑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构造形式,这种直观的三维形态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施工图予以了解,从而增强识读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加深学生对于建筑施工图中相关建筑构造的理解,最终对建筑体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教师在采用BIM技术进行教学时需要采用以下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广联达或者 Revit 模型图,对所学习的内容运用PPT截图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在授课之前教师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完善,并对所授课的内容和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截图。另一方面,结合BIM软件开展现场实践操作,保障所授课的内容与BIM模型存在直接的联系,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于施工图内容的准确把握。
三、紧抓重点,对课程识读进行准确的把握
《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以实际的项目为导向,按照相应的工作任务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抓住重点:
第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即能够从简单的知识了解到复杂的知识,例如:从平面-立面到三维立体的排列等。这时应该选择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课程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类型多种多样,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类型,这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更快的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覆盖很多建筑结构类型,重点对典型的建筑结构类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另外,施工单位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项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简单-复杂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识读能力。例如:先学习建筑施工图的识读,然后在对建筑构造有基本的认识后,从而对整套的施工图纸进行更好的识读。
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实际的学习项目和真实的校内外实训场地,对课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完成一定的工作目标。例如:在对项目中每层的层高进行了解;对建筑结构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使用等,通过结合实训场地的学习,深入项目内部掌握基本的建筑构造后,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施工图中的一些细节,这样有助于提高识图的有效性。例如: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施工图纸时,教师让学生在平面图纸上标出梁的截面大小或者配筋情况,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还能够全面掌握施工的情况。然后教师在对标准的内容进行讲解,在布置绑扎任务后,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同时,学生们在实训基地学习后,在课堂上对梁截面配筋图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绑扎结束后,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对钢筋梁绑扎予以了解,例如:对钢筋的类别;钢筋的位置等予以了解。
五、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在进行考核时,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例如:转变传统“考试成绩+识读能力”的模式。为了能够满足社会所需和加强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其具体操作如下所示:第一,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等进行考核。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面等进行考核。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选择适合的考核方法。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对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
总结
施工图的识读是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施工和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施工工作的标准。因此,无论是施工人员、预算人员和监理人员都应该学习该项基础知识。中职院校在开设该门课程后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學内容等,以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同时,通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识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海龙,刘巧辰.工程造价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及施工图识读能力提升方法初探[J].四川水泥,2019(08):339.
[2] 魏炜,刘芳,范文阳.基于SPOC的精准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建筑施工图与平法识图课程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2):43-45+62.
[3] 李达敕,马弘跃.“建筑施工图”教学影音动画的研发与制作[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4):97-99.
[4] 施文婵.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34-35.
[5] 张鹏.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