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探讨

2020-10-21 09:35杨银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但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刻意多元解读、本末倒置,以练代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该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如抓住文章主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阅读逐渐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和收获,有时会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因此,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中学阅读教学方法做出一些策略探讨。

一、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里的基本作用

阅读可以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同时可以有效突破教材知识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愈发重要。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的内涵,丰富情感,发散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刻意多元解读

新课程教学倡导对文章进行多元解读,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导致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多元化解读文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全方位理解,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阅读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对文章进行刻意解读,人为划分出不同层面去剖析文章,有时甚至会肆意解读,歪曲文章本来的含义。

2.本末倒置,以练代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但是,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得分率,教学中容易出现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情况。在大量阅读练习中,教师不再重视学生对文章本身的阅读,自由阅读和感悟积累成了次要的东西,技术性训练成为阅读教学重点。题海战术使得学生也逐渐放弃阅读的初衷,转而重点关注阅读的应试技巧。这种本末倒置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3.以教师为中心

目前在中学阅读教学课堂中,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了加快阅读教学的进度,教师容易出现以讲代读或者只讲不读的情况,减少学生的阅读时间,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做阅读训练上。每天的重复训练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精力,同时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强,不喜欢枯燥的课堂教学和重复的训练,学生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非常容易产生消极的心态。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提前准备的问题和答案,独立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教师替代。因此很多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训练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1.抓住文章主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多样化性格,可以更好地對文章主旨进行多元化解读。虽然不同角度的解读,诗的主旨会有很大不同,有人甚至会疑惑究竟哪种解读最能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情感,但这也是阅读的迷人之处。比如,在对《雷雨》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侍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侍萍的善良,反抗精神等多种人物性格,进而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对李商隐《锦瑟》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从多种角度解读出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理想破灭后的自我感伤等。

2.抓住文章语言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同一个表达方式也可以表达出很多不同的含义。只有细细品味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抓住作者的语言特征,发现文章中语言的暗示,才能更好地解读一篇文章。如在对《陈情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加以梳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含义,才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思想,文章中的文字不能被看作单一的、没有生命力的符号,而是要被看成作者表达和传递情感的工具,通过文字去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主观心理感受,运用一些教学策略,重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每月定期组织一次班级辩论活动,以阅读中的某些话题作为主题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在辩论过程中带领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所在,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和收获,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在感悟和尊重文本的前提下,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收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发散思维,提高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去,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找到乐趣,做到快乐地学习。

结语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对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中,有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所在,充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土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杨银霞(1971.8—),女,山东省鄄城县临卜镇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董口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