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的方法

2020-10-21 22:41赵军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时空观时空学科

赵军梅

【摘要】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高三历史课堂基本以复习和试题讲评为主。为了帮助学生发展历史时空观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一是“借题发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借机扩展同一知识点的宽度和深度。二是“借图发挥”,包括课本上、地图册上、练习题上的图。三、巧用时间轴和坐标,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四、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历史阶段的时间轴和历史大事,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本文将就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展开探讨。

【关键字】高三历史   复习课   时空观素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51-02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1] 高三历史复习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学高效的复习课,既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一、“借题发挥”促进学生时空观素养的发展

“借题发挥”就是利用题目信息,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中外交叉、纵横联系、前后衔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试题不可能将同一知识点全部涉及。命题者往往以某一情境作为切入点,体现所学知识,教师评讲时应从这一切入“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让学生做到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结构清晰,发展的脉络了如指掌。

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4 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笔者借题发挥,要求学生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转变列出来,如下表:

这样,学生将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完整梳理出来了,同类知识点建立起横向和纵向关联,既掌握了主题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历史解释和时空观素养。

二、“借图发挥”促进学生时空观素养的发展

历史地图在高中课本、地图册里出现的频率很高,各种各样的示意图、疆域图、形势图等等,在练习题中也经常出现。地图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教师教学时应该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意识,还要善于“借图发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例2:宋代(主要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铜钱发行数量最多的时期,最高年份铜钱铸造额接近500万贯,不但远超唐代,也超过后世元明清时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B.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宋代的金属开采技术先进

D.后世王朝不以铜钱为主要货币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印象深刻。因此选B的人数特别多。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笔者解释,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确实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但相对于后世明清时期,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的。犯了过于绝对的错误,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其次,运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后,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形成的地图(如图)。联系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原產美洲的黄金被运回欧洲,给欧洲带来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白银则运往亚洲,购买亚洲的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正是因为白银大量的流入,刺激亚洲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白银也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到中国,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这样,借助地图把西方新航路开辟和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的发展。

三、巧用时间轴和坐标,促进学生时空观素养的发展

时间轴是以时间为序,把一个或者多个事物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历史时空坐标是将历史空间和时间融合成坐标示意图,以示意图这种更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岳麓版必修二最后一个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从无序走向有序,时间跨度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空间变化大,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要求高,[2] 笔者在复习该课时,利用三个历史时空坐标对本课进行重构。

(一)用经济全球化时间轴导入该课。笔者用PPT展示,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从地理大发现的开始形成;到早期殖民扩张初具雏形;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到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体系化制度化。通过完成经济全球化时空示意图, 学生从时间上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和认识,从整体上认识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从无序走向有序。

(二)用金融中心转移的时空坐标解读该课。笔者用PPT展示一段材料:《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 现代金融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 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从空间上看,世界的经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三)用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小结该课。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四、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在高三第二轮复习冲刺阶段,学生已经有足够知识储备,有丰富的历史感知。这时,就可以试着加强时空的纵横联系。老师可以引导、提示,但最终要让学生动手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历史发展的阶段以及该阶段的历史特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到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要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的。当然,起初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太理想,学生无从下手,感觉费时费力。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可以先从较简单的中外大事年表做起,再试着画出专题结构图,再学会构建通史基本框架。[3]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亲自动手整理的过程中重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表面上先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后的结果显然是事半功倍的。如:复习中国现代文明史时,笔者引导学生梳理出以下线索: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1.巩固政權、恢复经济时期(1949——1952年底)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文化大革命”(1966 —— 1976.10) 极“左”思潮造成现代化的严重破坏

(四)徘徊时期(1976—1978年)百废待兴,新探索的孕育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现) 适合国情(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

1.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

2.改革开放深化(1992——现在)

相对于大事年表而言,梳理历史事件并概括阶段特征要难很多,但这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梳理知识,学生不再孤立的、静止的去看待历史事件,而是能够结合当时的时空特征,理解当时人物的所作所为,并能把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同一地域或不同地域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之间的关联进行联系,最终得出系统性、科学的论断,并能在此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去思考、去思量过去与现在、当今与未来。

结语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层考查目标;第三层“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4] 新的考试评价体系更突出素养立意、能力立意,这就要求历史课堂的转变转向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来。在历史教学中搭建纵向和横向的历史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我校学生历史时空观现状和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的方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5944 )】

[参 考 文 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2] 《巧用坐标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刘新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5X期.

[3] 《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颜建立.《高考教学探索》2018年6月.

[4]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姜钢.中国教育报/2016 年/10 月/11 日/第003 版.

猜你喜欢
时空观时空学科
跨越时空的相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超学科”来啦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及其对世界历史编撰的影响述论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浅谈日本绘画的抽象性及影响
高中狭义相对论的教法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