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10-21 19:28范明慧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武小静作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已入职近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的工作生活中,我从一开始单一地传道解惑,到现在的教书育人相结合;从青涩的教学手法,到日渐成熟的处事方式,我正快速地成长着,羽翼渐丰。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我的学生们,这群正值青春期,独立又孤独、热情又封闭、自信又自卑的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懂得,想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就要真诚地对待他们,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关爱,而非单纯地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随你善意的引导,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今年我教了两个高二化学班,班里有几个学生是高一我教过的,因为比较熟悉,所以有一个女生小静(化名)的改变引起了我的注意。高一的时候,她是名乖巧的小女生,并不十分突出,但成绩始终能保持中上等。进入高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开始慢慢地不交作业了,好几次上课都趴在桌子上睡觉。因此,我首先向班主任了解了情况,原来在没教过她的老师眼中,小静已经成了一个“不学无术”、只知道化妆打扮的女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想小静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和“诱惑”,引起了她的转变和叛逆心理。这种情况下,小静很难接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善意引导”,如果引导不得当,很有可能加重她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思考再三,我决定和小静谈一谈,当我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的时候,她什么也没说,表情冷漠,完全没有别的孩子感觉要受到“批评”时的“愧疚感”。

我假装没看到她的态度,问她:“知道我找你的原因吗?”

“不知道。”

“为什么最近没交化学作业?”

“作业太多了,我写不完,每科我都写了一部分,所以每科我都没交。”小静说得理直气壮,好像写不完作业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听了她的话,我愣了一下,显然她自以为找了一个可以应付所有老师的“好借口”,如果换成以前,我有一大堆的说辞反驳她:“为什么以前能写完,现在就写不完?为什么成绩没你好的同学都能交上作业,你就交不上”但是,我知道,再多的“大道理”也别想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不仅没有继续追问,反而笑着跟她说:“我相信你,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期待看到你下一次的进步,加油吧!”

这次轮到她听完我的话愣住了,好半天回了我一句“恩”,声音很小,几乎听不到。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再找她谈话,但是我对她的注意却一点也没有减少。起初,她的改变并不明显,我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很差,所以我很耐心地等待着,在她表现比较好的时候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经过一个学期的转变,小静的进步很大,又变回了老师眼中努力认真的好孩子。

俗话说,一个人想变坏很容易,但是想变好却很难。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要耐心地引导,不能急于求成。小静的改变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意到表面上的“问题学生”,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学生心理都是敏感脆弱的,即使是班级名列前茅的学生也不例外。

我的课代表小武(化名)在班级考试中总能拿到第一的好成绩,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他都是个爱笑的、大大咧咧的孩子。但慢慢了解之后,我发现他总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些小错,作为课代表也是如此。所以,有次因为作业没收好就说了他几句,小武感觉也没放在心上,笑嘻嘻地接受了批评。当时觉得这孩子心真大,整天乐呵呵的,好像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似的。

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我的桌上多了一封信,是小武给我的,信上的话终于表露出了他真实的自己和内心的想法。小武的成绩从高一到现在进步非常大,从入学时级部的430名一直到现在级部前50名,可见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学业上的进步,给他带来的不只有喜悦,也有忧愁。“母亲的永不满足,同学有时的冷眼相待,老师的批评”也越来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也正因为这样,导致他心内心十分脆弱,听到别人说自己一点不好就会在他的心里无限放大,认为自己的努力大家没有看到而感到十分委屈。看到小武写的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很庆幸的是他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我听,让我有了解他的机会,能及时跟他沟通,缓解他的心理压力。

这些教育案例也给我了一些启发:在面对这些心理比较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时,即使学生犯了错,作为老师也要尽量减少批评的话语,而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在他们做好一件事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林肯就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而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更应该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和帮助自己的学生,勇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范明慧(1989.10—),女,汉族,山东省青島市人,研究生学习,中学初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武小静作业
善意
新年
拼命
头脑奥林匹克
作业
没问你这个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