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2020-10-21 19:33何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何龙

摘 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探求的共同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好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是一种低效教学。而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尽早走出“高耗低效”的藩篱,教师就需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始终坚持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重建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其得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地更好达成与实现。

一、基于能力培养要求,确立课堂教学目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试想,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就势必会使课堂教学偏离既定的轨道,继而陷入无序状态,这对于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结合教学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基于新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制定并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理清上课的思路,进而才能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课前,我基于新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制定并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包括: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研讀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如此,通过制定三维目标,不仅理清了上课的思路,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注重导入环节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极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如果教师在一上课就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提前感知新课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以便为接下来正式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之初,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以及旅行过后的感受呢?”待学生分享完各自的旅行经历及感受后,我继续说道:“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地点有些特殊……”随后,我板书了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如此,通过对导入环节进行灵活设计,不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再加之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易接受直观的事物或知识。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将文本中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了太空中行星运行的真实画面,使学生得以对茫茫宇宙进行宏观感知。之后,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我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了太阳系和银河的广袤无垠,并让学生从中找一找地球在哪里,以使学生直观感知地球的渺小。此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还借助直观图片和真实数据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所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使学生深入体会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实施分层教学手段,充分落实因材施教

正是由于不同学生在爱好取向、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若教师不注意分析学生的差异性而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就势必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立足学生的主体差异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以《丁香结》一文的教学为例,待学生初读文章过后,我提问道:“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她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由于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只要认真阅读过文章后稍作思索便可得到答案,所以这一问题旨在针对后进生。待学生回答完毕,我继续问道:“文章1—3段三次写到了丁香,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鉴于这一问题较之前者在难度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才可做出回答,所以这一问题主要针对中等生,同时我也鼓励后进生积极思考。而针对优等生,我的问题则是:“作者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如此,通过分层提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在最大限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而言之,为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教师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努力转变自身角色,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黄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55-56.

[2]杨静.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47.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