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2020-10-21 04:55古慧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古慧娴

摘;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正确的态度;巧妙利用各种挫折事件;开展活动提高抗挫折能力

去年我教的六年级那个班上,有一个女同学,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很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但是,她在美术方面却是比较薄弱的。有一次,她画的画被几个男生看见了,这几个男生就嘲笑她。当时这个女生听到男生的嘲笑后,马上把自己的画撕了,还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陷入沉思:現在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脆弱呢?是什么把他们的坚强扼杀了呢?其实,孩子的脆弱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用他们操心。这样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他们又怎能不脆弱呢?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难道还不觉得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了吗?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面对挫折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古人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任何一个想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必须禁受住风风雨雨的考验,成功的路上是铺满荆棘的。我们要教育学生面对失败不要害怕,不要沮丧,要不屈不挠。

我们可以给学生讲名人故事,让名人的榜样作用来激励学生。比如,可以给学生讲《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在寻找灯丝材料的过程中失败了2300多次,可他并没有气馁,最终找到了制作灯丝的最佳材料。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爱迪生当初面对失败的时候,他选择放弃,结构会怎样呢?当他面对失败的时候,他想到的可能是什么?他可能是用哪些话来鼓励自己的?从爱迪生的身上,你又学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到,要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禁受住风风雨雨的考验,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有志者,面对困难,越战越勇,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最终走向成功。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学生从名人身上受到激励,正确对待自己受到的挫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现在的一次考试失败了,一次竞选班干部失败了……这些失败跟那些名人的失败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他们遭遇那么大的挫折都能坚强面对,而我们遇到的这小小失败又怎能一蹶不振呢?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眼前所遇到的失败,看作是自己成就大事业之前上天给自己的一个考验,让学生带着不屈的精神对待失败。

二、巧妙利用各种挫折事件,对学生进行挫折在教育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时候,一味地对他们讲道理,其实他们能听进去的并不多,收到的效果也不好。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地利用身边发生的事件,对其教育,这样就比较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联想。

在2018年8月31日至9月1日,我们惠州惠东发生了洪水灾害,其中数白花镇灾情最严重。在9月3 日开学后,我马上结合这个事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我先把在洪水期间拍摄到的街道变成汪洋大海,房屋被洪水淹没的图片和在洪水过后拍摄到的街道﹑房屋狼藉一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领悟到,当大自然发起淫威时,它所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但是此时只有人的内心坚定,就能实现“人定胜天”;只要自己勇敢面对,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在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事件,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些事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如新学期开始,我们总要进行班干部选举,为了使学生能承受住自己可能落选的挫折,我会在班干部选举之前,举行“假如我落选”的座谈会。让学生打开心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落选。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在磨炼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开展活动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只有经受过磨炼,才能成为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禁受住风雨的考验。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必须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磨炼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

1.开展劳动活动

劳动是最能磨炼孩子意志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必须抓住这一有效途径,让学生进行磨炼。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开展劳动活动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劳动的难易程度,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要让他们既能通过想办法完成,又能在劳动的艰辛中得到磨炼。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洗衣服,或者为老人做一顿饭……让学生从不会做到会做,让他们禁受劳动的艰辛,人他们品尝艰辛之后带来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意志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磨炼,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2.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生成功者和失败者,而是要让学生在竞赛中碰到困难,在困难中挑战自我,获得心智上的成长。比如,一次我组织班上的学生开展爬山比赛。我让学生爬我们学校后门的那座飞鹅山。当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有些学生累了,他们干脆站在那里不爬了。此时路旁的一棵松树上刚好有一只蜘蛛在迎风织网。我就引导学生看蜘蛛织网。只见蜘蛛刚织好的网又被风吹破了,但是蜘蛛不放弃,继续织网。抓住这一契机,我让学生谈谈对这只蜘蛛的看法。学生通过感悟,学到了蜘蛛永不放弃的精神。并且他们也受到了鼓舞,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困难面前尚且不气馁,而自己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又怎能向困难低头呢?于是他们又鼓足干劲,继续往上爬。比赛结束,我为学生颁发了优胜奖﹑毅力奖,让学生既品尝到竞赛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总之,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一定要创设各种条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