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真正将“会劳动”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创编了原创农耕课程,建立了“小农庄”“小花房”等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以蔬菜、绿植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思考:当传统的草根教育遇到了新时代的“小种子”时,该如何灌溉适合学生们的土地呢?我校因地制宜,通过“农联农耕馆”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展开了新时代小学生劳动与生活的养成教育的初探与实施。
【关键词】农耕 课程 劳动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总体要求之中,把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校因地制宜,结合校内外劳动体验课程基地,按照不同时令,系统设计了具有连贯性的农事体验,带领学生在认知、体验、互动中感悟农耕魅力。
一、触摸自然,设计“食知其源”农耕课程
(一)基于现实的课程目标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江帆小学的校园内,我们开发了学科化景观與课程化校园相结合的劳动课程实践基地“小农庄”“小花房”,开设微创意课程“一帆”园艺、“我是快乐的小花匠”。周边资源“农联农耕馆”,地处全国文明村,距离我校1.5公里,可以说是校门口的“成长驿站”,也是我校传统农耕文化学习的“大课堂”,据此,我们原创开发设计了“穿越四季、食知其源”农耕课程。
(二)适合儿童的课程内容实施
“农联农耕馆”有丰富的节气、民俗民风、农耕文化的气息,依托这些特点及我校学生实际,农耕课程分为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活动对象为低年级学生,主要内容为“穿越四季,时光里的节气”。学生在参观体验中,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律动,感悟人与大自然的故事。课堂由分组活动导入,24位同学相聚在一起参加“农联农耕园”的体验活动,他们之间有无数种组合形式,“24”既是他们的和又是节气的象征。接着各小组领取活动任务单,进行农耕馆初体验,学生们边听辅导员的解说,边参观、记录节气的先后顺序,通过细致观察、组员间合作探究,完成寻找节气的任务,在记录、拍摄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节气,了解节气的意义,为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节气和古代农耕活动、农事生活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的活动对象为中高年级学生,主要内容为“穿越四季,时光里的农耕”。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合作学习,充分感悟农耕馆内的“农耕”气息。课堂由“食酒酿”导入,酒酿由糯米稻谷制作而成,通过舌尖上的体验延伸到农事活动的探索。根据“农耕记忆馆”的四张碎片图,小组同学们分别寻找它们在馆内的位置、描述的农事活动、借助的工具、所处的节气以及气候等,再现逼真情景,农耕用具记录着农耕生活的变迁。以农耕器具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农耕文明的发展,感悟农耕文化中精耕细作的传统。
第三、第四课时则是在以上两课时的基础上,依托学校的“小农庄”基地进行的延伸。第三课时为“农事体验,食知其源的探索”。农耕讲堂丰富了学生们的农耕知识,农耕实践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亲手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体验农耕文化,感悟生命成长,体会农耕辛劳,感恩土地的馈赠,于是更加珍惜餐盘中的食物。第四课时为“大地回响,农耕文化的传承”。通过有梯度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耕文化,感触时代发展的脉搏。
四个课时,环环相扣,农耕课程使学生体验到四季的变化,学会照顾幼嫩的芽苗生长,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是真正贴近生活的“劳动实践课”。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品质。
二、集聚资源,打造“成长驿站”对话平台
教育,必须全社会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好的资源只有真正用起来才能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作为农耕课程的探索者,哪里有农耕记忆,就要把学生们带到哪里;哪里有好的农业基地,我们的科考就要向哪里延伸。
(一)劳动教育从校园出发
文化是学校的DHA。走进江帆的校园,仿佛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这里有争艳的百花、成片的绿荫、金灿灿的粮食,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做伴,犄角旮旯,门前屋后,都是植物生长的乐园。
我们开发的温暖校园小景,“小农庄”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小花房”内开了牡丹,香了葵花;“山水湾”里哺了小鱼,爬着金龟。一处处小景又非景,承载了学生们野外科考的小小足迹。再看每个教室里、廊道边、管道上,都种满了植物,辣椒、西红柿、黄瓜……每一株植物都有不同的学生认养,他们制作了美观的挂牌,上面清晰地记载了植物的名称、生活习性、种植特点……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即使是寒冬,校园依旧春意盎然。
“小农庄”是学生参与农事体验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专门开设了“农耕课程”之一的校本农庄课程,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学生们耕田、种菜、施肥,他们近距离、全天候与这些绿色作物亲密接触,他们会经常给植物除草、捉虫,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不懂就问就查,学到了许多植物的习性知识和栽培技能。春去秋来,蔬菜成熟了,学生们便学习各种食法和妙用,并和学校的厨师大伯一起烹饪,吃上自己种的菜,大家学得开心、学得广泛、兴趣盎然。
(二)借力各场馆、公益阵地
学生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校外实践应当成为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和“增长极”,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借力各场馆、公益阵地,多样化地满足学生对传统农耕与现代农耕的认知需求。
1.博物馆里知晓五千年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出生在幸福年代、和平国家的我们,如何让传统农耕文化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如何让劳作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我们分年级开展“忆峥嵘岁月,寻先辈足迹”“访博物精深,悟柔情之乡”“传劳动基因,惜和平幸福”“赞耕作新篇,行少年之志”等系列活动。博物馆诠释着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诸如传统农耕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娱乐器具、工匠用具、典籍资料及各种各样的器物、衣饰等,一件件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农事活动背后总有一些让人探寻和回味的故事,再现着农耕文化的历史画卷,展示着农机发展的丰硕成果,过往因此而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2.农耕园里聆听自然脉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體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托起“中国梦”,面对多数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学生,我们的民族精神将来靠什么脊梁来支撑呢?我们依托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打造港城农耕“成长驿站”对话平台,与自然农耕文化接触,开辟学生学习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我们结合“农耕文化园”的基地特点及学生实际,设计出目标明确、结构完整、内容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自然课堂”实践方案。“生存挑战赛”,学生们亲手体验弹棉花、磨豆腐、摇纺车织布;“谚语争霸赛”,学生们知晓耕作的天时地利,品味农耕谚语的文化魅力;“敬乡贤,学乡能”,学生们踩水车浇灌花草,用沼气烧水泡茶,在体验自然能源中广博见闻;“小脚丫走家乡”,学生们牵手祖父祖母,学识具有江南特色的农耕工具,了解江南农户各种各样有趣的摆设;“自然的法则”,学生们模拟项目挑战农耕技术,学以“渔”……系列的自然农耕文化的体验活动,重塑了学生对港城农业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对民俗文化的敬畏。学生们在这些能看懂、便交友、可体验、有情义、能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熏陶中,感受快乐、共同成长,实现通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以及无限可能的生长。
三、跨越边界,建设“行走大地”创客联盟
文化活动化、活动课程化,除了活动体验的教育养成,课程的模块化、统整化也是我们非常注重的。江帆小学是创客联盟,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是创客。跨界的本质是整合、融合。在学校农耕课程里,教师们会创新、能实践、善分享,或移植、或借鉴、或群体研发,私人订制的课堂,让学生们在组织和活动中得到教育培养、实践锻炼,从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在我校“小农庄”校本课程中,有一课“种子的秘密”,围绕“种子”这个主题,研究种子的收集(节气、农事活动、储藏技术)、种子的成分(生物成分、解剖与观察)、种子培植的记录(技术、环境、图片、文字、观察)、播种的空间选择(土壤、播种、嫁接形式、空间计算)、种子的作用(繁殖、食用、饲料、药物、化工原料)等。以种子培植的记录为例,该课时由科学老师主持,语文与美术老师辅助完成。科学老师带来种子,并从科学的角度教授学生们种子培植的方法,以布置观察任务为出发点,建立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横向联系,由专业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把语文写作中的记录方法、美术速写的要点融会贯通。在这样跨学科的统整模式下,学生们很自然地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运用,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真正提高了综合能力。
在江帆小学的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百个美好的未来,也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不论何时,人,总在中央”是我们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农耕课程”是一个具有文化力量和心灵温暖的项目。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实施,求新求变,我们尽可能多地发掘可利用的跨学科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宽广的平台,这样才能使农耕文化鲜活起来,才能真正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学生也才会乐在其中。作为“长大的儿童”,我们愿意始终用感性的方式许孩子们一片田野,伴其扎根,护其茁壮成长!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立项课题“城郊结合部新建小学3.0版‘微创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