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云
摘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后中职数学教师的崭新的重要职责,是在聚焦学生数学成绩发展之上,关注学生学习的本源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良好的优越性,中职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充分的发挥出分层教学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分层教学法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即引导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之外,将教学视野放到更深层次的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之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为中职学生的数学理论实际应用与数学能力的发展打下殷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应该充分的看到班级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学习差异性,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合作与学习任务的分层模式中得到个体的均衡发展。
一、学习内容分层,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是要求教师不仅将教学目光局限于学生的成绩提升之上,而是更多地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教学工作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尊重班级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为班级中能力不同的学生做好学习内容的分层工作,依照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以保证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切实的进行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笔者就给班级中依照能力分成三个小组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在班级中水平均衡的学生笔者要求这类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在预习本课内容结束后尝试解决课后练习,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带着问题投入到之后的课程中;数学能力较好的同学则被安排了进阶型的任务,笔者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将解题思路写出来,完成思路的梳理,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对待;班级中数学能力较差的同学小组,笔者则要求学生在尝试预习前进行函数知识的巩固学习,保证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有较好的基础投入到授课环节之中获取知识。
二、学习合作分层,应用互动互助模式
学习合作是中职阶段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学习合作分层的模式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助合作活动,既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还能在有限的课堂实践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使班级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均衡发展,促进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共同进步。教师在互助模式中应该积极地引导不同能力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数学能力较强的小组对能力稍逊小组的带动作用,通过合作形式弥补传统教学形式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直线和圆的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中为了保证班级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有所提高,组织学生小组以互助形式进行课堂合作活动。在活动中,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小组起到帮助作用,帮助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小组解决方程相关问题。数学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合作模式中拥有充足的时间向其他小组的学生求得问题的解答与解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切实的解决学习问题,提高数学能力;而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学习知识进行了巩固,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学习任务分层,提供探究实践条件
实践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条件,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在课堂中完成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引导课堂实践时,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班级学生因能力不同,对课堂实践的完成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做好课堂探究任务的分层,有利于班级学生能够切实的完成课堂实践,发展核心素养。
在任务分层之后,笔者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也会给予班级学生分层次的关注以及能力上的分层次提高。在分层任务实践的完成阶段,笔者常常会将较多的精力關注在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身上,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实践,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掌握实践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主;而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笔者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之外以发展学生切实掌握良好的实践方法为主。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核素素养,教师应该充分的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分层教学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与制定教学分层级化,保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均衡的数学成绩提高环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稳步向上,实现每个个体核心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仲生荣.从核心素养看分层复习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8).
[2]王晓川,骆妃景,潘敬贞.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微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