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慧华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方法:在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健康体验的人员中抽取50例,对全部人员均实施抽血检验,检验非溶血标本、溶血标本的12项检验值,并加以研究和分析。对比12项生化检验在溶血、非溶血血清的结果。结果:在12项检验值中,总蛋白、尿酸、血糖、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检测数值在非溶血标本、溶血标本中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数值在非溶血标本、溶血标本中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较大,所以为确保检验结果具备准确性,需在检验过程中关注标本所产生的溶血反应。
关键词:溶血;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056-02
血红蛋白的逸出、以及红细胞的破裂,在我国医学领域中被称作“溶血”,主要是由许多理化因素所诱发的,在检验之中较为常见。在细胞质中的许多物质均存在着特殊分布的状态,标本若产生溶血情况,那么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进而致使产生误诊情况。所以,探析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够防范不利因素,以便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健康体验的人员中抽取50例,全部体检人员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2±12.6)岁。
1.2方法
在检查之前需备好干燥试管,所有受检人员均应在清晨处在空腹状态时,取其血液约8毫升,当做检验的血样标本,并分别放置于两支试管之中,每支试管均为4毫升,拿出一支试管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箱之中进行冷冻,在半小时后取出试管并加以融化,之后以每分钟4000转的速度,对其血液实施离心处理,时间约为5分钟,分离溶血血清[1]。另外一支试管放置于常温之下约一个小时,分离与离心血清的方式和上述一致。在血清中未发现肉眼可见的脂浊或是黄疸[2]。
全部受检人员均运用全自动生化仪实施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涵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β-羟基丁酸脱氢酶,尿酸,血糖,胆固醇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12项生化检验在溶血、非溶血血清的结果,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轉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在生化检验中易于产生溶血现象,其会直接影响到生化检验的结果,同时还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而生化检验患者血清之中的真实状况,对于患者自身具备十分显著的作用。
导致检验标本产生溶血状况的原因较多,如在采血期间,水浴箱中的温度过于高,负压过于大,在血清分离期间的转速过快等,均会致使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进而致使溶血现象的发生[3]。另外,血液标本容器质量不合格或是密封性较差等,也易于产生溶血的情况,标本因长久暴露在空气之中,而未能及时送去检验,也在较大程度上诱发了标本溶血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代谢因素也易于致使溶血情况产生,如会受到遗传病的影响,致使红细胞迅速增加,也会受到化学因素所影响。但不管是何种因素所造成的溶血,均会对于最终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而若想有效防范溶血情况的发生,那么则务必要保证容器以及抽血器均具备干燥性以及洁净性,需尽可能运用一次性的抽血器,也应尽量不运用止血带。在采血时不可选择过于细的血管,也不可在输液处取血,在保存样本时也应加以注意,应将其放置在自然温度之下加以保存。在取递期间还应尽可能不要晃动,还不可将标本放置于冷冻室之中,防范融化过后溶血。在完成取样之后,需即刻送至实验室中进行检验[4]。而若一旦产生溶血情况,那么则需迅速阻止溶血反应的发展,一方面应重新收集血液样本,另一方面还需精准检验溶血的实际轻重程度,若其程度相对较轻,那么则需进行再次校正。以便通过上述方式来切实控制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应采取有效方式防范溶血情况的产生,从而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尚玉燕.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1):211.
[2]孙胜利,陶绍军,陈虹,陈鸽.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7):166-167.
[3]牛婷婷,单雪娇.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与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9):129+132.
[4]郑海军,王晓艳,张利江,刘曲岚.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