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选评

2020-10-21 04:59林文峰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大年洪流方志敏

林文峰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佳作点评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

我参加过无数次升国旗仪式,高唱过无数遍《义勇军进行曲》,却很少深入思考过:先辈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投身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惊涛巨浪?英模们为什么会数十年如一日、永不倦怠地献身于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的滚滚洪流?①

很好回答的问题,很难回答好的问题。②

想到了方志敏。

①开篇连用两个问句,统领全文。第一个问句里的“先辈”对应材料中的“方志敏”“陶行知”,第二个问句里的“英模”则对应材料里的“黄大年”。

②为什么说“很好回答”又“很难回答好”呢?作者没有写明原因,设置悬念,耐人寻味。

“我们相信,中國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于艰难中尽管迭历踬踣,但斗志始终坚挺,愈挫愈奋;也正是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才能恪守职责,严于律己,在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就如方志敏在《清贫》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③

坚定的信念,是不竭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国,绝对是“可赞美的”,而且有着更灿烂的“光明前途”。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会走得坚实,走得潇洒。④

想到了陶行知。

最早知道陶行知,是因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这就是答案。在陶行知看来,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更不能讨价还价。他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将近三十年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样的主张历久弥新,今天仍光彩熠熠。⑤

出于“本分”,所以执着;因为“义务”,所以痴迷。今天的你我,敢直视陶行知镜片后的眼神吗?⑥

想到了黄大年。

科学无国界,知识分子有国籍。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投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的科学研究能量,他的专业衍生值,在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中都达到了最大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朵“小小的浪花”,在汇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后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⑦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黄大年选择了最恰当的方向。今天,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受到些启发呢?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这个“你”就是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坚定信念,从我做起,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尽情地奔跑吧!⑧

③对材料一的内容进行拓展阐述,引用方志敏的话,恰到好处,显示了作者平时的文化积累。

④总结上一段,从方志敏的事例中,得出答案一:坚定的信念,是爱国的力量之源。同时联系“今天的中国”.印证方志敏的正确论断。

⑤从陶行知的经典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巧妙过渡到材料中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思路清晰。

⑥简单总结,反问句加强了论证的力量。由陶行知的事例,得出答案二:爱国是本分,是义务。

⑦由黄大年的事例,得出答案三:爱国者把个人融入祖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不足之处是对黄大年事例的论述,稍显空泛。

⑧点题,指出“你”的具体含义。总结全文,与前面三个答案相呼应。不足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一句过于突兀,应该点明它出自歌曲《不忘初心》,以便更好地抒发情感。

猜你喜欢
黄大年洪流方志敏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刘毕新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前进,中国
方志敏向死而生
活在短视频“洪流”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