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央企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2020-10-21 20:29常超
写真地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央企业舆论引导疫情防控

常超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企业在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扩大影响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取得良好效果。基于对防控疫情各阶段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的分析与思考,认为中央企业新闻宣传需要抓住四方面重点,即快速部署、系统设计,主动发声、引导舆论,信息联动、形成合力,风险评估、防患未然,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水平。

关键词: 疫情防控;中央企业;新闻宣传;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7-0268-02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冠疫情持续时间最长,暴发范围最广,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疫情期间信息混乱,不确定性突出,民众高度关注,舆情空前复杂,是世界各国的重大危机,也是对新闻宣传的重大考验。

各央企在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防控疫情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受到国际国内社会广泛关注。各中央企业把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为政治任务,在国际国内话语场内牢牢掌握新闻舆论主导权,科学有效地主动发声、回应关切,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夺取战疫和生产经营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疫情防控重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集中阐述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遵循。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下半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需要不断巩固防控战果,总结经验,形成机制,切实提高广大中央企业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宣传能力水平。

1 疫情期间央企新闻宣传主要特征

1.1 唱响主旋律,坚守党性摒除杂音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在疫情爆发初期,各种声音交织,真假难辨,极易引起恐慌,有碍疫情防控的开展,也影响社会稳定。在纷繁复杂的舆论话语场内,中央企业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新闻宣传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部署上来,高举旗帜、站稳立场,坚守党性原则,引导舆论走向,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方位报道本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和成效,提供重要资讯,弘扬正能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2 凝聚正能量,国企故事深入人心

在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战场上,各中央企业新闻宣传集中火力、精锐尽出、以小见大,讲述了系列“国企好故事”。

在对内宣传中,各央企按照党中央和国资委的統一部署,按照时间节点及时跟进疫情防控情况报道。新闻宣传队伍深入生产建设一线,挖掘报道本单位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中的生动故事,广泛宣传基层感人事迹,宣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有效做法,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加强对一线员工,特别是海外项目驻外人员的心理疏导,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公司和祖国的关爱,对抗击疫情、保产增产信心倍增。

在对外宣传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出色完成了系列新闻报道,展现了一个个震撼的国企实力、讲述了无数感人的平凡故事,充分展现了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在国际国内社会收到良好反响。中央企业是抗击疫情的冲锋连,“火神山”“雷神山”10天建成交付使用,日产600万只口罩熔喷布的生产线12天建成投产,新冠疫苗研发世界领先……一个个“中国奇迹”彰显了“大国顶梁柱”的力量与担当;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带头复工复产,科学组织高效安全,决胜全面小康的主力军,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决战脱贫攻坚,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扩大影响力,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微博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日益占据传播平台的主导地位。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中,各中央企业综合利用融媒体,通过报纸、公司网站、内网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形成融媒体矩阵,根据疫情防控阶段性变化,推出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作品。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传播广、速度快、互动多的特点,及时将一线最新消息送达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增强与信息受众的互动,及时回应员工和社会关切,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口碑和关注度双提升。创新采用“直播”等宣传模式,打造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云监工”的创新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复工复产后各地方、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直播‘云带货”等创新形式也深受好评。

2 经验与思考

新冠疫情中的新闻宣传,是在极端环境下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大考验。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决策部署,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为夺取战疫和生产经营双胜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积极总结经验,也将为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1 快速部署,奠定新闻宣传“主基调”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广大中央企业在国资委的科学领导下,遵循疫情防控规律,紧跟重要时间点,准确把握节奏,围绕战“疫”、履行社会责任、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不同主题,精心策划新闻题材,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全面展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结合舆情走势,加强舆情设置,加强策划、推介,体现了中央企业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应对突发事件,关键在于及时响应、快速部署,而成熟的应急机制、有效的工作渠道要建在日常、抓在平常。广大国有企业要建立新闻宣传快速响应机制,以报道时间和事件等级为标准进行分类,以现场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道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畅通的新闻宣传渠道,在突发事件中,紧紧围绕党中央、国资委和公司党委(党组)的部署安排,统筹规划新闻宣传的顶层设计,抓住时机、有节奏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落实宣传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宣传报道纪律,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新闻报道稿件把关和各类传播阵地管理,坚决防止导向偏差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加强记者管理,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2.2 主动发声,占领宣传阵地“制高点”

扭转已有的负面信息,把负面信息遏制在萌芽阶段,需要主动发声,利用新闻宣传舆论“讲好自己的故事”。

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舆论复杂多变,很多试图抹黑中国、转移矛盾的舆论甚嚣尘上。这时,广大国内、国际公众最需要及时、准确、专业、充分的信息指引。中央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顶梁柱”,在新闻舆论的战场上更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在国内、国际的话语场内,要代表国家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动发声、敢于发声、勇于发声、善于发声,正确引导舆论、促进解决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化解公众焦虑,持续振奋精神,体现出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化危为机,扩大影响,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且听清楚中国的声音。

2.3 协同联动,唱响宣传矩阵“最强音”

在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战场上,单兵作战则势单力薄,而各宣传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打造全方位“传播网”,将形成1+1>2的聚力效应,唱响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最强音”。

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央企在在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兄弟齐心”协同作战,形成了全面动员部署、积极联动的有力有序局面。各单位坚决落实国资委部署,配合兄弟央企工作,利用全系统新媒体矩阵,及时分享相关作品,加强沟通交流与信息共享,形成聚合效应,取得良好收效。这一紧密有序、坚实可靠的宣传矩阵形式作为疫情防控阶段新闻宣传工作的宝贵经验,需要在未来继续加強,形成常态机制。各国有企业也将在国资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紧密联系,将互联互通的国有企业媒体矩阵建成新闻宣传的牢固阵地,为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各央企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加强社会媒体合作。继续加强主流媒体合作,利用其公信力、影响力和覆盖率,联合呼应,形成共赢。着重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独立媒体合作,借助第三方力量,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2.4 事前评估,打好舆情引导“预防针”

加强舆情管控,实现企业舆论的引导,需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在出现舆情萌芽之后及时展开舆情引导,更要提高舆情风险意识,加强事前风险评估,深挖问题根源,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研究建立舆情风险事前评估机制,要求各企业提高风险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在重大事项公布前,需要做好民意风险预测和评估,建立围绕重大项目有针对性的专题民意调查和舆情分析制度。各企业需要围绕预评估的风险点加强危机管理,强化舆情引导,提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能力,与社会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各企业要加强文化和宣传阵地建设,搭建丰富的文化宣传工作平台和传播载体,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好做法,赋予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吸引职工,感染群众。需要加强舆论斗争,加强舆情管理,完善中央企业网络媒体信息联动发布机制,妥善应对负面舆情,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机制、舆情月报制度等有关信息机制,抓好网络舆情管控,做大做强网上思想舆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明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年4月刊.

猜你喜欢
中央企业舆论引导疫情防控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中央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